光学影像系统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5785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34
一种光学影像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并为塑胶材质,其像侧表面为凹面。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自近光轴处至边缘处,由凹面转为凸面。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六透镜皆具有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当满足特定范围时,可降低系统敏感度并修正像差及补正球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学影像系统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影像系统组以及三维(3D)影像延伸应用的光学影像系统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影功能的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光学系统的需求日渐提高。一般光学系统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稱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兀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 CMOSSensor)两种,且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精进,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小型化光学系统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传统搭载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上的高像素小型化光学系统,如美国专利第8,000,031号所示,多采用五片式透镜结构为主,但由于高阶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与高规格电子移动装置的盛行,带动小型化光学系统在像素与成像品质上的迅速攀升,已知的五片式光学系统将无法满足更高阶的摄影镜头模块,且由于电子产品不断地往高性能且轻薄化的趋势发展,因此急需一种适合应用于轻薄、可携式电子产品,其成像品质佳且不至于使镜头总长度过长的光学影像系统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在提供一种光学影像系统组,其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屈折力的配置,可有效降低光学影像系统组敏感度,并可有效对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球差做补正进而提升其影像品质。再者,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配置,可有效修正其周边光线产生的高阶像差,进而缩短光学影像系统组的总长度。依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影像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具有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且其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并为塑胶材质,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其中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自近光轴处至边缘处,由凹面转为凸面。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0〈f/fl+|f/f2|〈l. 35 ;以及0<f3/fl<2. O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2. 5〈R7/f〈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该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5,其满足下列条件I. 5〈V5/V4〈3. O。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其满足下列条件I. 0<f/f3+|f/f4|<2. 7ο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0<f3/fl<l. 6o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O. 6<R7/f<0o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系统镜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0V,其满足下列条件35 度 <HF0V〈50 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厚度的总和为Σ CT,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D,其满足下列条件O. 62〈 Σ CT/TD〈0. 8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学影像系统组还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一成像面,其中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满足下列条件TTL/ImgH〈2. O。依据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影像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具有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且其至少有一表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并为塑胶材质,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其中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自近光轴处至边缘处,由凹面转为凸面。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其满足下列条件0〈f3/fl〈2· O ;以及I. 0<f/f3+|f/f4|<2. I0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2. 5〈R7/f〈0。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0<f/fl+|f/f2|<l. 35ο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该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5,其满足下列条件I. 5〈V5/V4〈3. O。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l,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0<f3/fl<l. 6o在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学影像系统组还包含一影像感测元件,其设置于一成像面,其中该影像感测元件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ImgH,该第一透镜的物侧表面至该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TL,其满足下列条件·TTL/ImgH〈2. O。依据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学影像系统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具有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其具有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并为塑胶材质,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其中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自近光轴处至边缘处,由凹面转为凸面。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的焦距为Π,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其满足下列条件0〈f/fl+|f/f2|〈l. 35 ;以及I. 0<f/f3+|f/f4|<2. 7ο在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在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2. 5〈R7/f〈0。在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为R7,其满足下列条件-O. 6<R7/f<0o在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该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该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5,其满足下列条件I. 5〈V5/V4〈3. O。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影像系统组,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凸面;一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具有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一第四透镜,具有屈折力,其物侧表面为凹面、像侧表面为凸面,且其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一第五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为凸面;以及一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并为塑胶材质,其像侧表面为凹面,且其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其中该第六透镜的像侧表面自近光轴处至边缘处,由凹面转为凸面;其中,该光学影像系统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该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杉蔡宗翰周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