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627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1:10
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包括同轴线设置的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导风筒的一端和导风罩均位于集风筒内,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集风筒呈锥形结构,导风罩呈球缺形结构,导风罩内侧设有同轴线的呈球缺形的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负压抽风的原理,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无转动噪音,无磨损;不用电力、无机械装置;防止逆风,倒灌入室内;逆风越强,换气效果越好;节能环保;可做成多种形状,颜色、改变尺寸;单独利用自然风,可改变换气效果;与换气扇配合,效果更佳,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气设备,尤其涉及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房间内外一般都是在窗户上安装排风扇进行换气,排风扇要耗费电能,而且具有转动噪音,遇到有逆风吹向排风扇时,换气效果越差。空调也有换气功能,但换气效果不好且耗能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 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包括同轴线设置的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导风筒的一端和导风罩均位于集风筒内,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集风筒呈锥形结构,导风罩呈球缺形结构,导风罩内侧设有同轴线的呈球缺形的导流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本技术安装在窗户上,集风筒的较大端朝外设置,室外的风吹向集风筒后,集风筒在导风罩的引导下,由集风筒边缘顺着导风筒外圆周向室内方向吹,集风筒与导风筒的结合处就形成负压,室内的空气就通过导风筒向外通过导流板、导风罩排出室外。本技术利用负压抽风的原理,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无转动噪音,无磨损;不用电力、无机械装置;防止逆风,倒灌入室内;逆风越强,换气效果越好;节能环保;可做成多种形状,颜色、改变尺寸;单独利用自然风,可改变换气效果;与换气扇配合,效果更佳,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包括同轴线设置的集风筒I、导风罩2和导风筒3,导风筒3的一端和导风罩2均位于集风筒I内,集风筒I和导风筒3之间通过连接块4固定连接,导风罩2和导风筒3之间通过连接块6固定连接。集风筒I呈锥形结构,导风罩2呈球缺形结构,导风罩2内侧设有同轴线的呈球缺形的导流板5。工作使用时,将本技术安装在窗户上,集风筒I的较大端朝外设置,室外的风吹向集风筒I后,集风筒I在导风罩2的引导下,由集风筒I边缘顺着导风筒3外圆周向室内方向吹,集风筒I与导风筒3的结合处就形成负压,室内的空气就通过导风筒3向外通过导流板5、导风罩2排出室外。·权利要求1.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线设置的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导风筒的一端和导风罩均位于集风筒内,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筒呈锥形结构,导风罩呈球缺形结构,导风罩内侧设有同轴线的呈球缺形的导流板。专利摘要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包括同轴线设置的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导风筒的一端和导风罩均位于集风筒内,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集风筒呈锥形结构,导风罩呈球缺形结构,导风罩内侧设有同轴线的呈球缺形的导流板。本技术利用负压抽风的原理,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无转动噪音,无磨损;不用电力、无机械装置;防止逆风,倒灌入室内;逆风越强,换气效果越好;节能环保;可做成多种形状,颜色、改变尺寸;单独利用自然风,可改变换气效果;与换气扇配合,效果更佳,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文档编号F24F7/00GK202692318SQ20122028267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陈军, 石玉龙, 陈要征, 陈根堂, 万宏伟 申请人:鄢陵县电业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静态无动力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线设置的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导风筒的一端和导风罩均位于集风筒内,集风筒、导风罩和导风筒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石玉龙陈要征陈根堂万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鄢陵县电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