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暖器,其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中的电热箱,电热箱中安装有发热管,电热箱上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箱体内壁与电热箱之间通过弹性悬挂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箱体与安装有发热管的电热箱通过弹性悬挂机构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暖器在搬运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被弹性悬挂机构所吸收,避免引发发热管上的玻璃管碎裂,保证了电暖器的正常使用,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暖器,特别是一种可吸收搬运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电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电暖器内的电热箱都是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形式刚性固定在箱体中的,电热箱中的发热管一般采用石英发热管,石英发热管包括陶瓷体的接线柱和嵌装在接线柱中的玻璃管,玻璃管中设置有发热丝并填充有惰性气体,接线柱刚性固定在电热箱中,由于在搬运转移电暖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这很容易造成玻璃管碎裂,造成整个电暖器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在搬运转移时产生的振动能被吸收而不会作用到玻璃管上,保护了玻璃管不碎裂、管内的惰性气体也不会泄漏的电暖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电暖器,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中的电热箱,电热箱中安装有发热管,电热箱上设有热风出口,在箱体或电热箱上设有朝热风出口鼓风的扇叶,所述箱体内壁与电热箱之间通过弹性悬挂机构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悬挂机构包括上宝塔弹簧和下宝塔弹簧,上、下宝塔弹簧的两端同箱体和电热箱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悬挂机构为扣接在电热箱和箱体内壁之间的拉簧,拉簧斜向安装。进一步,所述拉簧为四根,分别位于电热箱顶、底面相互平行的四条棱边上,拉簧扣接在棱边的中点位置。进一步,所述拉簧为八根,分别位于电热箱的8个顶角位置。进一步,所述发热管为碳纤维发热管。进一步,所述发热管呈M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箱体与安装有发热管的电热箱通过弹性悬挂机构连接,使得本技术所述的电暖器在搬运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被弹性悬挂机构所吸收,避免引发发热管上的玻璃管碎裂,保证了电暖器的正常使用,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中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下宝塔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实施例隐藏掉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f图4。本技术的一种电暖器,其包括箱体I和位于箱体I中的电热箱2,电热箱2中安装有发热管3,电热箱2上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电热箱2上设有朝热风出口鼓风的扇叶7,当然,扇叶7也可以设置在箱体I上;所述箱体I内壁与电热箱2之间通过弹性悬挂机构相连接。作为第一实施例,所述弹性悬挂机构包括上宝塔弹簧4和下宝塔弹簧5,上、下宝塔弹簧4、5的两端同箱体I和电热箱2固定连接。上宝塔弹簧4抵接在电热箱2顶面与箱体I上内壁之间,下宝塔弹簧5抵接在电热箱2底面与箱体I下内壁之间,上、下宝塔弹簧4、5通过半圆扣8压紧固定在箱体I的内壁和电热箱2表面。上、下宝塔弹簧4、5为中间小、两端大的弹簧,这种弹簧具有体积小、载荷大的特点,能够承受来自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力,使得电热箱2可以在箱体I中任意方向相对位移,以实现对电热箱2减震的目的;同时,根据弹簧刚度=线径*1000/C的3次方*工作圈数;弹簧的线径即中径越大,弹簧的刚度也越大,产生相同的伸缩量相比于线径较小的弹簧需要更大的受力,同理,弹簧的线径越小,弹簧的刚度也就越小,产生相同的伸缩量相比于线径较大的弹簧所需受力小。故本技术中上、下宝塔弹簧4、5的使用,使得在本技术所述的电暖器转运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很小的振动也能够被上、下宝塔弹簧4、5的中间小段给吸收,使得上、下宝塔弹簧4、5减震的灵敏度高;而当转运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较大时,因为上、下宝塔弹簧4、5的两端为大头端,产生相同伸缩量所需受力较大,故可防止电热箱2在较大振动时与箱体I的内壁碰撞。作为第二实施例,所述弹性悬挂机构为扣接在电热箱2和箱体I内壁之间的拉簧6,拉簧6斜向安装,拉簧6斜向安装是为了保证拉簧6对电热箱2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拉力和垂直拉力,以应对电热箱2相对于箱体I不同方向的移动;所述拉簧6为四根,分别位于电热箱2顶、底面相互平行的四条棱边上,拉簧6扣接在棱边的中点位置。通过斜向安装的四根拉簧6,将电热箱2弹性悬挂于箱体I中,电热箱2可以在箱体I中任意方向移动,待外界振动消失后,电热箱2能够在拉簧6的作用下迅速的复位。当然,所述拉簧6也可以为八根,分别位于电热箱2的8个顶角位置,同样能够达到应对电热箱2相对于箱体I不同方向的移动,实现减震的目的。在本技术中,所述发热管3为碳纤维发热管,该发热管3呈M形,该形状能有效提高发热管3的热效能。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暖器,包括箱体(I)和位于箱体(I)中的电热箱(2),电热箱(2)中安装有发热管(3 ),电热箱(2 )上设有热风出口,在箱体(I)或电热箱(2 )上设有朝热风出口鼓风的扇叶(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I)内壁与电热箱(2)之间通过弹性悬挂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挂机构包括上宝塔弹簧(4)和下宝塔弹簧(5),上、下宝塔弹簧(4、5)的两端同箱体(I)和电热箱(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挂机构为扣接在电热箱(2)和箱体(I)内壁之间的拉簧(6),拉簧(6)斜向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为四根,分别位于电热箱(2)顶、底面相互平行的四条棱边上,拉簧(6)扣接在棱边的中点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为八根,分别位于电热箱(2)的8个顶角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为碳纤维发热管。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呈M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暖器,其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中的电热箱,电热箱中安装有发热管,电热箱上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箱体内壁与电热箱之间通过弹性悬挂机构相连接。本技术将箱体与安装有发热管的电热箱通过弹性悬挂机构连接,使得本技术所述的电暖器在搬运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被弹性悬挂机构所吸收,避免引发发热管上的玻璃管碎裂,保证了电暖器的正常使用,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文档编号F24D19/00GK202692215SQ20122021327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台 申请人:中山市伊奥洛斯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暖器,包括箱体(1)和位于箱体(1)中的电热箱(2),电热箱(2)中安装有发热管(3),电热箱(2)上设有热风出口,在箱体(1)或电热箱(2)上设有朝热风出口鼓风的扇叶(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与电热箱(2)之间通过弹性悬挂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伊奥洛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