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板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5275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板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分别接受控制器控制且按照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依次布置的以下机构:多组纤维开松机构、多个梳理机、多个铺网机、以及烘箱;多组纤维开松机构与多个梳理机一一对应设置,每组纤维开松机构用于对至少一种纤维板的原材料进行开松处理,每个梳理机用于对与其相应的纤维开松机构开松处理后的材料进行网状梳理处理;多个梳理机与多个铺网机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铺网机用于对与其相应的梳理机网状梳理处理后的材料进行铺网处理,以得到纤维板半成品;烘箱用于对经各所述铺网机处理后的纤维板半成品进行加热熔融和冷却定型处理,以得到实际所需的纤维板。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生产环保型纤维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纤维板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板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纤维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基于纤维板制备床垫、沙发垫、坐垫、过滤网等家具辅材以及建筑用隔音板等。现有的多层纤维板制备工艺中,相邻层的纤维板之间通常采用胶水粘合。采用胶水粘合工艺生产出的纤维板,甲醛易超标,常会伴随难闻的气味,纤维板受潮后还容易发霉、长虫等,给使用给带来了不少烦恼。为了解决胶水粘合工艺引发的问题,纤维板生产厂家逐渐研发替代胶水粘合工艺的新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纤维板生产系统,用于替代传统的胶水粘合工艺而生产环保型纤维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板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分别接受所述控制器控制且按照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依次布置的以下机构多组纤维开松机构、多个梳理机、多个铺网机、以及烘箱;所述多组纤维开松机构与所述多个梳理机一一对应设置,每组纤维开松机构用于对至少一种纤维板的原材料进行开松处理,每个梳理机用于对与其相应的纤维开松机构开松处理后的材料进行网状梳理处理;所述多个梳理机与所述多个铺网机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铺网机用于对与其相应的梳理机网状梳理处理后的材料进行铺网处理,以得到纤维板半成品;所述烘箱用于对经各所述铺网机处理后的纤维板半成品进行加热熔融和冷却定型处理,以得到实际所需的纤维板。本技术提供的纤维生产系统基于热烘工艺进行纤维板的生产,通过控制器控制相应机构分别进行原材料开松、网状梳理、铺网以及加热熔融和冷却定型处理,即可得到实际所需的纤维板。纤维板的整个生产工艺无需使用胶水即可完成多纤维层之间的粘合,使得制备出的纤维板较为环保,可更好的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纤维板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粗开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进料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开松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三个开松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精开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开松辊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三个开松辊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粗精开松混合一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侧视示意图;图11为图9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混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壳体底部的网状结构孔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铺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加热烘箱及水冷却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5中水冷却室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6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5中加热烘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2-纤维开松机构;103_梳理机;104-铺网机;105_烘箱;21-物料传送装置;22-开松仓; 23-进料辊;24-开松辊;25-鼓风机;26-输料管; 27-储料仓;28-回风管;231-进料辊体; 232-棱片; 241-开松辊体; 242-副辊组;2421-套环;2422-第一副辊; 2423-第二副辊;31-第一传送装置; 32-开松仓; 33-开松辊; 34-储料仓;35-钉帘;36-出料斗;37-拨棉辊;38-压棉辊;311-第二传送装置; 331-开松辊体;332-副辊组;3321-套环;3322-第一副辊;3323-第二副辊;4101 —侧壁;4103-后壁;4104-顶壁;4201-物料传送带;4202-主动辊;4203-从动辊;4204-第一侧部挡板; 4205-第二侧部挡板;4206-顶板;4207-支撑辊;4208-第一传动链条;4209-第二传动链条;43-物料输送仓;4401-辊体;4402-传动轮;4403-混合棒;44a -第一混合辊;44b-第二混合辊;44c-第三混合辊;44d_第四混合辊;4501-第一电机;4502-第二电机;4503-第三电机;51-基座;52-混棉辊;53-壳体;54-皮带轮;55-电机;56-出料口;57-进料口;58-第一副辊组; 59-第二副辊组;510-隔板;511-孔;6101-水平段;6102-倾斜段; 62-第二传输带;6301-上水平段;6302-竖直中段;6303-下水平段;64-第一固定辊;6501、6502-第二传输带固定辊; 6601、6602、6603、6604_ 导向辊;67-第二固定辊;6801、6802-排网辊;69-上滑动机构;610-下滑动机构;611-电机;612-第一传动棍;613-第二传动棍;614-第一传动带;615-第三传动棍;616-第二传动带;617-固定部件;618-传送装置;621、622、624_第一传输带固定棍;623-第一传输带支撑棍;·71-上网带;72-下网带;73-预热烘箱;74-加热烘箱; 75-冷却定型箱;7601 —第一风室;7602 —第二风室;7603-第三风室;7701 —第一上风口;7702 —第一下风口 ;7703 —第二下风口 ;7704 —第二上风口 ;7705 一第三上风口 ;7706 —第三下风口 ;78-共用进风室;79-共用循环风室;712-导风板;713-上栅板;714-下栅板;715-第一电机;716-水冷却室;717-上冷水辊; 718-下冷水辊;719-第二电机;720-高度调节气缸;721_连接管;7320、7420_热风机;7520-冷风机; 7322、7522_ 风机;7321、7521_ 电机;722 —灌风口; 723-减速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纤维板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板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和分别接受控制器控制且按照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依次布置的以下机构多组纤维开松机构102、多个梳理机103、多个铺网机104、以及烘箱105。图I仅示意出纤维板生产系统包括3组纤维开松机构、3个梳理机103和3个铺网机104的情形,但并不表示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实质的限制。多组纤维开松机构102与多个梳理机103 —一对应设置,每组纤维开松机构102用于对至少一种纤维板的原材料进行开松处理,每个梳理机103用于对与其相应的纤维开松机构102开松处理后的材料进行网状梳理处理。多个梳理机103与多个铺网机104 对应设置,每个铺网机104用于对与其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板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分别接受所述控制器控制且按照纤维板生产工艺流程依次布置的以下机构:多组纤维开松机构、多个梳理机、多个铺网机、以及烘箱;所述多组纤维开松机构与所述多个梳理机一一对应设置,每组纤维开松机构用于对至少一种纤维板的原材料进行开松处理,每个梳理机用于对与其相应的纤维开松机构开松处理后的材料进行网状梳理处理;所述多个梳理机与所述多个铺网机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铺网机用于对与其相应的梳理机网状梳理处理后的材料进行铺网处理,以得到纤维板半成品;所述烘箱用于对经各所述铺网机处理后的纤维板半成品进行加热熔融和冷却定型处理,以得到实际所需的纤维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吉美川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