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用以翻转集装箱的门端或前端,包括两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和一提升机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包括:一立柱,立柱上设置有至少一滑轨;一滑块,滑块的一侧可滑动地固定在滑轨上,滑块的另一侧上可转动地固定有一转盘;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连接转盘;一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一横梁和两分别连接在横梁两端并与转盘垂直的固定件,横梁固定连接在转盘上并随转盘转动而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通过滑块带动固定了门端或前端的转动机构向上移动,再进行翻转,实现了在不挖设地坑的情况下对门端或前端进行翻转,减少了挖设地坑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地坑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零部件翻转工装。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物运输重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集装箱的使用也越来越广,对集装箱的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集装箱的生产过程中,一部分大型部件(如前端、门端、底架等)需要整体进行翻转,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工序。请参阅图I至图3,现有技术的翻转架,对零部件进行翻转时,旋转中心一般是在零部件的中心位置。为保证零部件准确的传送到翻转架,翻转架的高度定位需与零部件来料胎位的保持一致,这样在翻转零部件时,需在地面采用地坑方式,以确 保零部件能正常的进行翻转。但挖地坑不仅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还使得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翻转集装箱零部件时需要挖设地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用以翻转集装箱的门端或前端,包括包括两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和一提升机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包括一立柱,立柱上设置有至少一滑轨;一滑块,滑块的一侧可滑动地固定在滑轨上,滑块的另一侧上可转动地固定有一转盘;一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连接转盘,用以带动转盘转动;一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一横梁和两分别连接在横梁两端并与转盘垂直的固定件,两固定件用以插入门端或前端的角件中将门端或前端固定,横梁固定连接在转盘上并随转盘转动而转动; 液压油缸独立设置,用以带动滑块沿滑轨滑动。优选地,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还包括一底座,两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的立柱均垂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优选地,动力机构为一电机,电机固定在滑块上带动转盘转动。优选地,立柱上设置有两滑轨,两滑轨平行设置。优选地,滑块与滑轨连接处设置有直线轴承。优选地,直线轴承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个直线轴承为一组,两组直线轴承分别套设在两滑轨上。优选地,固定件包括一推动部和一插入部,推动部一端连接横梁,另一端连接插入部,推动部用以控制插入部的移动,插入部用以插入门端或前端的角件中。优选地,推动部为油缸,插入部为一带有尖端的金属壳,金属壳套设在油缸的缸筒上并可滑动的连接在横梁上。优选地,转盘连接横梁的中央部分。优选地,提升机构为两个提升油缸,每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设有一个提升油缸,提升油缸的缸筒固定在立柱上,提升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集装箱及其中间角柱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滑块带动固定了门端或前端的转动机构向上移动,再进行翻转,实现了在不挖设地坑的情况下对门端或前端进行翻转,减少了挖设地坑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工作人员进入地坑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三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一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三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四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第五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的侧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的主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立柱I ;滑块2、直线轴承21 ;转动机构3、横梁31、固定件32 ;电机4 ;底座5 ;滑轨6 ;转盘7,提升油缸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4至图10,本技术一种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用以翻转集装箱的门端或前端,包括两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和一提升机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包括一立柱I、一滑块2、一动力机构、一转动机构3、至少一滑轨6和一转盘7,还可以包括一底座5。立柱1,立柱I上设置有至少一滑轨6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I上设置有两滑轨6,两滑轨6平行设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滑轨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例如滑块2的面积较大时为了保证滑块2和滑轨6连接的稳定性增加滑轨6数量至三、四或五条等等,滑轨6的排布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改动,例如多条滑轨6等间距排列或分成两组排列。滑块2,滑块2的一侧可滑动地固定在滑轨6上,滑块2的另一侧上可转动地固定有一转盘7 ;滑块2与滑轨6连接处设置有直线轴承21。在本实施例中,直线轴承21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个直线轴承21为一组,两组直线轴承21分别套设在两滑轨6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直线轴承2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为加强连接的稳定性增加数量至五、六或七个,直线轴承21在各个滑轨6上的分配也可以是不均匀的,例如共七个直线轴承,其中三个在一个滑轨6上,另外四个在另一个滑轨6上,可以任意变换。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带动转盘7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包括一电机4,电机4固定在滑块2上带动转盘7转动,。电机4固定在滑块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机构可以采用各种装置,例如各种内燃机等,连接的位置也可以任意选择,保证动力的供给即可。转动机构3,转动机构3包括一横梁31和两分别连接在横梁31两端并与转盘7垂直的固定件32,两固定件32用以插入门端或前端的角件中将门端或前端固定,横梁31固定连接在转盘7上并随转盘7转动而转动。固定件32包括一推动部和一插入部,推动部一端连接横梁31,另一端连接插入部,推动部用以控制插入部的移动,插入部用以插入门端或前端的角件中。在本实施例中,推动部为油缸321,插入部为一带有尖端3221的金属壳322,金属壳套322设在油缸321的缸筒上并可滑动的连接在横梁3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32的推动部可以替换成气缸或电动机等,本实施例选择油缸的原因在于油缸带有自锁功能较气缸更加安全,插入部可以替换成任意结构只要能保证可以插入门端或前端的角件中并能在推动部的控制下移动即可,与横梁31的可滑动连接可以由推动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转盘7连接横梁31的中央部分。本实施例选择连接中央部分的原因是连接横梁中央部分,在横梁旋转时,为了不接触地面所需要提升的高度最小,这样设计可以减少翻转架占的空间,在其它实施例中,底座5,两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的立柱I垂直固定在底座5上,底座5固定在地面上。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滑块2,用以控制滑块2沿滑轨6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提升机构为两个提升油缸,每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设有一个提升油缸,提升油缸的缸筒固定在所述立柱上,提升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滑块。本实施例选择提升油缸8的原因在于提升油缸8带有自锁功能,可以在将滑块沿滑轨滑动到指定位置之后将滑块锁死在该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别的提升方式也可以采用,例如采用气缸提升或者丝杆提升等方式。下面以翻转前端为例结合图4至图10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当前端从前序胎位输送到翻转架时,翻转架的滑块2处于低位,两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的转动机构3恰好与前端平齐,固定件32的油缸321推动金属壳322伸出尖端3221插入前端的角件中,两个转动机构3从两个方向各顶住前端的每边的两个角件,从而将前端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零部件翻转架,用以翻转集装箱的门端或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和一提升机构,集装箱零部件翻转组件包括:一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至少一滑轨;一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的另一侧上可转动地固定有一转盘;一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转盘,用以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一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一横梁和两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梁两端并与所述转盘垂直的固定件,两所述固定件用以插入所述门端或前端的角件中将门端或前端固定,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盘上并随转盘转动而转动;所述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滑块,用以控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利祥,黄志军,徐佳宏,杨峰烽,曹双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集顺达集装箱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