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包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1135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包装箱,由部件A折叠形成两侧端开口的中部箱体,在所述中部箱体的两侧端开口处各连接由部件B折叠形成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弯曲的端部箱体,中部箱体和两个端部箱体的空腔相通。在所述中部箱体两侧面有扣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箱体采用全防护的方式,更有效地保护保险杠,同时箱体的外部变形的角度贴合保险杠的弯曲角度,最大的减小了保险杠在运输及码放时的变形量,避免出现裂痕甚至断裂的可能。中部箱体两个长侧面制作有扣手,使操作人员在拿取及装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部件B下部带有两个侧翼,成型后被包裹在部件A的内部,这样就很好的将部件B固定为所需要的角度而且不会出现外涨的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箱,特别是涉及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20年前,轿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形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目前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采用了塑料。由于汽车前保险杠是紧密附在汽车前端,因此,呈中间似长方体,而两侧延伸部分向车后翘的形状。这种形状包装起来比较麻烦,以往箱体采用局部包装的方法,两侧延伸的部分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划伤及裂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防护的方式,并且箱体的外部变形的角度贴合保险杠的弯曲角度的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保险杠包装箱,由部件A折叠形成两侧端开口的中部箱体,在所述中部箱体的两侧端开口处各连接由部件B折叠形成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向上弯曲的端部箱体,所述中部箱体和两个端部箱体的空腔相通。所述中部箱体由部件A的底面、两个侧壁和上盖依压痕向内折叠围成四面体形状;所述侧壁相连有边条,其相连处有穿孔;在所述侧壁相连的上盖的边缘上有舌;所述舌插入所述穿孔内锁固定。所述端部箱体由部件B的下部边条粘贴在部件A的底面的侧边内面,并与部件B下部的两个侧翼在中部箱体成形时以向上倾的角度围成端部箱体的下部;端部箱体的上部由上盖、侧壁按压痕围成四面体,侧壁端口由侧壁两端的一对锁扣连接固定;上盖相连的上边条向下折叠插入形成盒盖。在所述中部箱体两侧面有在搬动箱本体时能够放入手的扣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箱体采用全防护的方式,更有效地保护保险杠,同时箱体的外部变形的角度贴合保险杠的弯曲角度,最大的减小了保险杠在运输及码放时的变形量,避免出现裂痕甚至断裂的可能。中部箱体两个长侧面制作有扣手,使操作人员在拿取及装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部件B下部带有两个侧翼,成型后被包裹在部件A的内部,这样就很好的将部件B固定为所需要的角度而且不会出现外涨的现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展开图,图3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A部件展开图,图4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B部件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展开图,如图所示,一种前保险杠包装箱,由部件A折叠形成两侧端开口的中部箱体I,在所述中部箱体I的两侧端开口处各连接由部件B折叠形成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向上弯曲的端部箱体2,所述中部箱体I和两个端部箱体2的空腔相通。由于汽车前保险杠形状不规则,采用一个整体包装箱分段包装,即中部箱体I上有盖1-6扣合;两个端部箱体2在侧壁端口各有一对锁扣固定和上盖2-1扣合。图3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A部件展开图,图4是本技术汽车前保险杠包装箱B部件展开图。部件A、部件B两个部分,通过黏合剂组装为一套。如图所示,所述中部箱体I由部件A的底面1-1、两个侧壁1-2、1-3和上盖1-6依压痕向内折叠围成四面体形状;所述侧壁1-3相连有边条1-4,其相连处有穿孔1-5 ;在所述侧壁1-2相连的上盖1-6的边缘上有舌1-7 ;所述舌1-7插入所述穿孔1-5内固定。所述端部箱体2由部件·B的下部边条2-8粘贴在部件A的底面1-1的侧边内面,并与部件B下部的两个侧翼2-6、2-7在中部箱体I成形时以向上倾的角度围成端部箱体2的下部;端部箱体2的上部由上盖2-1、侧壁2-2按压痕围成四面体,侧壁端口由侧壁2-2两端的一对锁扣2-4、2-5连接固定;上盖2-1相连的上边条2-3向下折叠插入形成盒盖。箱体的外部变形的角度贴合保险杠的弯曲角度制作,最大的减小了保险杠在运输及码放时的变形量;在所述中部箱体两侧面有在搬动箱本体时能够放入手的扣手,使操作人员在拿取及装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部件B下部带有两个侧翼,成型后被包裹在部件A的内部,这样就很好的将部件B固定为所需要的角度而且不会出现外涨的现象,同时部件B成型后,锁扣不同于部件A的普通样式,侧壁两端的一对锁扣互相叠插,能够刚好的保证成型。值得指出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技术的基本技术构思,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前保险杠包装箱,其特征是包括由部件A折叠形成的两侧端开口的中部箱体(1),在所述中部箱体(I)的两侧端开口处各连接一由部件B折叠形成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向上弯曲的端部箱体(2),所述中部箱体(I)和两个端部箱体(2)的空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前保险杠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部件A包括底面(1-1)、两个侧壁(1-2,1-3)和上盖(1-6),所述底面(1-1 )、两个侧壁(1-2,1-3)和上盖(1-6)依压痕向内折叠围成四面体形状;所述侧壁(1-3)相连有边条(1-4),其相连处有穿孔(1-5);在所述侧壁(1-2)相连的上盖(1-6)的边缘上有舌(1-7);所述舌(1-7)插入所述穿孔(1-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包装箱,其特征是所述端部箱体(2)由部件B的下部边条(2-8)粘贴在部件A的底面(1-1)的侧边内面,并与部件B下部的两个侧翼(2-6,2-7)在中部箱体(I)成形时以向上倾的角度围成端部箱体(2)的下部;端部箱体(2)的上部由上盖(2-1 )、侧壁(2-2 )按压痕围成四面体,侧壁端口由侧壁(2-2 )两端的一对锁扣(2-4,2-5)连接固定;上盖(2-1)相连的上边条(2-3)向下折叠插入形成盒盖。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前保险杠包装箱,其特征是在所述中部箱体(I)两侧面有在搬动箱本体时能够放入手的扣手(1_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包装箱,由部件A折叠形成两侧端开口的中部箱体,在所述中部箱体的两侧端开口处各连接由部件B折叠形成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弯曲的端部箱体,中部箱体和两个端部箱体的空腔相通。在所述中部箱体两侧面有扣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箱体采用全防护的方式,更有效地保护保险杠,同时箱体的外部变形的角度贴合保险杠的弯曲角度,最大的减小了保险杠在运输及码放时的变形量,避免出现裂痕甚至断裂的可能。中部箱体两个长侧面制作有扣手,使操作人员在拿取及装卸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部件B下部带有两个侧翼,成型后被包裹在部件A的内部,这样就很好的将部件B固定为所需要的角度而且不会出现外涨的现象。文档编号B65D85/68GK202686920SQ2012203802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卫川 申请人: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保险杠包装箱,其特征是:包括由部件A折叠形成的两侧端开口的中部箱体(1),在所述中部箱体(1)的两侧端开口处各连接一由部件B折叠形成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向上弯曲的端部箱体(2),所述中部箱体(1)和两个端部箱体(2)的空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川
申请(专利权)人: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