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敏专利>正文

一种多钻头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879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孔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钻头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多钻头钻机,包括设有钻头的主钻及至少一个副钻机构,副钻机构包括固定座、轴承及安装有钻头的副钻,副钻通过轴承装配于固定座上并可在固定座上转动;所述的副钻与主钻之间设有实现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多钻头设置,具有钻孔效率高及钻孔加工精度高的优点;同时主钻与副钻之间采用带传动机构实现传动,带传动具有传动距离长及具有工作噪声小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孔加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钻头钻机
技术介绍
钻孔机械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现有的钻机通常只有一个钻头,实施钻孔操作时整体效率不高,特别是在加工两端都需钻孔或多孔零件时,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将被加工零件移动合适位置或旋转到合适角度,而这个合适的位置及角度多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判断,这样导致操作过程复杂化和专业化,需要有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才能完成,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且钻头偏摆量大,造成钻孔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钻头钻机,具有一次性可完成多个钻孔加工,钻孔效率高以及钻孔精度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钻头钻机,包括设有钻头的主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副钻机构,所述副钻机构包括有固定座、轴承及安装有钻头的副钻,所述副钻通过轴承装配于固定座上并可在固定座上转动;所述的副钻与主钻之间设有实现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有的钻孔装置上设置多个副钻,并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多钻头同时运作,实现钻孔装置的同时多孔加工,具有钻孔效率高以及钻孔精度高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机构为若干实现主钻与副钻直接传动连接的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包括有设于主钻上并随主钻旋转的主动带轮、设于副钻上的从动带轮以及连接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的传动带,所述主动带轮上连接有若干传动带,各传动带相对于与主动带轮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分别与各副钻上的从动带轮连接。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主钻上设置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若干传动带直接与各副钻上的从动带轮传动,这样设置下实现各副钻分布于主钻周侧;同时带传动具有不受传动距离限制及噪声小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包括有设于主钻上并随主钻旋转的主动带轮、设于副钻上的从动带轮以及传动带,所述各副钻之间依次通过传动带及从动带轮串联构成传动连接,其中一副钻通过传动带与主钻上的主动带轮传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主钻旋转带轮其中一个副钻运动,各副钻通过传动带串联构成传动,这样实现钻孔装置链式分布;同时带传动具有不受传动距离限制及噪声小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多钻头钻机还包括有调节传动带松紧度的传动带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有张紧器以及支撑架,张紧器包括抵压在传动带外侧的张紧轮以及调节张紧轮与传动带之间距离实现传动带张紧度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张紧轮通过调节机构动配于支撑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张力不足而导致的皮带轮打滑现象,使传动更加可O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支撑架上的长条孔以及供张紧轮动配安装的安装轴,安装轴插设在长条孔中,安装轴上旋装有调节螺母以及设有与调节螺母配合实现张紧器调节后夹紧定位在长条孔相应位置上的轴向限位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张紧器结构设置简单方便,安装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带张紧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带轮,固定带轮·动配于支撑架上,并套设在传动带上,张紧器设于主钻或副钻与固定带轮之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固定皮带轮设置延长了传动皮带长度,便于皮带张紧装置布置安装,同时可减少主钻与副钻之间的设置位置,实现主钻与副钻近距离布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长条形通孔,长条形通孔中插设有供固定带轮安装的支撑轴,固定带轮动配于支撑轴上并通过支撑轴实现在支撑架上的位置可调节,支撑轴上旋装有固定带轮调节螺母以及设有轴向限位结构,所述固定带轮通过固定带轮调节螺母与轴向限位结构配合实现固定带轮位置调节后夹紧定位在长条形通孔相应位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传动带的位置调节,可实现传动带与带轮之间处于最佳接触状态,实现更为可靠的传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带为齿形带,主动带轮及从动带轮为与齿形带适配啮合的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形带传动具有传动精确可靠,传动力大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的多钻头钻机传动关系简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的多钻头钻机传动关系简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多钻头钻机(双钻头设置)结构简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多钻头钻机(双钻头设置)立体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钻头钻机,包括设有钻头的主钻I以及至少一个副钻机构;所述副钻机构包括有固定座21、轴承22及安装有钻头的副钻2,所述副钻2通过轴承22装配于固定座21上并可在固定座21上转动;所述的副钻2与主钻I之间设有实现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如图I所示,所述的传动机构为若干实现主钻I与副钻2直接传动连接的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包括有设于主钻I上并随主钻I旋转的主动带轮10(主动带轮10为若干带轮套接在主钻I上设置构成)、设于副钻2上的从动带轮20以及连接主动带轮10与从动带轮20的传动带3,所述主动带轮10上连接有若干传动带3,各传动带3相对于与主动带轮10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分别与各副钻2上的从动带轮20连接。这样设置下,主钻I旋转,带动主动带轮10旋转,经传动带3动力传递给各个副钻2,实现多钻头运作,完成多孔同时加工操作。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包括有设于主钻I上并随主钻旋转的主动带轮10、设于副钻2上的从动带轮20以及传动带3,所述各副钻2之间依次通过传动带3及从动带轮20串联构成传动连接,其中一副钻2通过传动带3与主钻I上的主动带轮10传动连接。这样设置下为链式传动,即为一个钻头接着一个钻头往下传递动力,实现多个钻头同时运作。当然作为本技术可行的技术方案,传动机构也可为齿轮传动机构,但齿轮传具有传动噪声大及传动距离限制的缺点,本技术优先采用带传动。为便于体现本技术的改进结构,本技术以双钻头结构设置进行描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中,固定座21包括有固定架210及固定在固定架210上的副 钻固定块211,副钻固定块211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设轴承,副钻2的中心轴插设于轴承中实现动配合与副钻固定块211上;所示固定架210上还固定有主钻固定块212,主钻固定块212上装有轴承,主钻I插设在轴承中实现主钻I的固定,防止传动时主钻位置偏动。为进一步使主钻I与副钻2之间传动可靠,所述的多钻头钻机还包括有调节传动带3松紧度的传动带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有张紧器以及支撑架6,支撑架6固定在固定架210上,张紧器包括抵压在传动带3外侧的张紧轮40以及调节张紧轮40与传动带3之间距离实现传动带3张紧度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张紧轮40通过调节机构动配于支撑架6上。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开设于支撑架6上的长条孔42以及供张紧轮40动配安装的安装轴4,安装轴4插设在长条孔42中,安装轴4上旋装有调节螺母41以及设有与调节螺母41配合实现张紧器调节后夹紧定位在长条孔42相应位置上的轴向限位结构,本具体实施例中轴向限位结构为套设于安装轴4上的限位套43设置,所述轴向限位结构还可为固定在安装轴上的限位块、安装轴上的台阶轴设置或安装轴上的凸出结构等等。当然作为本技术可行的技术方案,调节机构还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钻头钻机,包括设有钻头的主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副钻机构,所述副钻机构包括有固定座、轴承及安装有钻头的副钻,所述副钻通过轴承装配于固定座上并可在固定座上转动;所述的副钻与主钻之间设有实现其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敏徐素豪
申请(专利权)人:邓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