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831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远离挤压出口的侧壁为弧形壁,并且其弧形壁的延长线相交于腔室的轴线上形成楔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上述楔形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供给模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包覆金属熔体的压力差,从而保证了包覆金属层厚度的均匀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双金属复合材料就是将两种具有不同性能的金属材料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将其复合为一体,使复合后的材料或零部件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性能,以满足复杂的使用要求。目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加工可以通过热浸镀、轧制等技术实现,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多道工序,且例如轧制等技术主要应用于板材的制备。挤压包覆的的工艺是制备金属复合型材较好的方法。传统的连续挤压包括工艺如图I所示,包覆金属熔体I通过供给口 2 供给到腔室3中,通过挤压出口 4被挤压包覆同时供给的芯线5从而复合成型。然而,上述制备工艺中,在包覆金属熔体注入的过程中,芯线下侧包覆金属熔体的压力往往大于上侧的压力,从而导致芯线下侧的包覆金属层厚度大于上侧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远离挤压出口的侧壁为弧形壁,并且其弧形壁的延长线相交于腔室的轴线上形成楔形。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上述楔形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供给模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包覆金属熔体的压力差,从而保证了包覆金属层厚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双金属挤压成型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该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6和包覆金属熔体7的腔室8、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 9和一个挤压出口 10,其特征在于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 9远离挤压出口 10的侧壁11为弧形壁,并且其弧形壁的延长线相交于腔室8的轴线上形成楔形。权利要求1. 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远离挤压出口的侧壁为弧形壁,并且其弧形壁的延长线相交于腔室的轴线上形成楔形。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远离挤压出口的侧壁为弧形壁,并且其弧形壁的延长线相交于腔室的轴线上形成楔形。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上述楔形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供给模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包覆金属熔体的压力差,从而保证了包覆金属层厚度的均匀性。文档编号B21C25/06GK202683653SQ20122041111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梅海滨 申请人:宁波市博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楔形芯材供给模的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成型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容纳供给的芯线和包覆金属熔体的腔室、一个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和一个挤压出口,其特征在于:包覆金属熔体注入口远离挤压出口的侧壁为弧形壁,并且其弧形壁的延长线相交于腔室的轴线上形成楔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博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