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34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3:48
一种旋转电机,在分割芯的后磁轭部的外周面缘部,除了后磁轭部的周向两端部之外,贯穿设置狭缝。由此,狭缝成为缓冲部位而桥部受到来自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大部分面压,因此能够减小除了桥部之外的后磁轭部从保持环的圆筒部受到的面压,从而能够减小所产生的应力。因此,既能够维持保持环对分割芯的保持力,又能够减少后磁轭部内部的铁损来提高旋转电机的效率以及防止后磁轭部的压曲来防止旋转电机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向定子的芯通电来驱动转子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的旋转电机的现有技术,该旋转电机具有定子,是分别被卷绕线圈的多个芯以圆环状保持在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内周面而形成的;转子,是以在半径方向上与定子相向的方式形成的。上述旋转电机主要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轮驱动用的马达而使用,使多个芯以圆环状排列的状态固定在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然后将保持环安装于马达壳体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36667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旋转电机中,多个分割芯6压入并固定在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内周部。图16表示在多个分割芯6以圆环状排列并安装于定子的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的情况下,在各分割芯6上产生的应力的状态。各分割芯6具有齿部61,被卷绕省略图示的线圈;后磁轭部62,与齿部61的半径方向外侧相连接。彼此相邻的分割芯6,在使后磁轭部62的圆周方向的端部彼此对接的状态,以规定的过盈量(分割芯6的外径-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径)压入于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部。如图16所不,由于分割芯6向保持环5的圆筒部51压入,所以各后磁轭部62的外周面从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受到向半径方向内侧作用的大致均等的按压力(面压)。另外,后磁轭部62的两端部从相邻的分割芯6的后磁轭部62受到向圆周方向作用的按压力。因此,在后磁辄部62中各易广生压缩应力。在此,旋转电机的各构件存在尺寸上的偏差,由于该偏差上述过盈量也变动。当考虑尺寸上的偏差来设定各构件的尺寸而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上述规定的过盈量时,在过盈量大的情况下,从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施加于后磁轭部62的外周面的面压增加。并且,在后磁轭部62上产生的应力过大的情况下,使后磁轭部62内部的铁损(应力铁损)增加,从而降低旋转电机的效率。另外,由于各分割芯6是将多个薄的电磁钢板层叠而形成的,因此产生后磁轭部62的压曲,即,后磁轭部62因压缩负载产生向轴向弯曲的变形,从而可能损伤旋转电机。作为将多个分割芯6固定于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的方法,除了上述的常温下的压入方法之外,还存在热压配合。其为如下方法,即,在对保持环5进行加热而使圆筒部51的内径扩张的状态下,嵌入以圆环状排列的多个分割芯,然后对保持环5进行冷却使圆筒部51的内径收缩,来在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固定多个分割芯6。但是,即使采用该方法,在分割芯6和冷却后的保持环5的圆筒部51之间的过盈量大的情况下,也与压入时的情况相同,由于在后磁轭部62上产生的过大的应力,后磁轭部62内部的铁损增加而旋转电机的效率可能降低以及后磁轭部62压曲而旋转电机可能损伤。为了将分割芯6牢固地安装到保持环5的圆筒部51上,分割芯6和保持环5的圆筒部51之间需要规定值以上的过盈量,该过盈量越大,从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施加于后磁轭部62的外周面的面压越大,在后磁轭部62上产生的应力也越大。S卩,存在维持保持环5对分割芯6的保持力与因后磁轭部62内部的铁损增加而引起的旋转电机的效率降低以及因后磁轭部62的压曲而引起的旋转电机的损伤是相对立的问题。从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施加于后磁轭部62的外周面的面压,能够通过使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厚度变薄来减小。但是,若使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厚度变薄,则当使多个分割芯6压入或者热压配合在保持环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部时,保持环5的圆筒部51可能会断裂。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维持保持环对分割芯的保持力,一边减小因来自保持环的面压而引起的芯内部的铁损且能够防止芯的压曲的旋转电机。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具有转子,被安装为能够相对于壳体旋转,定子,被设置为在上述转子的半径方向外侧与上述转子相向,并且具有保持环和多个分割芯,其中,上述保持环具有圆筒部并安装在上述壳体上,上述多个分割芯是将电磁钢板制成的芯板层叠而成的,且分别被卷绕线圈,并且多个分割芯固定于上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各上述分割芯在其安装在上述保持环上的状态下,具有齿部,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并被卷绕线圈,后磁轭部,与上述齿部的半径方向外侧相连接,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多个上述分割芯,在相邻的上述后磁轭部的端面彼此抵接而以圆环状配置的状态下,压入或者热压配合在上述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内周,具有过盈量而被施加面压,由此嵌入于上述保持环,在上述分割芯的上述后磁轭部,除了上述后磁轭部的周向两端部之外,贯穿设置有狭缝。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的基础上,上述狭缝形成为,从该狭缝至上述后磁轭部的外周的距离与从上述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内周至外周的距离相同。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的基础上,上述狭缝形成为,上述面压越大,从上述狭缝至上述后磁轭部的外周的距离相对于从上述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内周至外周的距离的比例越大。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至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上述分割芯的上述层叠的各电磁钢板在从上述狭缝至上述后磁轭部的外周之间彼此被榫铆。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至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上述分割芯的上述层叠的各电磁钢板在从上述狭缝至上述后磁轭部的外周之间彼此被粘接。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具有转子,被安装为能够相对于壳体旋转,定子,被设置为在上述转子的半径方向外侧与上述转子相向,并且具有保持环和多个分割芯,其中,上述保持环具有圆筒部并安装在上述壳体上,上述多个分割芯是将电磁钢板制成的芯板层叠而成的,且分别被卷绕线圈,并且多个分割芯固定于上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各上述分割芯在其安装在上述保持环上的状态下,具有齿部,沿着半径方向延伸,并被卷绕线圈,后磁轭部,与上述齿部的半径方向外侧相连接,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多个上述分割芯,在相邻的上述后磁轭部的端面彼此抵接而以圆环状配置的状态下,压入或者热压配合在上述保持环的圆筒部的内周,具有过盈量而被施加面压,由此嵌入于上述保持环,至少在上述后磁轭部的圆周方向中央部分,在上述后磁轭部形成将圆周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狭缝。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上述狭缝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为上述齿部的圆周方向长度以上。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至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在上述后磁轭部的外周缘部形成上述狭缝。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为技术方案I所述的旋转电机,各上述分割芯是使多个第一芯板以及多个第二芯板按规定的顺序层叠而成的,上述第一芯板形成为,使该第一芯板的外周比上述第二芯板的外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在上述第一芯板的上述后磁轭部,除了上述后磁轭部的周向两端部之外,贯穿设置有狭缝。 技术方案10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9的基础上,上述第一芯板形成为,从该第一芯板的外周至上述第二芯板的外周的距离为上述过盈量以上。技术方案11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9或10的基础上,多个上述分割芯是以使分别构成彼此相邻的上述分割芯的上述第一芯板的上述后磁轭部的周向端面彼此的抵接位置和上述第二芯板的上述后磁轭部的周向端面彼此的接合位置沿着周向偏移的方式,使上述第一芯板以及上述第二芯板按规定的顺序层叠而成的,并且多个上述分割芯嵌入于上述保持环。技术方案12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9至11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多个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知宏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