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连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95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这样的连铸金属且尤其是钢的装置中,即它包括一个借助驱动装置可振荡地被驱动的升降台、一个由升降台支承的连铸结晶器以及一个固定安置的且配备有用于升降台的导向件或支承件的支架,为了改善导向件,导向件应该成弹性的弹簧系统形式,一个弹簧系统由两个倾斜布置的弹性支腿组成,它们分别垂直于振荡方向地延伸,这两个弹性支腿成音叉状,这两个弹性支腿的各自重叠的上下端构成了用于升降台的支承面或与固定设置的支架相连的连接面,除振荡方向上的力外,弹簧系统还通过负荷平衡承受在与振荡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干扰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金属且尤其是钢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借助驱动装置可振荡地被驱动的升降台、一个由升降台支承的连铸结晶器以及一个固定安置的且配备有用于升降台的导向件或支承件的支架。众所周知地使浇注结晶器处于振荡运动中,以便在连铸时支持连续浇注过程。连铸结晶器通常由升降台支承,在升降台配备有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升降台把振荡运动传递给结晶器。升降台由一个底架或支架支承并且通过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支承在底架或支架中。例如如EP0150357B1所述,作为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地知道了弹簧系统。在这篇文献中描述了用于连铸结晶器的导向装置,其中支柱被固定在成一体的结晶器升降台上,所述支柱分别通过一个弹簧件与可安放在底架上的更换架相连。支柱由一个弹簧架组成,弹簧架容纳平直的板簧,一个与结晶器升降台相连的垫块支承在板簧的中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在升降台和固定安置的支架间给连铸金属且尤其是钢的装置配备导向件,这种连铸装置简单、磨损小且无需维修并且与热膨胀无关地确保了升降台的精确导向。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的特征的装置完成了上述任务。从属权利要求公开了有利的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导向件设计成负荷平衡系统,除了承受振荡方向上的负荷外,它也可以承受在与之垂直方向上的负荷。第一种负荷平衡系统成弹性的弹簧系统形式。它由两个倾斜布置的且最好是相互垂直90度角的弹性支腿组成,它们分别垂直于振荡方向地延伸,在这里,这两个弹性支腿成音叉形状并且这两个弹性支腿的各自重叠的上下端构成了升降台的支承面或者与固定安置的支架相连的连接面,弹簧系统除了在振荡方向上的力外还承受在垂直于振荡方向的方向上的力。可设想到的是,第二负荷平衡系统被设定为压力调节缓冲垫系统,从而用相应的介质且最好是空气或相应的液体进行驱动。总的来说,尤其是通过弹簧系统而与已知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不同地确保了将振荡升降台支承在一个底架上。导向是无间隙的,因为除了弹簧的弹性变形外,没有发生运转几何形状的变化。根据第一实施例,弹簧系统的这两个音叉形支腿成一体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这两个支腿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外部与升降台相连,而第二外部与支架相连。弹簧系统可以通过使两个下支腿部移动进行调节。此外,通过构成音叉的板簧在其长度、宽度和厚度方面的不同尺寸,使弹性和运转精度适应于各种应用情况。从权利要求书和后续的说明中得到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升降台和支架的连铸装置的侧示意图;图2是具有升降台和带导柱的支架的连铸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具有结晶器、升降台、支架的连铸装置的前视图;图4是连铸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成一体的弹簧系统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弹簧系统的俯视图;图7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弹簧系统;图8是图7的弹簧系统的俯视图;图9表示弹簧系统的由两部分构成的弹性支腿的第一实施例;图10表示弹簧系统的由两部分构成的弹性支腿的第二实施例。图1的连铸装置由一个由两部分构成的且具有分成两部分的升降台3a、3b的支架2a、2b组成。根据侧视图,分别只示出了支架部2a和升降台部3a。一个升降台部具有L形的基本形状(见图3)并且由两个相对纵轴线对称的部分31a、32a构成。升降台部3a支承在一个固定安置的支架部2a上。它支承着升降缸4a,升降缸的推杆5a锚固在升降台部3a的足部区33a内。使升降台部3a和进而结晶器处于振荡运动中。借助成弹簧系统形式的导向件61a、62a、63a、64a,升降台部3a支承在支架部2a的相应部位上。在升降台部的足部区33a上固定着两个立方体71a、72a,它们构成了升降台部和弹簧系统61a、62a之间的连接部。在另一侧上,弹簧系统63a、64a也与支架2相连。此外,升降台部的头部区配备有两个突起81a、82a,它们放置在弹簧系统64a、63a上。弹簧系统64a、63a由支架部2a支承,在此没有进一步说明其结构。单独的弹簧系统61a-64a分别由两个弹性支腿组成,它们被布置成相互垂直。因此,在视线方向上的弹性支腿在侧视图中只成点状。相应于音叉的基本形状地分别形成了一个弹性支腿。为了说明弹簧系统,参照细节图5-图10。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图1未示出的导柱或支柱91a、92a,其顶端面101a、102a借助弹簧系统64a、63a用于平衡支承升降台部的两个突起81a、82a。导柱91a、92a的高度分别由升降缸4a的高度和结晶器的高度预定。用111a、112a表示结晶器冷却水的入口。图3示出了连铸装置的侧视图,它相对图1、2的侧视图转动了90度。两个支架部2a、2b分别支承着一个缸4a、4b。第一、第二L形升降台部3a、3b彼此间隔对置并且在相应的支承面122a、122b上支承着浇铸宽度为Y的结晶器13。在结晶器出口处示出了第一部分142a、142b,即用于在从结晶器出来后引导具有凝固坯壳的铸坯的第一辊。这两个升降台部3a、3b借助弹簧系统62a、62b、63a、63b振动地支承在支架部2a、2b上并导向移动,其中没有示出支架部的上部。每个升降台部3a、3b由共四个弹簧系统支承和引导,其中上弹簧系统(63a,64a,63b,64b)相对下弹簧系统(61a,62a,61b,62b)错开。因而,提供了得到最佳平衡的支承导向系统。此外,不仅可以承受振荡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承受在与之垂直的方向上的力。弹簧系统的运动马上通过在相同的水平面内的三个其它弹簧系统或通过垂直错开的弹簧系统得到补偿。因此,整个系统总在外部的力作用下自动回振到初始位置。图4的俯视图示出了各弹簧系统61a、62a相对弹簧系统63a、64a交错布置以及在相反侧的弹簧系统61b-64b交错布置以便支承升降台部。各升降台部3a、3b通过支架部2a、2b以及支架的导柱91a、92a或91b、92b来支承或引导。在升降台部上的结晶器支承面用A来表示。各升降缸4a、4b延伸向升降台中心。用于冷却结晶器宽侧壁的冷却介质的入口111a、111b、112a、112b延伸向其侧面。根据需要,增加成弹簧系统形式的导向件以使负荷平衡效果最佳化。给每个升降台部配设另两个弹簧系统的结构用X来表示。图5、6具体示出了成一体的弹簧系统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弹簧系统由两个弹性支腿201、202构成,它们被布置成相互垂直。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弹性支腿201、202具有一体成U形的板簧,所述板簧因此形成了一个上部201a、202a和下部201b、202b。当板簧宽度B对整个系统的特性有较小影响时,各板簧的长度L和厚度D或成形音叉的尖头对整个弹性系统的特性有很大影响。当使用薄板坯浇注结晶器时,为弹簧系统介绍以下尺寸宽度B=100毫米;长度L大于200毫米;厚度D约为12毫米或14毫米。上下弹簧部201a、201b之间的距离在不承受负荷的状态下为20±5毫米。不锈弹簧钢适用作弹簧材料。在这个实施例中成一体形式的弹性支腿上下部的端头211a、211b、212a、212b用作各升降台部的支承面或与支架相连的连接面。在弹性支腿端头中开设了一个孔213,以便容纳具有沉头连接螺栓,所述螺栓确保了可拆卸地将弹簧系统与升降侧固定在一起。弹性支腿的下部(201b,202b,未示出)的位置是可以变化和调节的。此外,在这个部分的端头211b、21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铸金属且尤其是钢的装置,它包括一个借助一驱动装置可振荡地被驱动的升降台、一个由升降台支承的连铸结晶器以及一个固定安置的且配备有用于升降台的导向件或支承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这样一个导向件或支承件是一个弹性的弹簧系统(61a-64a,61b-64b),它由两个倾斜布置的弹性支腿(201,202;301,302)组成,它们分别垂直于振荡方向地延伸,其中这两个弹性支腿成音叉形状并且这两个弹性支腿的各自重叠的上下端(211a,211b,212a,212b;311a,311b,312a,312b)构成了用于升降台(3a,3b)的支承面或与固定设置的支架(2a,2b)相连的连接面,除了振荡方向上的力外,弹簧系统还通过负荷平衡承受在与振荡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干扰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格罗特
申请(专利权)人:SMS迪马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