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带鱼银脂中提取粗鱼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带鱼银脂中加入水,再加入中性蛋白酶,于45~52℃酶解2.5~3.5小时;2)、将步骤1)所得的酶解液进行中性蛋白酶的灭活处理后,再加入石油醚,于38~42℃下温浴萃取25~35min;3)、将步骤2)所得的位于上层的石油醚萃取液旋转蒸发,从而挥发去石油醚,得到含有杂质的粗鱼油;4)、将含有杂质的粗鱼油离心,分离所得的上清,上清为粗鱼油。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得到浓度较高的粗鱼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带鱼加工残留银脂中提取粗鱼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海洋食品的开发研究,鱼油的功能性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鱼油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保健、医药、食品等,世界鱼油产量很大,但是目前我国国内的鱼油产量较低。带鱼资源丰富,然而目前带鱼主要用于鱼肉制品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下脚料,这些下脚料附加值低,里面含有的鱼油未能发挥很好的功效。另外,下脚料中的脂肪成分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酸败变质。如果这些下脚料未得到及时处理,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带鱼表层的银脂,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脂肪酸碳链又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皮肤表面细胞活力、使皮肤细嫩光洁的作用;带鱼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使其较一般淡水鱼更具补脑功能。EPA和DHA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舒张血管、调整血脂以及提高生物膜流动性等功能,在治疗与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皮炎、大肠溃疡以及抑制肿瘤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近年来发现,也具有抗抑郁、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及老年痴呆症等生理功倉泛。传统的鱼油生产方法有压榨法,溶剂法等,该类方法利用的原料为带鱼加工的下脚料或带鱼内脏,但是该类方法不但粗鱼油的提取率较低、且还会破坏其原有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得到浓度较高的粗鱼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I)、在Ig带鱼银脂中加入I 3ml水,再加入中性蛋白酶,于45 52°C酶解2. 5 3. 5小时;中性蛋白酶是带鱼银脂重量的I. 5^3. 2% (最佳为3%);2)、将步骤I)所得的酶解液进行中性蛋白酶的灭活处理后,再加入3. 5^4. 5ml (最佳为4ml)的石油醚,于38 42°C下温浴萃取25 35min (最佳为于40°C下温浴萃取30min);3)、将步骤2)所得的位于上层的石油醚萃取液(作为有机相)于旋转蒸发(例如为58^620C ),从而挥发去石油醚,得到含有杂质的粗鱼油;4)、将含有杂质的粗鱼油于2500 3500 r/min离心8 12min (最佳为3000 r/min离心IOmin),分离所得的上清,该上清为粗鱼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改进将步骤I)所得的酶解液调pH至3. 9^4. I (例如为4),从而实现对中性蛋白酶的灭活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采用浓度为O. 08 O. 12 mo I/L (例如O. l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酶解液的pH。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的进一步改进步骤I)为在Ig带鱼银脂中加入Iml水,再加入中性蛋白酶,于50°C酶解3小时;中性蛋白酶是带鱼银脂重量的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鱼银脂是带鱼经过加工,去除鱼肉、鱼骨和内脏等后残留的外表皮银脂。在本专利技术中,中性蛋白酶为常规的市售产品,例如可选用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Y10511的中性蛋白酶。本专利技术所得的粗鱼油可采用常规的冻存法进行保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鱼油的得率为29. 6%,颜色淡黄色,较为透明,具有较强的鱼油腥味。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本专利技术所得的粗鱼油的脂肪酸组成,其含有以下组分的物质(以下%为质量%) DHA (二 I-.......:碳六烯酸)C22:614%EPA (——————:十碳—T£烯酸)C22: 57% 神经酸C24:13% 芥酸 C22:l1.5% 花生同爆酸C20:41.7% 廿碳+Ti烯酸C20:57% 花生酸C20:00,8% 亚麻PtC 丨 8:30.7% 共轭亚麻汕酸Cl8:21.3% _酸 08:117,6% 十七破一烯_ C17:10.7% 珍珠ft C17:01.6% 棕fflill丨酸 Cl6:15,6% 棕榈酸C16:023% 十£烷酸 Cl5:00.8% 。将本专利技术所得的粗鱼油提炼成纯度较高的精制鱼油,例如可按照常规的尿素包埋法、分子蒸馏法、低温结晶法、银离子络合法&7]等进行操作。杜起光,王志祥,田龙.尿素包合法富集鱼油中的EPA和DHA的工艺研究.化工时刊,2009,23(9) : 13-15。何键东,王朋,胡烨等.鱼油制备及EPA和DHA富集纯化技术研究进展.油脂工程,2011 (7) :56-58。傅红,裘爱咏.分子蒸馏法制备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2,21(6) :617-621。傅红,裘爱泳.分子蒸馏法富集鱼油ω — 3脂肪酸.中国粮油学报,2006,21 (3):156-159。李和,李佩文,杨亦平.低温结晶富集鱼油中EPA与DHA的方法·中国海洋药物,1997(4) : 50-52。陶遵威,解红武,刘惠芝.硝酸银一水法提纯高含量DHA和EPA的试验研究.中国海洋药物,2004(3) :28-30。 江莉莉,陈钧.响应面法优化银离子络合法提取鱼油中的EPA及DHA的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08(5) :92-9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以水为介质,利用中性蛋白酶来催化,在温和的条件下提取,获得了酶解液,然后再利用石油醚进行萃取,离心分离后,获得粗鱼油;因此具有工艺简洁、易于操作等特点。(2)本专利技术通过酶解技术温和地将残留的银脂中脂肪释放出来,从而更高效地提取鱼油,明显提高鱼油提取率,也不会出现传统方法会出现的弊端,如试剂残留等。酶解提油法反应条件温和,参数易控制,对生理活性成分造成的损失小,也不会污染环境。(3)酶解后得到的酶解液用石油醚进行再次萃取,大大提高了粗鱼油的提取率。(4)对粗鱼油中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成分上的分析,为带鱼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创造了产品附加值。(5)本专利技术利用酶解法,利用蛋白酶破坏与油脂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条件温和,污染小,提取物高,再辅以溶剂萃取,更高效地对鱼油进行了提取。(6)所得的粗鱼油颜色淡黄色,较为透明,具有较强的鱼油腥味。鱼油的得率能高达29. 6%,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粗鱼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得其含有EPA和DHA等多种脂肪酸。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鱼银脂是带鱼经过加工,去除鱼肉、鱼骨和内脏后残留的外表皮银脂。实施例I、一种,依次进行以下步骤I)、在15g带鱼银脂中加入15ml水,再加入O. 3g的中性蛋白酶,于45°C的酶解温度下酶解2. 5小时;2)、利用浓度为O. I mo I/L的盐酸溶液调节步骤I)所得的酶解液的pH至4,从而实现对中性蛋白酶的灭活处理;然后加入60ml的石油醚,于40°C下温浴萃取30min ;3)、将步骤2)所得的位于上层的石油醚萃取液旋转蒸发(于58飞2°C),从而挥发去石油醚,得到含有杂质的粗鱼油;4)、将含有杂质的粗鱼油于3000 r/min离心lOmin,分离所得的上清,上清为粗鱼油。得粗鱼油3. 615g,得率 24. 1%。该粗鱼油中,DHA的含量为14%,EPA的含量为7%。实施例2、一种,依次进行以下步骤I)、在15g带鱼银脂中加入15ml /K,再加入O. 45g的中性蛋白酶,于50°C的酶解温度下酶解3小时;2)、利用浓度为O. I mo I/L的盐酸溶液调节步骤I)所得的酶解液的pH至4,从而实现对中性蛋白酶的灭活处理;然后加入60ml的石油醚,于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从带鱼银脂中提取粗鱼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1g带鱼银脂中加入1~3ml水,再加入中性蛋白酶,于45~52℃酶解2.5~3.5小时;所述中性蛋白酶是带鱼银脂重量的1.5~3.2%;2)、将步骤1)所得的酶解液进行中性蛋白酶的灭活处理后,再加入3.5~4.5ml的石油醚,于38~42℃下温浴萃取25~35min;3)、将步骤2)所得的位于上层的石油醚萃取液旋转蒸发,从而挥发去石油醚,得到含有杂质的粗鱼油;4)、将含有杂质的粗鱼油于2500~3500?r/min离心8~12min,分离所得的上清,所述上清为粗鱼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和祥,周旭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兰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