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827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桁架内部的死空间并实现马达和减速器的大型化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马达(12);减速器(14);机座(18),搭载该马达(12)和减速器(14);承接框(30),包围机座(18)的侧壁(18a),并支撑机座(18)的底部;底座(23),包围承接框(30)的侧壁,被安装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16)的底梁的内侧;防振件(35、38、41、42),介于机座(18)和承接框(30)之间;以及位置调节机构(50a、50b),调节承接框(30)相对于底座(23)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具备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的马达、将从马达输出的驱动力增大后输出的减速器、以及搭载被固定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上的马达和减速器的机座,并在构成桁架的底部的底梁的上方配置的安装座上载置有机座。这样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中,桁架的底梁和载置机座的安装座之间产生死空间'V F 7 一 7 ),当如乘客输送机的层高较高的情况那样,马达或减速器大型化时,有可能不能将驱动装置收容在桁架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桁架内部的死空间并实现马达和减速器的大型化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马达,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减速器,使从所述马达输出的驱动力增大而输出;机座,搭载所述马达和所述减速器;承接框,包围所述机座的侧壁,并支撑所述机座的底部;底座,包围所述承接框的侧壁,被安装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底梁的内侧;防振件,介于所述机座和所述承接框之间;以及位置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承接框相对于所述底座的位置。通过上述结构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能够抑制桁架内部的死空间并实现马达和减速器的大型化。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图I所示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I所示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承接框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10,是用于驱动跨越建筑物的上下层而倾斜设置的自动扶梯的驱动装置,被配设在设于桁架16的上层部的机械室11的内部。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乘客输送机,对自动扶梯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作为自动人行道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10具备马达12、减速器14、搭载马达12和减速器14的机座18、承接框30、底座23。马达12是用于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的部件,其旋转轴12a通过联轴器13与减速器14的输入轴14a连结,将马达12的驱动力输出到减速器14。减速器14使从马达12输出的驱动力增大并从减速器14的输出轴14b输出。 减速器14的输出轴14b向着乘客输送机的宽度方向W的一方Wl突出,其前端部连结有小链轮15。小链轮15上卷挂有驱动链20,将从减速器14输出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链轮24。由此,通过使连结了梯级22的环状的梯级链19循环移动,运送搭乘在乘客输送机上的乘客。机座18是配设在机械室11的底部的矩形板状的部件,在其上表面搭载了马达12和减速器14。在机座18的外侧设有承接框18。承接框30具备包围机座18的侧壁18a的框部31和从框部31的下端向内方向呈凸缘状突出的下支撑部32,下支撑部32支撑配设在框部31的内侧的机座18的底面。框部31具备将配设在框部31的内侧的机座18向相当于梯级22的移动方向的前后方向L的一方(例如,接近驱动链轮24的前方)LI推压的第一推压机构33 ;向宽度方向W的一方(例如,从机座18看驱动链轮24时的右方)Wl推压的第二推压机构34 ;以及贴在与机座18的侧壁18a的对置面上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件35、42。第一推压机构33包括能在前后方向L上进退地贯穿框部31的螺栓和与该螺栓螺合的螺母,通过螺栓的前端与贴在机座18的后方的侧壁18a上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件38抵接而向前方LI推压机座18,在使贴在框部31上的防振件35介于其间的状态下,将机座18的前方的侧壁18a压紧并固定在框部31上。另外,第二推压机构34包括能在宽度方向W上进退地贯穿框部31的螺栓和与该螺栓螺合的螺母,通过螺栓的前端与贴在机座18的左右一方的侧壁(例如,左侧壁)18a上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件41抵接而向右方Wl推压机座18,在使贴在框部31上的防振件42介于其间的状态下,将机座18的左右另一方的侧壁18a压紧并固定在框部31上。由此,对于配置在承接框30的内侧的机座18,使防振件35、38介于框部31和第一推压机构33的螺栓之间并在前后方向L上夹持机座18,另外,使防振件41、42介于框部31和第二推压机构34的螺栓之间并在宽度方向W上夹持机座18,对经由机座18将马达12和减速器的振动向承接框30传递进行抑制,并将机座18固定在承接框30的内侧。在与机座18的底面抵接的下支撑部32的上表面贴上由板状的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防振件43,并且,进一步在防振件43的上表面贴着例如金属板等比防振件43摩擦力小的板状的滑动部件44。即,防振件43介于机座18和承接框30的下支撑部32之间,并且,滑动部件44介于防振件43和机座18的底面之间。这样,在框部31的内侧固定了机座18的承接框30的外侧,设有被固定在构成桁架16的底部的底梁上的底座23。详细来说,构成桁架16的底部的底梁包括沿着梯级22的移动方向(即前后方向L)配置的左右一对主梁16a、和以连结左右的主梁16a的方式沿宽度方向W架设的横梁16b。底座23呈包围承接框30的侧壁的框状,并设在左右的主梁16a的内侧。底座23的下端向内方向呈凸缘状突出,截面呈大致L字状,并支撑被配设在底座23的内侧的承接框30的底部。另外,在底座23和承接框30之间,设有调节承接框30相对于底座23的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50。该位置调节机构50包括调整承接框30相对于底座23在前后方向L上的位置的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和调整承接框30相对于底座23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的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0b。前后位置调节机构50a设有从底座23沿前后方向L突出并与承接框30的框部31·抵接的螺栓和与该螺栓螺合的螺母,通过调整螺栓的突出量来调整承接框30相对于底座23在前后方向L上的位置。左右位置调节机构50b设有从承接框30的框部31沿宽度方向W突出并与底座23抵接的螺栓和与该螺栓螺合的螺母,通过调整螺栓的突出量来调整承接框30相对于底座23在宽度方向W上的位置。另外,作为位置调节机构50,如上所述在使承接框30移动的方向的两侧设有能调整突出量的螺栓,但是,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设置架设在底座23和承接框30之间的螺栓51和与该螺栓51螺合的螺母52,通过使螺栓51螺旋进退而调整底座23和承接框30之间的间隔,来调整从底座23向承接框30的螺栓51的突出量,由此,在螺栓51的螺旋进退方向上推拉承接框30来调节承接框30相对于底座23的位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中,搭载了马达12和减速器14的机座18,经由包围机座18的侧壁18a的外侧的承接框30和包围该承接框30的外侧的底座23,被固定在桁架16上,并且,用于将机座18相对于桁架16固定的承接框30和底座23被配设为嵌套状,因此,可以抑制桁架内部的死空间并将机座18固定在桁架16上,其结果是,可以使机座18上所搭载的马达和减速器大型化。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中,介于机座18和桁架16之间的承接框30和底座23被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马达,产生乘客输送机的驱动力;减速器,使从所述马达输出的驱动力增大而输出;机座,搭载所述马达和所述减速器;承接框,包围所述机座的侧壁,并支撑所述机座的底部;底座,包围所述承接框的侧壁,被安装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底梁的内侧;防振件,介于所述机座和所述承接框之间;以及位置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承接框相对于所述底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井俊宪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