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743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3:19
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包括上模块、下模块和连杆机构,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多级液压缸,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铰接连接,连杆机构包括用于与其他推力装置相连的铰链座,铰链座与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通过双铰连杆铰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通过将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采用连杆机构铰接连接,在其他推力装置或多级液压缸的作用下,两根双铰连杆张开,带动上模块和下模块挤压向两侧挤压桥壳工件,使桥壳工件发生胀形变形,由于上模块和下模块与桥壳工件接触的面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匹配,通过胀形即可直接得到桥壳琵琶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成型加工
,具体的为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汽车工业也蓬勃发展。从汽车整车到部件的性能,都已经成为了目前工业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桥壳作为汽车的重要零件之一,桥壳不仅对汽车起着支撑作用,而且还是差速器、主减速器以及驱动车轮传动装置的外壳。汽车桥壳质量对整车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桥壳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疲劳寿命,而且还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质量轻,易于拆装和维护。汽车桥壳成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优缺点如下 铸造成型工艺 优点易铸造成形形状复杂和壁厚不均的桥壳,刚度、强度较大; 缺点控制成形流动困难,易产生裂纹、气孔,且重量大,后续加工复杂,焊接工序易产生裂纹、变形;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中、重型载重汽车的后桥壳生产。冲压-焊接成型工艺 优点工艺性好,废品率较低,可靠性高,容易制造,加工余量小,质量轻,精度高,价格较低,产品改型方便,易实现生产自动化; 缺点工序繁多,仅适合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桥壳生产,且生产得到的桥壳强度较低,耗资大;另外还具有对焊接要求高,质量难以保证,易产生裂纹、变形、漏孔的缺陷,并且焊接区容易域疲劳断裂;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一般用于轻型车、农用车。扩张成形 优点扩张成型工艺是是冲压-焊接成型工艺的派生,但其工作量减少,加工效率高,密封性好,得到的桥壳的刚度和强度高、重量轻; 缺点纵向开缝处易产生横向裂纹,琵琶包处翻边宽度不均匀,侧面易起皱拉伤;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小轿车,轻、中型载重汽车。机械胀形 优点工作量减少,加工效率高,得到的后桥重量轻,可生产尺寸较高、形状复杂的桥壳,且坯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后桥的综合力学性能高; 缺点胀形力难以控制,胀形机理和过程复杂,易产生裂纹;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乘用车和轻中型载货汽车。液压胀形 优点材料利用率高,工序少,生产效率高,得到的桥壳强度和刚度高、且重量轻,易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缺点工艺仍不太成熟,对高压液压源要求高,易漏油和污染环境,投资初期耗费时间和资金; 适用范围轿车、轻型和中型载重汽车。综上,桥壳的实际生产要求尽量降低成本,保证其机械性能,同时还要尽量缩短研发周期,这就需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来推动桥壳成形方法的快速发展。针对现有汽车桥壳成形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应用现状,现有的汽车驱动桥后桥壳的加工成型工艺主要有主要问题和不足 1、我国实际应用的桥壳成形方法大部分为铸造成型工艺和冲压-焊接成型工艺,其它成型方法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应用较少,或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2、机械胀形的胀形力难以控制,胀形机理和过程复杂,易产生裂纹,但坯料利用率、生产效率、综合力学性能高; 3、液压胀形工艺仍不太成熟,对高压液压源要求高,易漏油和污染环境,初期耗费时间和资金,但得到的桥壳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易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探索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通过采用该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可以较好的控制汽车驱动桥连续胀形的全过程,具有坯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的优点,得到的汽车驱动桥壳壁厚均匀、尺寸精度较高、重量较小、强度和刚度均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疲劳寿命,能够有效保证汽车驱动桥装配、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通过采用该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不仅可以较好的控制汽车驱动桥连续胀形的全过程,能够满足汽车驱动桥胀形生产的需求,而且得到的汽车驱动桥具有机械强度高、疲劳寿命长和重量小的优点。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包括分别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配合的上模块、下模块和连杆机构,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多级液压缸,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铰接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用于与其他推力装置相连的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通过双铰连杆铰接连接。进一步,所述多级液压缸包括活塞杆和至少两级层叠套装在一起并呈伸缩结构的液压缸缸体,所述活塞杆套装在最内层的液压缸缸体上,位于最外层的液压缸缸体与活塞杆之间组成无杆腔,位于最内层的液压缸缸体与活塞杆之间组成活塞杆腔,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组成分级油腔,所述无杆腔、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均设有与液压源相连的油□。进一步,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以及活塞杆与最内层液压缸缸体之间,位于外层的液压缸缸体的顶部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内挡环,位于内层的液压缸缸体/活塞杆的底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与内挡环配合的外挡环,所述内挡环与内层液压缸缸体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外挡环与外层液压缸缸体的内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位于所述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的油口设置在所述内挡环上。进一步,所述无杆腔上设有两个与液压源相连的油口,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无杆腔上的两个油口分别位于最外层液压缸缸体底部和活塞杆上。进一步,所述铰链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油口与液压源之间的液压油管的通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通过将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采用连杆机构铰接连接,在其他推力装置或多级液压缸的作用下,连杆机构的两根双铰连杆张开,带动上模块和下模块挤压向两侧挤压桥壳工件,使桥壳工件发生胀形变形,由于上模块和下模块与桥壳工件接触的面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匹配,通过胀形即可直接得到桥壳琵琶包;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在汽车驱动桥的胀形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胀形方式 1)内高压式胀形变形方式桥壳工件胀形变形所需的胀形力主要来自于多级液压缸的液压力,在胀形前,将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置于桥壳工件内的胀形工位,并在胀形外膜以及其他推力装置的辅助作用下,多级液压缸产生的液压力使桥壳工件胀形变形;胀形外膜主要用于控制桥壳工件胀形变形的位置,作用在铰链座上的其他推力装置产生的推力作为辅助合模力,以防止上模块和下模块在桥壳工件胀形变形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保证胀形后得到的桥壳琵琶包的质量; 2)推力式胀形变形方式桥壳工件胀形变形所需的胀形力主要来自于其他推力装置施加的平行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胀形推力,胀形推力直接作用在铰链座上,并在双铰连杆的作用下,使上模块和下模块均受到垂直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和平行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防止上模块和下模块发生位置偏移的胀形推力平行分力;由于桥壳工件的内径很小,在胀形变形的初始阶段,双铰连杆与桥壳工件轴向方向的夹角很小,使得由其他推力装置产生的推力分解得到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较小,而挤压桥壳工件变形所需的力一般较大,可能导致上模块和下模块无法顺利地向桥壳工件的上下两侧张开,即无法实现胀形,此时的多级液压缸产生辅助的辅助液压力,在桥壳工件胀形变形的初始阶段,使上模块和下模块能够顺利地向两侧分开,保证胀形能够顺利完成。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施例的多级液压缸的结构示意 图3为采用本实施例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并采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胀形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配合的上模块、下模块和连杆机构,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多级液压缸,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铰接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用于与其他推力装置相连的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通过双铰连杆铰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雷亚龚仕林周雄杨治明刘复元林顺洪陈超欧忠文胡玉梅杜维先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龚仕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