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81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包括:至少两个非移相变压器和若干功率单元;其中,每个非移相变压器的每一相至少连接一个功率单元。该变频器可用于各种高压环境,与采用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相比,可有效减少功率单元与非移相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器件,从而当变频器容量增加后,内部器件与采用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相比,器件增加的较少,从而避免了由于容量增加导致变频器内部器件多,散热影响变频器稳定工作的问题。本方案的非移相变压器采用油浸式冷却方式,可有效降低工作热量,避免导致变频器由于过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另外本方案所涉及的功率单元为单相功率单元,从而减少功率单元与非移相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器件,如铜排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
技术介绍
电压型中小功率变频器典型的拓扑结构为H桥串联结构,参见图1,图I是传统技术方案的整机系统原理图,以30MVA为例,高压电源经移相变压器,转变为多组较低电压输出,且输出的三相电源具有一定的移相角度。三相电源输入至功率单元,然后经过功率单元内部的整流器件整流为直流电源, 经电容滤波后再逆变为频率可调的单相交流电源,最后再将各个功率单元串联起来,达到输出电压的功能。现有技术的变频器采用移相变压器技术,而目前移相变压器的容量上限值为7MVA,如果想使得移相变压器的容量继续做大,那么对系统散热将提出很高的要求。另外,移相变压器二次绕组抽头很多,致使移相变压器的散热方式只能采用干式强迫风冷散热(因为抽头多,导致密封性不好,所有不能采用油浸式的散热方式)。移相变压器容量大,变压器的损耗就大,损耗大发热就多,相对应就要求移相变压器要匹配很好的散热系统。而干式强迫风冷散热方式有本身的局限性,超过散热承受力后,就需要考虑其他的散热方式,否则由于散热不及时而导致系统内器件的损坏和性能不稳定。当变频器的容量增大后,采用的移相变压器的数量就要相应增加,但由于移相变压器散热的限制,变频器会存在散热问题导致的器件的损坏和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以解决上述由于变频器容量增加,移相变压器数量也相应增加,由于散热导致变频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包括至少两个非移相变压器和若干功率单元;其中,每个非移相变压器的每一相至少连接一个功率单元。所述非移相变压器为采用油浸式冷却的非移相变压器。所述功率单元为单相功率单元。所述单向功率单元包括单向可控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支撑电路和逆变电路。所述单向可控整流电路由4个IGCT和用于高频的吸收电容组成。所述滤波电路为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直流支撑电路为用于滤波的薄膜电容。所述逆变电路由4个IGCT和用于高频的吸收电容组成。所述变频器为3kv IOkv的高压变频器。本实施方案所涉及的功率单元采用单相可控制整流技术,功率器件使用耐压等级较高的IGCT模块,从而减少电源的相数,进一步减少了功率单元内部的器件数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有益效果表现在I、减少了功率单元的二次抽头数量,从而为采用油浸式的散热方式提供了可能,散热效果更好;2、解决了输入谐波的问题,所以可以采用普通电力降压变压器,二次侧无需考虑移相,这样就使得变压器的容量做到足够大,从而使得变频器的容量也足够大。附图说明图I为传统技术方案的整机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施例功率单元的电气结构图;图3为本实施例整机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说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在实施例中的变频器为高压范围在3kf IOkv的高压变频器。该变频器包括多个非移相变压器和多个功率单元,所述二次绕组之间电压相位相同的变压器为非移相变压器;其中,每个所述非移相变压器的每一相至少连接一个功率单元。该变频器可用于各种高压环境,与采用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相比,可有效减少功率单元与非移相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器件,从而当变频器容量增加后,内部器件与采用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相比,器件增加的较少,避免了由于容量增加导致变频器内部器件多,散热影响变频器稳定工作的问题。优选地,功率单元可采用单相功率单元,从而减少功率单元与非移相变压器之间的连接器件,如铜排等。优选地,非移相变压器采用油浸式冷却方式,可有效降低工作热量,避免导致变频器由于过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参见图2,为本实施例功率单元的电气原理图,该功率单元主要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支撑电路和逆变电路。其中整流电路由4个可控开关器件IGCT、用于高频的吸收电容CWl和CW2组成,此整流电路为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由电感LS和吸收电容CW5串联组成,用来消除单元内的电压纹波,同时减少直流母线处滤波电容的使用数量。直流支撑电路由两个薄膜电容Cl、C2并联组成。逆变电路主要由两只用于高频的吸收电容CW3、CW4和4个可控开关器件IGCT组成。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以30MVA为例,高压电源进线有5个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组成,每个变压器的容量为6MVA、变比为10KV/1150V,二次侧三个绕组输出A、B、C三相,每个绕组电压约为1150V,每个绕组给每相的一个功率单元供电,每相功率单元串联后输出至电机,变压器位于对应的所连接的三个单元的后面,功率单元与变压器之间采用铜排连接,变压器使用油浸式冷却方式,功率单元采用水冷。与采用 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相比,本技术的变频器可有效减少每个功率单元内部的器件数,同时减少变压器与功率单元之间的线缆连接,相比于原有技术,本方案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成本。例如,以10kV,30MVA采用移相变压器和功率单元的变频器系统为例,需要采用以下器件I、功率单元采用三相不控整流技术,整流电路中包括6个二极管;2、为了消除输入谐波,IOkV系统通用产品为9级系统(每相9个功率单元),每相中移相角为α=60° /9 = 6.7°。3、移相变压器最大容量可做到7MVA,根据系统组成,需要使用6台(因为移相变压器只能采用偶数个)5MVA移相整流变压器,配合27个(9级系统*3相)功率单元;4、变压器与功率单元之间的连接有81根(每个单元3根电缆或铜牌*27个单元)电缆或铜排;5、移相变压器需要强迫风冷,每台变压器顶部需要配备4台冷却风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非移相变压器和功率单元的变频器系统,需要采用以下器件I、功率单元采用单相可控整流,每个功率单元的整流电路中包括4个IGCT ;2、使用5台6MVA非移相电力降压变压器;配合15个功率单元;3、非移相变压器与功率单元之间的连接有30根铜排;4、因单台变压器二次抽头减少,可以使用油浸式冷却方式,减少设备冷却风机数量,提高效率。对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阐述的装置,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非移相变压器和若干功率单元;其中,每个非移相变压器的每一相至少连接一个功率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移相变压器为采用油浸式冷却的非移相变压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单元为单相功率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功率单元包括单向可控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直流支撑电路和逆变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可控整流电路由4个IGCT和用于高频的吸收电容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为LC串联谐振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支撑电路为用于滤波的薄膜电容。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由4个IGCT和用于高频的吸收电容组成。9.根据权利要求Γ8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移相变压器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非移相变压器和若干功率单元;其中,每个非移相变压器的每一相至少连接一个功率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宝张晶冰黄小光苏位峰卫三民翁海清苟锐锋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西电华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