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用模具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26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铸造用模具的冷却装置。在根据模具的不同冷却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冷却形式、或更换模具重新追加冷却系统的情况下,能够由设置在铸造机械周围的1台模具冷却装置进行有效的冷却,可以利用一个开关对模具的各冷却部位简便地变更成所期望的冷却形式。通过在连接给水源侧(5)的给水路径(6)中并联连接流通高压冷却水的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和流通低压冷却水的低压水用电磁阀(2a、2b、…),并且通过将这些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低压水用电磁阀的出口相互连接,而形成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通过分别独立控制该冷却水供给路径的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低压水用电磁阀,从而可经由冷却水供给路径向模具的冷却孔供给冷却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压铸或树脂成形等中所使用的模具的冷却装置,具体是涉及通过使冷却水在穿通设置在模具中的冷却孔内流通来冷却模具的铸造用模具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获得合格的铸造品,需要通过根据铸造品的形状等适当冷却因接受供给模具内腔中的熔融金属的热量而成为高温的模具,来把模具温度始终控制在适当的温度状态,为此以往提出了多种模具温度的控制方法。其中,一般使用通过使冷却水在穿通设置在模具中的多个冷却孔内流通来控制(冷却)模具温度的方法。通过使冷却水在模具的冷却孔内流通来冷却模具,进行模具温度的控制时,一般是采用在铸造工序中,始终向穿通设置在模具中的所有冷却孔内流通冷却水的不间断通水的方法,但对于如果进行不间断通水冷却将会造成冷却过度的部位,则适用间断地流通冷却水的间断通水,另外,对由于铸造品的体积大、提供给模具的热量多,依靠间断通水不能被充分冷却的部位,适用间断地流通可破坏在冷却孔内周面上形成的冷却水蒸气膜的高压冷却水的高压间断通水。但是,在这些以往的模具冷却方法中,在因模具的冷却部位使得冷却形式不同、或更换模具重新追加冷却系统的情况下,需要在铸造机械周围设置多台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用模具的冷却装置,即使在根据模具的不同的冷却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冷却形式、或更换模具重新追加冷却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由设置在铸造机械周围的1台模具冷却装置进行有效的冷却,并且可以利用一个开关对模具的每个冷却部位简便地变更成所期望的冷却形式。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铸造用模具的冷却装置,通过使冷却水在穿通设置在模具中的多个冷却孔内流通来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连接给水源侧的给水路径中并联连接使流通具有破坏在所述冷却孔内周面上形成的蒸气膜的压力的高压冷却水的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使流通低压冷却水的低压水用电磁阀,并且将这些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低压水用电磁阀的出口相互连接,而形成冷却水供给路径,通过分别独立控制冷却水供给路径的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低压水用电磁阀,从而经由冷却水供给路径向所述模具的冷却孔供给冷却水。此时,理想的情况是具有可以向高压水用电磁阀稳定供给高压冷却水的高压水排出用泵,或在每个冷却水供给路径中具有输送用于气洗残留在模具冷却孔内部的冷却水的高压空气的气洗路径,并且使气洗路径和冷却水供给路径合流,或具有多个所述冷却水供给路径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冷却装置的冷却形式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图示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在所有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部件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冷却装置A的基本结构是,用成对的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1c、1d和低压水用电磁阀2a、2b、2c、2d构成独立的多个系统的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3c、3d,并且,在每个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3c、3d分别具有气洗路径4a、4b、4c、4d。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是用于使流通具有可以破坏在穿通设置在模具中的冷却孔内周面上形成的冷却水蒸气膜的压力的高压冷却水的电磁阀。即,向模具的内腔中供给熔融金属,在模具处于高温状态时(在压铸铝时,在注入工序中约为400~500℃),当使冷却水流通穿通设置在模具中的冷却孔内部时,接触冷却孔内周面的冷却水急剧蒸发,在冷却孔内周面上形成蒸气膜,冷却水被该蒸气膜阻碍,不能直接接触冷却孔内周面,造成冷却效果降低,所以把被加压为可以破坏该蒸气膜并直接接触冷却孔内周面的压力(冷却水使用工业用水时,该压力大于等于0.7MPa)的冷却水称为高压冷却水。通常,工厂内的冷却水(工业用水)的压力为0.1~0.5MPa,在本专利技术中将这种水称为低压冷却水,低压冷却水通过低压水用电磁阀2被输送到模具的冷却孔中。另外,在连接给水源侧(冷却水供给口5)的给水路径6中,并联连接成对的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和低压水用电磁阀2a、2b、…,同时通过连通管7a、7b、7c、7d连接这些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和低压水用电磁阀2a、2b、…的彼此的出口,形成独立的多个系统的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3c、3d,分别独立控制各冷却水系统的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和低压水用电磁阀2a、2b、…,从而通过各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向模具的各冷却孔内供给冷却水。在图示示例中是形成4个系统的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3c、3d。作为分别独立控制各冷却水系统的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和低压水用电磁阀2a、2b、…及后述的气洗用电磁阀11a、11b、11c、11d的装置,例如,可以考虑在冷却装置A的程序电路中使用编程控制器。另外,在给水路径6中设置冷却水用过滤器8和单向阀9,在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和低压水用电磁阀2a、2b、…的入口侧之间设置将高压冷却水的压力减压为低压冷却水的压力调整阀10。并且,分别与各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对应设置气洗路径4a、4b、4c、4d,可以分别独立控制设在各气洗路径4a、4b、…中的气洗用电磁阀11a、11b、…。气洗用电磁阀11a、11b、…用于当模具的冷却孔内连续流通冷却水使得模具过度冷却时,通过对残留在冷却孔内部的冷却水进行气洗来停止模具的冷却,通过气洗路径4a、4b、…将高压空气输送到模具的冷却孔内部。此时,为了可以用1个冷却系统(配管)12a、12b、12c、12d向模具冷却孔的内部供给冷却水和高压空气,优选使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和气洗路径4a、4b、…在前端部分通过单向阀13a、13b、13c、13d和13’a、13’b、13’c、13’d合流。作为此时使用的单向阀13a、13b、…、13’a、13’b、…,优选使用将各个冷却水供给路径3a、3b、…和气洗路径4a、4b、…维持在压力低于启开压力的冷却水和空气的弹簧式单向阀。这样,可以迅速切换冷却水和空气,并交替地简便地进行压送。另外,当连接在给水源侧(冷却水供给口5)的给水路径6的冷却水的给水压力(线路压力)低于作为目的的高压冷却水的压力时,优选在冷却水供给口5的前后设置辅助泵,或按照图2所示实施例那样,在给水路径6的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侧连接高压水排出用泵14。如果设置高压水排出用泵14,则可以向高压水用电磁阀1a、1b、…稳定供给高压冷却水。作为此时使用的高压水排出用泵14,可以使用通常采用的众所周知的泵,但图示实施例中的泵是使用利用高压空气来动作的气缸式泵。该气缸式泵在同轴配置的2个气缸室14a内设置用1根活塞杆14b连接的活塞14c,将一方气缸室14a的气缸头侧作为用于储存冷却水的冷却水储存室14d,将除此以外的气缸室内部作为空气室,利用供给空气室的高压空气的作用以高排出压力输送冷却水储存室14d内的冷却水,即使不特别设置冷却装置也能将冷却水冷却。该高压水排出用泵14排出高压冷却水的动作是对应铸造机械的每一个注入动作来进行的。另外,图中的符号15表示使高压水排出用泵14动作的电磁阀,符号16表示连接空气供给源17并向高压水排出用泵14供给高压空气的空气压力调整器。下面,说明图1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用模具的冷却装置,通过使冷却水在穿通设置在模具中的多个冷却孔内流通来冷却模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连接给水源侧的给水路径中并联连接使流通具有破坏在所述冷却孔内周面上形成的蒸气膜的压力的高压冷却水的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使流通低压冷却水的低压水用电磁阀,并且将这些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低压水用电磁阀的出口相互连接,而形成冷却水供给路径,通过分别独立控制冷却水供给路径的高压水用电磁阀和低压水用电磁阀,从而经由冷却水供给路径向所述模具的冷却孔供给冷却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驹木重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亚铝质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