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毛细管网用集合管在制造毛细管网时需要挤压焊接,致使毛细管网的承压能力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毛细管网用集合管,它包括集合管本体,沿所述的集合管本体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所述集合管本体通过分叉孔固定连通,在所述管接头的自由端内设置有承口所述承口与所述细管通过焊接同轴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的毛细管网用集合管制造的毛细管网承压能力强,使用中不易破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毛细管网的集合管。
技术介绍
如图1-3所示,毛细管网由导热的、耐腐蚀且可焊接的塑料管制成。毛细管网用于空调设备中,是调温介质流通的管道。它由集合管、垂直设置在两侧集合管间连通两侧集合管的若干细管组成,集合管和细管是分开的部件,需将两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毛细管网。目前普遍使用的集合管呈长笛子状,也就是在管状的集合管本体的侧壁上,沿集合管本体的轴向设置一排被称为分叉孔的小孔。该分叉孔的内径与细管的外径相当。在制造毛细管网时,细管的两端分别对接对应侧集合管的相应分叉孔,由焊接设备将集合管的焊接区域和细管焊接区域熔化后通过挤压模具将集合管和细管挤压焊接在一起。毛细管网中,不仅集合管本体的管径和细管的管径细,且细管的管径远小于集合管本体的管径,例如外径为4. 3mm的细管通常与外径为20_的集合管配合焊接形成毛细管网。在焊接细管与集合管时,细管与集合管通过分叉孔焊接在一起,得到的毛细管网,其细管与集合管间需具有一定的垂直度,这样才能保证毛细管网的质量。但由于集合管是带有孔的秃管,将细管焊接在集合管上时,只能采用先熔化后挤压焊接的方法,将细管挤压到集合管上。在挤压焊接前,细管的焊接区和集合管的焊接区均需要加热到熔化状态,才能将细管与集合管挤压到一起,所以焊接时不仅操作难度大,且焊接后得到的毛细管网,由于焊接过程中,焊接区的材料经熔化后产生流动,不仅堵塞分叉孔,且焊接区的壁厚不均匀,尤其在细管与集合管的连接处形成应力集中区,细管与集合管的连接处易开裂,造成毛细管网整体的承压能力低,长期工作压力只有4X IO5Pa,限制了毛细管网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例如在DE 19725326C2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毛细管网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加热细管,使得细管端部的内径变大,通过变大的内径,能够防止在焊接时管道横截面的减少,采用此种方法由于机械应力的存在,在安装毛细管网时,细管和集合管的管连接处易损坏,这样的损坏会导致泄漏。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申请号为20071030203406、优先权为DE 102006061995. 1、公开号为CN10121957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的焊接方法,它在焊接前分别加热集合管和细管的待焊接部位,在焊接过程中在分叉孔内设置散热块,在焊接过程中在过渡区域中模制预定外轮廓,此方法虽然能防止分叉孔的变形,但是加热细管,细管端部的内径变大导致壁厚变薄使得耐压强度降低,而且由于在集合管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分叉孔,使得在焊接过程中集合管变形,无法保证在焊接过程中集合管与细管垂直,从而无法保证所有分叉孔同细管能同时一次焊接成功,降低焊接质量和效率,而且散热器和加热元件设置在一起,将导致无法散热,同样影响焊接质量。为解决上述两种焊接方法的不足,申请号为201010190025. 4、名称为“一种塑料管网的焊接方法及焊接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毛细管网的焊接方法和设备,它是在焊接时,在集合管内设置成孔顶针衬条,成孔顶针条的针状突起伸入到分叉孔内,并用定位衬条定位成孔顶针衬条,而后用加热元件同时加热细管的端部和分叉孔周围的环形焊接区,通过自带挤压模具的输送夹具将所述细管端部沿集合管的径向与所述集合管的环形焊接区通过挤压焊接在一起,同时用挤压模具模制预定的外轮廓。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一次焊接的技术问题,但仍存在着焊接部位管壁薄,焊接时细管焊接区需完全熔化,细管易老化,焊接连接处易泄漏的技术问题。上述毛细管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集合管的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因为笛管状的集合管,其分叉孔为设置在管壁上的小孔,集合管壁很薄,通常在2. 0_,与同样壁很薄的细管焊接时,只能采用模具挤压焊接才能焊接在一起。焊接时,需将集合管及细管的连接处的材料完全软化,才能通过挤压的方法将细管与集合管焊接在一起,连接处的材料完全软化且受到挤压,产生流动,焊接后得到的毛细管网,在分叉孔与细管的连接处形成厚壁不均,形成外壁为喇叭形状的连接环,在该喇叭形的连接环周围细管管壁变薄,形成毛细管承压的薄弱位置。得到的毛细管网具有如下缺点(I)焊接处的细管壁厚薄不均匀,焊接处容易开裂;(2)材料软化时,大部分焊接部位及周边变薄,毛细管网的整体承压能力降低,易损坏;(3)材料软化时,向分叉孔处流动,分叉孔容易堵塞;(4)这样生产的毛细管网集合管与细管的连接处承压能力低,允许长期工作压力最大只有4X IO5Pa,限制了毛细管网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集合管及毛细管网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毛细管网用的集合管,使在制作毛细管网时,不采用挤压焊接,就能将集合管与细管焊接在一起,提高毛细管网的承压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毛细管网用集合管,包括集合管本体,沿所述的集合管本体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所述集合管本体通过分叉孔固定连通,在所述管接头的自由端内设置有承口;所述承口的孔深B小于所述管接头的管长A ;所述承口的管壁厚度D大于等于所述集合管本体的管壁厚度;所述的集合管本体与所述的管接头呈一体;所述集合管通过注塑模具注塑而成;所述的集合管本体与所述的管接头为分体式;所述的集合管本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管接头与所述集合管本体的相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匹配的连接柱头及与集合管本体上的连接处相匹配的连接表面,所述的管接头与所述的集合管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柱头与所述插孔焊接固定连接及所述连接表面与所述的集合管本体的连接处焊接固定连接实现固定连通;所述的集合管本体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管接头与所述集合管本体的相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插孔相匹配的连接柱头,所述连接柱头插入到所述插孔内并与所述插孔固定连接,所述集合管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管接头的连接表面相交固定连接;所述的集合管本体为圆管,所述集合管本体一的外表面为圆柱表面。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的集合管,由于沿其轴向设置有若干管接头,管接头的固定端通过分叉孔固定连通集合管内部空间,每个管接头的自由端设置有供细管插入的沉孔状的承口,所以焊接集合管与细管时,不需挤压,只需将细管的焊接区及承口加热,就可将细管与集合管牢固地焊接在一起,且焊接时,只需加热承口及细管壁厚的一部分,不需将细管焊接区及管接头焊接区加热到完全熔化状态,可避免材料流动造成的壁厚不均;又因细管与集合管的连接部位是管接头,连接后的管接头处的管壁厚度大于集合管的管壁厚度,使细管与集合管的连接处的承压能力得到了加强,可提高集合管与细管连接处的承压能力,从而整体提高了毛细管网的长期工作压力,由原来的4X IO5Pa可提高到IOX 105Pa。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集合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集合管与细管焊接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毛细管网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集合管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集合管另一实施例横截面结构不意图;图4c为图4b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a的侧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加热集合管及细管状态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输送夹具夹持细管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集合管与细管焊接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毛细管网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细管网用集合管,包括集合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集合管本体(1)的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管接头(2),所述管接头(2)与所述集合管本体(1)通过分叉孔(4)固定连通,在所述管接头(2)的自由端内设置有承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力健,
申请(专利权)人:帝思迈环境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