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收容着熔融金属向位于另外的地方的工厂运送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05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容器,能够从制造熔融铝合金等熔融金属的工厂将收容的熔融金属直接运送到使用该熔融金属的工厂中。该容器备有框体(1a)、和内衬(2),上述内衬设置于该框体的内侧,而且内设有熔融金属的流路(9),该流路(9)至少其一部分被控制气体流通的配管(34)包围。配管(34)例如为金属制,其内表面具有由耐火材料形成的内衬层(34b),但配管(34)也可以由陶瓷构成。通过采用这种构成,即使在容器的内衬(2)上产生裂缝等,也能由配管(34)隔断气体的流通,熔融金属的供给状态稳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例如熔融铝合金的运送及向使用点供给的容器及该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使用多个模铸机进行铝成型的工厂中,不仅接受工厂内的铝材料的供给,而且常常要接受工厂外的铝材料的供给。这时,要把收容着熔融状态铝的容器从材料供给侧的工厂运送到成型侧工厂,将熔融状态的材料供给到各模铸机(例如文献1日本实开平3-31063号公报(图1))。本专利技术者等提出了利用压力差从这样的容器中将材料供给到模铸机的技术。即,该技术是,对容器内加压,通过导入容器内的配管将容器内的熔融金属材料导出到外部。但是,由于这样的容器要求绝热性和耐火性,所以,例如在铁制的框体内侧设置了内衬。本专利技术者开发出了这样的技术在这样的容器中,用于使容器内的熔融金属导出到外部的流路设在内衬内,这样,可以提高在该流路中流通的熔融金属的保温性。由于这样地提高了流路中的熔融金属的保温性,所以具有能防止熔融金属在流路内固化,防止流路堵塞的效果。但是,容器内的内衬,具有如下问题由于热膨张和机械性冲击等原因而产生裂纹,该裂纹从容器的空间到达了流路时,加压用的气体通过裂纹部分直接流入流路,造成供给不稳定。另外,还有混有气体的状态的熔融金属从配管喷出到外部时,高温的熔融金属会向周围飞溅的问题。曾考虑过将引铸管从容器的上面部朝着熔融金属储存部垂下,将该引铸管作为熔融金属的流路。但是,这种容器在使用前必须加热(或预热),在加热时,对引铸管作用了较大的热负荷,所以,存在引铸管立刻破裂等耐久性问题。为了避免破裂而采用金属制的引铸管时,金属暴露在由加热产生的高温环境下,容易由于氧化而立刻产生小孔。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压用的气体不会泄漏到使熔融金属在上述容器内与外部之间流通的流路中的容器及该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技术方案的容器,可以储存熔融金属,其特征在于,备有框体、内衬和配管;上述内衬设在上述框体的内侧,内设有使熔融金属在上述容器内与外部之间流通用的流路;上述配管设置成至少包围流路的一部分。另外,本专利技术另一技术方案的容器,可以储存熔融金属,其特征在于,备有框体和内衬;上述内衬设在上述框体的内侧,内设有熔融金属的流路,该熔融金属的流路被限制气体流通的部件包围着。这样的限制部件例如可以采用金属(包括合金)、陶瓷等的材料。另外,从宏观上看,限制部件最好由热力学上均匀的层构成。这是因为,如果是由多种物性不同的材料的混合物(例如铸件)构成、即从宏观上看由热力学上不均匀的层构成时,因周期性外加热负荷以及线膨胀率的差异等原因,无论如何也容易产生裂纹等,使得气体可以进入。配管的构成材料,只要是具有金属合金或市场销售的陶瓷烧制品程度的均匀性即可等。本专利技术中,在上述配管是金属制时,最好在配管的内壁上形成耐火性的内衬层。通过设置该内衬层,可以防止金属制的部分因受热而劣化。另外,配管是金属制时,可以防止配管的急剧劣化。换言之,配管是金属制时,即使配管因热或冲击等而劣化,该劣化导至出现问题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只要很好地进行配管的管理,在可预测的范围内,在问题出现前可进行配管的更换等。这样,形成了由耐火材构成的内衬层时,在配管的内面上最好突出地设置用于保持耐火材的保持部件。这样,可以防止耐火材从配管上脱落。另外,这样的保持部件最好设置在配管的下方侧。例如,即使在内衬层的中间部产生了裂纹时,也可以在配管的下方侧保持住内衬层,所以,内衬层不会脱落。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配管内侧的上方侧设置了禁止设置保持部件的禁止区域,即,最好在该区域不设置保持部件。由于配管的热膨胀率与内衬层的热膨胀率不同,所以,热作用到配管上时,两者的伸长量不同。因此,如果用保持部件将内衬的上下两侧都保持住,则两者产生应力,成为裂纹和变形的原因。因此,通过如本专利技术那样设置禁止区域,可以吸收膨胀,抑制应力的产生。本专利技术中,上述配管,最好采用在陶瓷制或金属制配管的内侧内衬着耐火材的配管。金属例如可以采用SGP、STPT(高温配管用碳素钢钢管)或STPG(压力配管用碳素钢钢管)等。耐火材例如可以采用熔融铝、熔融镁用的耐火材(包括耐火铸件、绝热材、绝热铸件等)。也可以在这这些耐火材中混入陶瓷、碳、石墨。这样,可提高熔融金属对配管的非润湿性,并且也可提高强度,维护也容易。具体地说,耐火材可以采用日本特殊炉材株式会社制的TMU85AEFN(Al2O282%,SiO213%)、或该社制的SCSAE85(Al2O38%,SiC83%,SiO27%)。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流路内设在内衬中,所以,从熔融金属储存部对流路的热传导高。可提高在该流路中流动的熔融金属的保温性,保持流动性,流路不会阻塞。另外,由于流路被限制气体流通的部件包围着,例如被金属制的配管或陶瓷制的配管包围着,所以,加压用的气体不会泄漏到流路内。因此,可以进行稳定的熔融金属的供给。另外,由于陶瓷层的热传导率高,所以,有利于流路的保温。陶瓷例如可以采用Si3N4、SiN、SiC、TiO2、TiN、碳等。具体地说,陶瓷制的配管,可采用TYK社制的SCN(SiC74.8%,Si3N423.54%)、株式会社クボタ社制的KN101(主要由Si3N4构成)、京セラ株式会社制的SN220(主要由Si3N4构成)、日立金属株式会社制的サイアロンHCN10(主要由Si3N4构成)等。这些配管例如是用CIP法(冷各向同性压力加压法)成形的。这时的压力最好在10000kgf/cm2以上。通常,陶瓷配管的强度虽然大,但对应于热负荷容易产生裂纹等。但是,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陶瓷配管埋入在内衬层中,所以,在容器的预热加热等时,配管的外侧不直接暴露在高温中,寿命非常长。另外,即使配管上产生了裂纹,只要流路被保持着,就可以继续供给熔融金属。这样,可以避免在供给地点熔融金属的供给突然中断,而将容器返回的事态。从流路的保温性方面考虑,流路最好从接近容器内底部的位置一直到达容器上面侧地埋在内衬中。作为流路配置的一例,是在框体的内面形成内衬,该内衬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朝容器内侧凸起的隆起部,流路沿着该隆起部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该隆起部内。另外,流路被埋在内衬中的配管包围,将该配管做成为盒子的构造,在流路阻塞时可以更换流路。配管也可以不包围流路的全部,只包围流路的一部分。如果配管设在流路下部的一部分上时,配管的更换有时比较困难。通过采用配管的内面被具有耐火性的部件覆盖着的构造,可以提高配管的耐久性,即使长期使用,加压用气体也不会漏到流路中。另外,在配管下侧开口面附近的上述隆起部,最好做成为容器的内侧扩大的锥形。这样,在容器的维护时,可以容易地从容器内侧出访问配管的下部。该构造与大盖的可装卸构造相结合,可以提高容器的维护性、容器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容器的制造方法,该容器是能储存熔融金属的容器,备有框体、内衬和配管;内衬设在上述框体的内侧,内部设有使熔融金属在上述容器内与外部之间流通的流路;配管设置成至少包围上述流路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把上述配管配置在构成上述流路的孔内;在被上述配置的上述配管与上述孔之间的间隙内注入具有流动性的配管保持部件;使上述配管保持部件硬化。这时,配管不与内衬接触地被保持着地注入配管保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可以储存熔融金属,可以利用压力差使熔融金属在该容器与外部之间流通,其特征在于,备有框体和内衬;上述内衬设在上述框体的内侧,内设有熔融金属的流路,该熔融金属的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由限制气体流通的部件包围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部毅水野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荣商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