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402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现有集成吊顶的龙骨和型材通过夹持结构连接,连接强度低,还易坠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吊杆、型材,所述吊杆呈圆柱状,上端设有连接部,下端设有搭接耳,型材上设有一与吊杆匹配的竖向插孔,竖向插孔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搭接耳的腔体,吊杆将插入竖向插孔的搭接耳旋入腔体实现与型材搭接。利用吊杆下端的搭接耳与型材内设腔体间的搭接结构取代现有技术中龙骨与型材间的卡扣夹持结构,搭接耳与型材间为钢性连接,使得型材通过腔体搭接在吊杆上,有效提高型材与吊杆间的俩接强度,提高了型材的负载能力,且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有效防止型材因连接强度不够而跌落,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吊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集成吊顶包括龙骨、型材以及装饰面板,龙骨上部与墙体连接,下部设有弹性夹持部,型材通过带有限位凸块的扣接件卡置挂接在龙骨的下部的弹性夹持部中,在这种连接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型材上的扣接件与龙骨的弹性夹持部间的连接强度较弱,龙骨的弹性夹持部容易因使用时间的延长或承受负载较重而松弛,导致型材因龙骨的夹持力不够而和装饰面板一起跌落,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集成吊顶且与型材连接强度较大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型材跌落并产生安全隐患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包括吊杆以及与所述吊杆匹配连接的型材,所述吊杆呈圆柱状,上端设有连接部,下端设有搭接耳,所述型材上设有一与吊杆匹配的竖向插孔,所述竖向插孔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所述搭接耳的腔体,吊杆将插入竖向插孔的搭接耳旋入所述腔体实现与型材搭接。吊杆通过连接部与墙壁连接,利用吊杆下端的搭接耳与型材内设腔体间的搭接结构取代现有技术中龙骨与型材间的卡扣夹持结构,搭接耳与型材间为钢性连接,在使用时,将带有搭接耳的吊杆插入竖向插孔,再转动吊杆使得搭接耳旋入腔体中,使得型材通过腔体搭接在吊杆上,有效提高型材与吊杆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型材的负载能力,且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有效防止型材因连接强度不够而跌落,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作为优选,所述腔体和搭接耳均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分置在所述竖向插孔和吊杆的两侧壁面上。搭接耳和腔体均为两个,既简化,还能确保型材与吊杆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平稳性,所述搭接耳对称分置在吊杆的两侧,使得两个搭接耳和吊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方便带有搭接耳的吊杆插入竖向插孔,方便使用者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型材为条状,所述竖向插孔和腔体沿着型材延伸方向水平贯穿开设,所述竖向插孔宽度与吊杆的直径匹配,所述搭接耳的宽度小于所述竖向插孔宽度。条状的竖向通宽度与吊杆直径匹配,既方便吊杆插入,还使得吊杆侧壁与竖向插孔内壁相互抵触,有效防止型材与吊杆间的晃动,提高连接稳定性;条状的腔体既确保搭接耳旋入时对空间的要求,也使得吊杆可以与型材的任何部位搭接,方便使用者安装;所述搭接耳的宽度小于所述竖向插孔宽度,确保搭接耳能随着吊杆一起插入竖向插孔中。作为优选,所述搭接耳呈立方体,所述腔体的内壁轮廓与所述搭接耳一致。搭接耳的上表面呈平面,腔体的顶壁也呈平面,腔体的顶面搭接在搭接耳的上表面上,既增加吊杆与型材间的接触面积,还提高了两者连接的平稳性,有效防止型材晃动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所述吊杆呈上粗下细的变径台阶状。吊杆的小径段插置于竖向插孔中,有效减小与其匹配的型材的体积,节约原材料,通过吊杆的大径段确保型材与墙体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吊杆的搭接耳与型材的腔体搭接来取代现有技术中龙骨与型材间的卡扣夹持结构,搭接耳与型材间为钢性连接,使得型材通过腔体搭接在吊杆上,有效提高型材与吊杆间的俩接强度,提高了型材的负载能力且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有效防止型材因连接强度不够而跌落,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机构示意图;图2为型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吊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吊杆插入竖向插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吊杆插入竖向插孔且搭接耳与腔体齐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杆,2、型材,3、搭接耳,4、竖向插孔,5、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的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由吊杆I以及与所述吊杆I匹配连接的型材2组成,所述吊杆I呈圆柱状,上端设有连接部,下端设有搭接耳3(如图3所示),所述型材2上设有一与吊杆I匹配的竖向插孔4 (如图2所示),所述竖向插孔4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所述搭接耳3的腔体5,吊杆I将插入竖向插孔4的搭接耳3旋入所述腔体5实现与型材2搭接;所述腔体5和搭接耳3均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分置在所述竖向插孔4和吊杆I的两侧壁面上;所述型材2为条状,所述竖向插孔4和腔体5沿着型材2延伸方向水平贯穿开设,所述竖向插孔4宽度与吊杆I的直径匹配,所述搭接耳3的宽度小于所述竖向插孔4宽度;所述搭接耳3呈立方体,所述腔体5的内壁轮廓与所述搭接耳3 —致;所述吊杆I呈上粗下细的变径台阶状。在实际操作中,将吊杆I沿着竖向插孔4插入,搭接耳3利用吊杆I两侧的竖向插孔4间隙穿至腔体5处(如图4、5所示),旋转吊杆I,使得搭接耳3旋入腔体5中,使得腔体5的上腔壁与搭接耳3的上表面搭接,实现型材2平稳地挂在吊杆I上。在实际操作中,搭接耳3呈立方体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只要确保有较大上表面积且能为型材2提供平稳搭接平台的结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吊杆I呈上粗下细的结构,可以根据其负载情况而改变吊杆I的粗细结构,既满足负载需要,还能节省材料;此外,吊杆I截面为圆形,方便其在竖向插孔4内转动时始终保持两者紧密贴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吊杆I的截面形状;吊杆I优选方案为线性结构,也可以根据安装需要变成弯折的任意形状,只要能起到连接墙壁和型材2的作用,均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吊杆I的顶部设有连接部可以与墙壁直接连接,也可以将若干吊杆I集中固定在一具主龙骨上,并通过主龙骨上的连接部与墙壁连接,有效减少对墙壁的损害。作为优选方案,腔体5和搭接耳3为两组,且搭接耳3处于同一水平面。在实际操作中,腔体5和搭接耳3的数量可以根据待负载的大小而变化,当负载较大时,可以通过增 设腔体5和搭接耳3数量的方式增加吊杆I与型材2间的连接强度,且搭接耳3还可以在吊杆I上高低错位分布,上述结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型材2的结构可以为多种多样,只要具备竖向插孔4和腔体5的匹配结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包括吊杆(I)以及与所述吊杆(I)匹配连接的型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I)呈圆柱状,上端设有连接部,下端设有搭接耳(3),所述型材(2)上设有一与吊杆(I)匹配的竖向插孔(4),所述竖向插孔(4)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所述搭接耳(3)的腔体(5),吊杆(I)将插入竖向插孔(4)的搭接耳(3)旋入所述腔体(5)实现与型材(2)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5)和搭接耳(3)均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分置在所述竖向插孔(4)和吊杆(I)的两侧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2)为条状,所述竖向插孔(4)和腔体(5)沿着型材(2)延伸方向水平贯穿开设,所述竖向插孔(4)宽度与吊杆(I)的直径匹配,所述搭接耳(3)的宽度小于所述竖向插孔(4)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耳(3 )呈立方体,所述腔体(5 )的内壁轮廓与所述搭接耳(3 ) —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I)呈上粗下细的变径台阶状。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吊顶的搭接吊杆连接结构,包括吊杆(1)以及与所述吊杆(1)匹配连接的型材(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呈圆柱状,上端设有连接部,下端设有搭接耳(3),所述型材(2)上设有一与吊杆(1)匹配的竖向插孔(4),所述竖向插孔(4)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所述搭接耳(3)的腔体(5),吊杆(1)将插入竖向插孔(4)的搭接耳(3)旋入所述腔体(5)实现与型材(2)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沈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