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水冷型离心铸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70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水冷型离心铸管机,它包括浇注装置、主机、上芯机构、接管机构、拔管车、专用吊具,所述的拔管车上固定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与转轴连接,转轴的一端固定双向运动托轮。它使铸管不会产生椭圆变形;机头结构简单,便于调整、维修,旋转精度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口径水冷型离心铸管机。(二)、
技术介绍
铸铁管的生产工艺通常有两种热模法和水冷金属型。传统大口径离心机的工艺方法一般采用热模法。热模法生产铸管直径不受限制,既适于生产小直径铸铁管,也适用于生产DN1000以上的大直径铸铁管,但其不足之处是热模法铸造的球铁管外表质量较差,内壁容易出现龟纹,同时铸态球铁管的伸长率较退火球铁管低,一般为5%左右。水冷金属型离心铸管一般都采用自动控制,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高,单机生产率高,适用于成批大量生产的中小直径球墨铸铁管,这种工艺方法生产的铸管表面质量高,内部缺陷少,其缺点是离心机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铸型(管模)寿命短,一般使用次数为3000~5000支。传统的大口径水冷离心机都采用三工位布置,即浇注、主机行走、拔管,其缺陷为占地空间大,大于三倍管长,生产效率低,为防变形,铸管必须旋转冷却,较长时间占用拔管工位。生产大口径铸管必须有效地防止热态椭圆变形,现有技术是将铸管拔出后,由接管机构上的拖轮拖动铸管旋转。这种方式在铸管被拔出至接管机构拖动铸管旋转这段时间,铸管会减速并突然加速,导致铸管椭圆变形。现有的中、小口径水冷离心机机头为球轴承定位设计,大口径离心铸管机机头直径尺寸达到2500mm左右,若采用传统结构则在轴承制造(国内无法制造)及定货、维修等方面都有一定困难,设备制造成本相应增加。(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口径水冷型离心铸管机,它使铸管不会产生椭圆变形;机头结构简单,便于调整、维修,旋转精度高,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浇注装置、主机、上芯机构、接管机构、拔管车、专用吊具,所述的拔管车上固定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与转轴连接,转轴的一端固定双向运动托轮。由于采用两工位设计,所以占地空间小,生产效率高。由于采用双向运动托轮,铸管在拔出过程中始终匀速旋转,所以铸管不会椭圆变形。由于主机机头采用挡轮定位,所以机头结构简单,便于调整、维修,旋转精度高,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向运动托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机机头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浇注装置1、主机2、上芯机构3、接管机构6、拔管车8、专用吊具4。所述的拔管车8上固定液压马达11,液压马达1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10与转轴9连接,转轴9的左端固定双向运动托轮7。如图2、3所示,所述的双向运动托轮7上通过小轴铰接左右两排辊轮12、13,每排辊轮12、13数量为四个,左右两排辊轮12、13错开45度角。如图4所示,所述主机2的机头有管模20、固定盘15、旋转盘16、皮带轮19,皮带轮19与旋转盘16、管模20固定,以便带动旋转盘16、管模20旋转。在旋转盘16和皮带轮19之间的固定盘15上固定挡轮轴17,挡轮轴17上通过轴承固定挡轮18,挡轮18的圆锥面紧靠旋转盘16,以便给旋转盘16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水冷型离心铸管机,它包括浇注装置(1)、主机(2)、上芯机构(3)、接管机构(6)、拔管车(8)、专用吊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拔管车(8)上固定液压马达(11),液压马达(1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10)与转轴(9)连接,转轴(9)的一端固定双向运动托轮(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口径水冷型离心铸管机,它包括浇注装置(1)、主机(2)、上芯机构(3)、接管机构(6)、拔管车(8)、专用吊具(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拔管车(8)上固定液压马达(11),液压马达(1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10)与转轴(9)连接,转轴(9)的一端固定双向运动托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水冷型离心铸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运动托轮(7)上通过小轴铰接左右两排辊轮(12、13),每排辊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英俊刘明忠杨彬习杰李为良范新有王金秀王彦怀叶德华郭清福孙占山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