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生产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支架、线轮轴、放线转轴和放线导轮,所述线轮轴和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的底部,所述放线导轮对应于所述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放线支架连接有自动调速装置;本无动力放线装置利用收线设备的牵引力为放线装置提供放线动力,放线装置自身无需提供额外动力,实现了无动力放线;自动调速装置可自动调整放线的速度来适配收线的速度,使放线速度均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生产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放线装置一般都配置有放线马达,放线马达的放线速度不能时刻调节,由于收线设备的收线速度不均匀,当收线速度变快时,放线速度也跟着变快,因此现有技术的放线装置的放线速度无法和收线设备的收线速度达成一致,放线速度不均匀。现有技术的放线装置配置的放线马达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在生产过程中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利用收线设备的牵引力为放线装置提供放线动力,放线装置自身无需提供额外动力,实现了无动力放线;自动调速装置可自动调整放线的速度来适配收线的速度,使放线速度均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支架、线轮轴、放线转轴和放线导轮,所述线轮轴和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的底部,所述放线导轮对应于所述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放线支架连接有自动调速>J-U ρ α装直。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调速装置包括摆动轴、凸轮、摆动轮、摆动杆、制动片和制动轮,所述摆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摆动杆的上部抵接于所述凸轮,所述凸轮通过所述摆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摆动轮对应于所述放线导轮设置于所述摆动轴;所述摆动杆的下部靠近所述放线导轮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抵接于所述摆动杆和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摆动杆的下部另一端通过铁杆连接于所述制动片,所述制动片设置于所述制动轮的外围,所述制动轮连接于所述线轮轴。作为优选,所述线轮轴与所述放线转轴相互平行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的下方设置有预紧螺钉。作为优选,所述制动片与所述制动轮相切贴合。作为优选,所述制动片连接有调节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支架、线轮轴、放线转轴和放线导轮,所述线轮轴和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的底部,所述放线导轮对应于所述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放线支架连接有自动调速装置;本无动力放线装置利用收线设备的牵引力为放线装置提供放线动力,放线装置自身无需提供额外动力,实现了无动力放线;自动调速装置可自动调整放线的速度来适配收线的速度,使放线速度均匀。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切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线的走线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 I 一放线支架2—线轮轴3—放线转轴 4 一放线导轮 5—自动调速装置51—摆动轴 52—凸轮 53—摆动轮 54—摆动杆 55—制动片 56—制动轮 57—复位弹簧 58—预紧螺钉 7—导线轮 8—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支架I、线轮轴2、放线转轴3和放线导轮4,所述线轮轴2和放线转轴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I的底部,所述放线导轮4对应于所述放线转轴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1,所述放线支架I连接有自动调速装置5。本无动力放线装置利用收线设备的牵引力为放线装置提供放线动力,放线装置自身无需提供额外动力,实现了无动力放线;自动调速装置5可自动调整放线的速度来适配收线的速度,使放线速度均匀。所述自动调速装置5包括摆动轴51、凸轮52、摆动轮53、摆动杆54、制动片55和制动轮56,所述摆动杆5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1,所述摆动杆54的上部抵接于所述凸轮52,所述凸轮52通过所述摆动轴51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I,所述摆动轮53对应于所述放线导轮4设置于所述摆动轴51 ;所述摆动杆54的下部靠近所述放线导轮4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57,所述复位弹簧57抵接于所述摆动杆54和所述放线支架1,所述摆动杆54的下部另一端通过铁杆连接于所述制动片55,所述制动片55设置于所述制动轮56的外围,所述制动轮56连接于所述线轮轴2。所述线轮轴2与所述放线转轴3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制动片55与所述制动轮56相切贴合。操作者将导线轮7串接于线轮轴2,导线轮7上的导线8从导线轮7出发,从放线转轴3的底部绕至放线导轮4,再从放线导轮4绕至摆动轮53,最后与收线设备连接。收线设备开始收线时,导线轮7在收线设备牵引力的作用下自动放线,导线8平稳的通过放线转轴3、放线导轮4和摆动轮53,最后到达收线设备。当收线设备的收线速度加快时,导线8受到的牵引力加大,摆动轮53被拉扯发生摆动,摆动轮53的摆动通过摆动轴51带动凸轮52也跟着摆动,凸轮52下压摆动杆54,摆动杆54 —端压缩复位弹簧57,另一端往上翘起,翘起的一端拉动制动片55向制动轮56贴近,制动片55与制动轮56的摩擦力促使制动轮56转速变慢,从而导线轮7的转速也跟着变慢,放线速度也自然的慢下来。相反,当收线设备的收线速度减慢时,导线8受到的牵引力就变小,复位弹簧57抵接摆动杆54的一端回弹复位,摆动杆54的另一端就下降,减少了制动片55对制动轮56的摩擦力,导线轮7的放线速度恢复正常。本技术的无动力放线装置,不仅无需放线电机提高额外动力,实现了无动力放线,而且还使放线速度变得更加均匀。所述复位弹簧57的下方设置有预紧螺钉58。预紧螺钉58可根据收线设备的收线牵引力预紧摆动杆54,让收线牵引力与放线速度协调对应。所述制动片55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可调节制动片55与制动轮56的贴合度,从而实现放线速度的调节。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支架、线轮轴、放线转轴和放线导轮,所述线轮轴和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的底部,所述放线导轮对应于所述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支架连接有自动调速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动力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速装置包括摆动轴、凸轮、摆动轮、摆动杆、制动片和制动轮,所述摆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摆动杆的上部抵接于所述凸轮,所述凸轮通过所述摆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摆动轮对应于所述放线导轮设置于所述摆动轴; 所述摆动杆的下部靠近所述放线导轮的一端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抵接于所述摆动杆和所述放线支架,所述摆动杆的下部另一端通过铁杆连接于所述制动片,所述制动片设置于所述制动轮的外围,所述制动轮连接于所述线轮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动力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轴与所述放线转轴相互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下方设置有预紧螺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与所述制动轮相切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片连接有调节螺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生产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支架、线轮轴、放线转轴和放线导轮,所述线轮轴和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的底部,所述放线导轮对应于所述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支架、线轮轴、放线转轴和放线导轮,所述线轮轴和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的底部,所述放线导轮对应于所述放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放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支架连接有自动调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厚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日进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