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丰亮专利>正文

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296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属于旋风除尘器领域,包括:进风管、旋风器、排风管、螺旋导流叶片、圆锥形集灰器和排灰口,进风管设在旋风器一侧,排风管上固定螺旋导流叶片且下端伸入到旋风器内,旋风器下端连接有圆锥形集灰器与旋风器相通,集灰器下端设有排灰口,进风管设为螺旋管道结构,代替传统的直吹型进风管,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与旋风器外壁固定并相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变旋风器内气流的流动状态,有效地降低了锥体部分的二次扬尘和上灰环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而且由于除尘器内气流旋转速度增加而增大了尘粒的离心力,能够除掉传统旋风除尘器不能除去的细小颗粒,具备较高的粉尘颗粒分离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旋风除尘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
技术介绍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旋转含尘气体所产生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气-固分离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材、矿业等行业。具有结构简单、生产能力大、体积小、投资省、操作维护简便、运转维护费用低等显著优点,对于捕集、分离5-10 μ m以上的粉尘尤其有效。 旋风除尘器中用的最多的是传统的切向进口形式的旋风除尘器,其主要包括进气管和蜗壳,蜗壳中心直立设置有排风管,排风管上设有导流叶片,排风管和蜗壳内壁之间形成由内到外呈螺旋下降的内旋转流道,蜗壳下端连有锥形集灰器,集灰器的内腔上端与内旋转流道相连,下端设有出灰口。工作时,当含尘气体从进气口以较高的速度进入蜗壳内时,气流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并向上、向下流动。旋转气流中的一部分向上旋转时被顶盖阻挡返回,而旋转气流中绝大部分沿壳内壁呈螺旋向下,朝锥体流动,形成内旋气流。由于尘粒的密度比空气大很多倍,因此旋转的尘粒在与气体作圆周运动中,受离心加速度的作用,将从气流中分离甩向蜗壳内壁,落进圆锥体集灰器中经排灰口排出。但是,现有切向进口形式的旋风除尘器中的进气管轴线与蜗壳内旋风筒轴线是垂直的,由于气流从上部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后向下旋转,这必然引起除尘器顶部倒空形成涡旋气流产生顶部灰环,灰环沿着排气管上的导流叶片旋转向下时,会在排气管入口处与已净化废气的上旋气流混合,形成二次扬风问题,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其次,现有除尘器的进风管是直吹进筒,气流进入筒内后才进行旋转,部分气体还是会进行上旋运动,也会出现二次扬灰现象,使得除尘器的气-固分离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能够有效降低现有旋风除尘器中锥体部分出现的二次扬灰问题,避免了旋风器中上灰环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包括进风管、旋风器、排风管、螺旋导流叶片、圆锥形集灰器和排灰口,所述进风管设在旋风器一侧,所述排风管上固定螺旋导流叶片且下端伸入到旋风器内,所述旋风器下端连接有圆锥形集灰器与旋风器相通,所述集灰器下端设有排灰口,所述进风管为螺旋管道结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与旋风器外壁固定并相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整体下斜5° ^lO0与旋风器固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螺旋管道内径由进气口到旋风器外壁方向逐渐减小。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器和集灰器内壁衬有玄武岩纤维和陶瓷复合涂料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传统的旋风除尘器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不仅使蜗壳内气流的流动状态得以改变,有效地降低了锥体部分的二次扬尘和避免了上灰环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而且由于除尘器内气流旋转速度增加而增大了尘粒的离心力,能够除掉传统旋风除尘器不能除去的细小颗粒,具备较高的粉尘颗粒分离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进风管,11、进气口,12螺旋管道,2、排风管,21、导流叶片,3、旋风器,4、锥形集灰器,5、排灰口,6、玄武岩和陶瓷复合涂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进风管I、旋风器3、排风管2、螺旋导流叶片21、圆锥形集灰器4和排灰口 5,进风管I设在旋风器3 —侧,排风管2上固定螺旋导流叶片21且下端伸入到旋风器3内,旋风器3下端连接有圆锥形集灰器4与旋风器3相通,集灰器4下端设有排灰口 5,进风管I为螺旋管道12结构,一端为进气口 11,另一端与旋风器3外壁固定并相通,采用螺旋管道代替传统的直吹型筒,使得含尘气体在螺旋管道中高速旋转起来之后进入到旋风器中,保证了气流进入旋风器后作“下旋”运动,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进一步,进风管I整体下斜5° ^lO0与旋风器3固定,使气流在旋转的同时保证了向下的旋转,而且此倾角也确保了尘粒反弹时绝对折射朝下,降低了气体进入旋风器后出现上灰环的可能性。进一步,进风管I的螺旋管道12内径由进气口 11到旋风器3外壁方向逐渐减小,增大了气流旋转的离心力,使得含粉尘的气体在螺旋管道12中实现加速,提高了尘粒的惯性,降低了尘粒沉降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除尘效率。进一步,旋风器3和集灰器4内壁衬有玄武岩纤维和陶瓷复合涂料层6,增强了旋风器3和集灰器4的耐腐和耐磨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传统的旋风除尘器基础上对其结构做了进一步改进(1)进风管I下斜5° ^lO0,使气流在旋转的同时保证了向下的旋转,此倾角范围确保了尘粒反弹时折射朝下;(2)进风管I采用了螺旋管道12结构,尘气高速旋转后进入筒体内,进一步保证气流做“下旋”运动(3)进风管I螺旋管道12内径由进气口 11到旋风器3外壁方向逐渐减小增大了气流旋转的离心力,提高了尘粒的惯性,降低了尘粒沉降的时间;(4)内衬采用玄武岩纤维和陶瓷复合涂料层6,增强了旋风器3和集灰器4的耐腐和耐磨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改进之后不仅能够使得旋风器3内气流的流动状态发生改变,有效地降低了锥体4部分的二次扬尘和避免了上灰环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而且由于除尘器内气流旋转速度增加而增大了尘粒的离心力,能够除掉传统旋风除尘器不能除去的细小颗粒,具备较高的粉尘颗粒分离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包括进风管、旋风器、排风管、螺旋导流叶片、圆锥形集灰器和排灰口,所述进风管设在旋风器一侧,所述排风管上固定螺旋导流叶片且下端伸入到旋风器内,所述旋风器下端连接有圆锥形集灰器与旋风器相通,所述集灰器下端设有排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为螺旋管道结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与旋风器外壁固定并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整体下斜5° ^lO0与旋风器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螺旋管道内径由进气口到旋风器外壁方向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器和集灰器内壁衬有玄武岩纤维和陶瓷复合涂料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属于旋风除尘器领域,包括进风管、旋风器、排风管、螺旋导流叶片、圆锥形集灰器和排灰口,进风管设在旋风器一侧,排风管上固定螺旋导流叶片且下端伸入到旋风器内,旋风器下端连接有圆锥形集灰器与旋风器相通,集灰器下端设有排灰口,进风管设为螺旋管道结构,代替传统的直吹型进风管,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与旋风器外壁固定并相通。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能够改变旋风器内气流的流动状态,有效地降低了锥体部分的二次扬尘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变气体流态的旋风除尘器,包括:进风管、旋风器、排风管、螺旋导流叶片、圆锥形集灰器和排灰口,所述进风管设在旋风器一侧,所述排风管上固定螺旋导流叶片且下端伸入到旋风器内,所述旋风器下端连接有圆锥形集灰器与旋风器相通,所述集灰器下端设有排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为螺旋管道结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与旋风器外壁固定并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丰亮
申请(专利权)人:郭丰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