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231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滑板,包括滑板本体,所述滑板本体由塑料滑板体和溶合嵌设在塑料滑板体内的金属薄板体组成,金属薄板体顶面上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凸缘,对应应力凸缘的金属薄板体底面形成应力凹槽,对应应力凹槽的塑料滑板体底面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筋条,金属薄板体与构成塑料滑板体的塑料进行注塑熔融,构成滑板本体,通过金属与塑料的溶合,产生一种全新的滑板结构,使该滑板同时具备塑料韧性和金属刚性的双重复合材料特征,使滑板本体在下压后的回弹复原形状时间短,回弹力度强,有效延长滑板本体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运动用的滑板
,尤其是一种节省材料、回弹力强的改进的滑板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滑轮式滑板,一般由滑板本体和连接在滑板本体底面的滑轮组成,使用者不仅可以通过滑板在具有不同设施的运动场所进行快速滑移,还可以通过下压滑板本体做出各种加速、翻板、转板等高难度动作,配合身体的摆动,以达到滑板的最高竞技状态,但现有的滑板本体通常整体由塑料构成,其回弹力度随着使用的次数而逐渐衰减,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失去回弹力,甚至变形后无法恢复原始状态而报废,而且,由于塑料具有一定的泄压韧性,回弹的时间和速度较慢长,无法达到竞技的理想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节省塑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回弹时间快速,回弹力度强、轻质,同时具备塑料韧性和金属刚性的改进的滑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滑板,包括滑板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滑板本体由塑料滑板体和溶合嵌设在塑料滑板体内的金属薄板体组成,金属薄板体顶面上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凸缘,对应应力凸缘的金属薄板体底面形成应力凹槽,对应应力凹槽的塑料滑板体底面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筋条,金属薄板体与构成塑料滑板体的塑料进行注塑熔融,构成滑板本体;采用该结构的滑板,通过金属与塑料的溶合,产生一种全新的滑板结构,使该滑板同时具备塑料韧性和金属刚性的双重复合材料特征,使滑板本体在下压后的回弹复原形状时间短,回弹力度强,而且金属薄板体上设有应力凸缘,塑料滑板体上设有应力筋条,应力凸缘和应力筋条的设置,能有效分散滑板本体在下压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在某部分而出现受力疲劳,甚至出现断裂,有效延长滑板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所述金属薄板体设置在塑料滑板体内的中间段,金属滑板体的两延伸末端分别沿塑料滑板体的前、后端方向延伸,金属薄板体顶面和底面两侧沿长度延伸方向分别对应设有两应力凸缘和应力凹槽,对应应力凹槽的塑料滑板体底面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两应力筋条;两应力凸缘的设置,能更好、更合理、更平衡地分散滑板本体在下压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达到受力分散的最佳效果。所述金属薄板体对应的塑料滑板体底面设有凹腔,沿凹腔左、右两侧轮廓延伸的塑料滑板体底面设有加强筋凸台,应力筋条由凹腔延伸出,应力筋条的两延伸末端与凹腔的前、后端交错连接;凹腔能节省塑料滑板体的底面的塑料材质的使用,进一步降低滑板本体的重量,应力筋条跨设在凹腔的前、后端之间,能提高和补充空腔的受力强度,避免因挖空而造成的强度下降,保证塑料滑板体的回弹强度。作为金属薄板体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金属薄板体上沿长度延伸方向开有中间开口槽,中间开口槽将金属薄板体分割成左、右金属薄板,中间开口槽一端贯穿金属薄板体,另一端设有连接板,左、右金属薄板上分别单独设置有两应力凸缘和应力凹槽;金属薄板体上开有中间开口槽能节省金属材料的使用,减轻滑板本体的重量,而且中间开口槽的设置,能更好地使金属薄板体与塑料滑板体内的塑胶进行热熔混合,同时增强滑板本体的整理强度和韧性,应力凸缘和应力凹槽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等同。作为金属薄板体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金属薄板体两侧沿长度延伸方向开有左、右通槽,左、右通槽将金属薄板体分割为中间金属薄板和左、右金属薄板,中间金属薄板与左、右金属薄板的前、后端设有前、后连接板,中间金属薄板和左、右金属薄板上分别单独设置有两应力凸缘和应力凹槽;左、右通槽与上述实施例的中间开口槽相比,进一步节省了金属材料的使用,减轻滑板本体的重量,而且左、右通槽的设置,能更好地使金属薄板体与塑料滑板体内的塑胶进行热熔混合,同时增强滑板本体的整理强度和韧性,应力凸缘和应力凹槽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等同。 所述金属薄板体上的两应力凸缘的横截面均为拱形面,两应力凸缘之间设有中间连接块组成,中间连接块上沿长度延伸方向开有多个连接孔,对应中间连接块前、后端连接孔的塑料薄板体上开有连接通孔,连接孔与连接通孔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金属薄板体上的中间部分的连接孔,进一步使金属薄板体与塑料滑板体内的塑胶进行热熔混合,增强滑板本体的整理强度和韧性,金属薄板体上的前、后端的连接孔对应与连接通孔通过紧固件锁紧连接,避免金属薄板体与塑料滑板体在高强度的弯接过程中出现移位或爆裂,进一步增强滑板本体的整理强度。所述金属薄板体上的两应力凸缘的横截面均为拱形面,两应力凸缘之间设有中间连接块组成,中间连接块上沿长度延伸方向以及前、后连接板上开有多个连接孔,对应前、后连接板连接孔的塑料薄板体上开有连接通孔,连接孔与连接通孔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靠近塑料滑板体顶面的连接通孔内设有连接承台;连接承台能隐埋紧固件例如螺丝上的螺头,提高产品外观的整理美感的同时,还能保证塑料滑板体的顶面平整度。所述拱形面为弧形或三角形或方形。所述塑料滑板体顶面设有纵横交错的防滑条纹;增强塑料滑板体顶面的摩擦力,提高滑板本体在使用时的防滑能力和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滑板,其结构简单、合理,质量轻,通过金属与塑料的溶合,产生一种全新的滑板结构,使该滑板同时具备塑料韧性和金属刚性的双重复合材料特征,使滑板本体在下压后的回弹复原形状时间短,回弹力度强,而且金属薄板体上设有应力凸缘,塑料滑板体上设有应力筋条,应力凸缘和应力筋条的设置,能有效分散滑板本体在下压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在某部分而出现受力疲劳,甚至出现断裂,有效延长滑板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金属薄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金属薄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实施例中金属薄板体的剖面图。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金属薄板体的剖面图。图9是第一实施例中滑板本体的剖面图。图10是二实施例中滑板本体的剖面图。图11是第三实施例中金属薄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第三实施例中金属薄板体的剖面图。图1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I至图5所示,一种改进的滑板,包括滑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滑板本体由塑料滑板体2和溶合嵌设在塑料滑板体2内的金属薄板体3组成,金属薄板体3顶面301上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凸缘301-1,对应应力凸缘301-1的金属薄板体3底面302形成应力凹槽302-1,对应应力凹槽302-1的塑料滑板体2底面201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筋条201-1,金属薄板体3与构成塑料滑板体2的塑料进行注塑熔融,构成滑板本体I ;采用该结构的滑板,通过金属与塑料的溶合,产生一种全新的滑板结构,使该滑板同时具备塑料韧性和金属刚性的双重复合材料特征,使滑板本体I在下压后的回弹复原形状时间短,回弹力度强,而且金属薄板体3上设有应力凸缘301-1,塑料滑板体2上设有应力筋条201-1,应力凸缘301-1和应力筋条201-1的设置,能有效分散滑板本体I在下压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在某部分而出现受力疲劳,甚至出现断裂,有效延长滑板本体I的使用寿命。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方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滑板,包括滑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滑板本体由塑料滑板体(2)和溶合嵌设在塑料滑板体(2)内的金属薄板体(3)组成,金属薄板体(3)顶面(301)上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凸缘(301?1),对应应力凸缘(301?1)的金属薄板体(3)底面(302)形成应力凹槽(302?1),对应应力凹槽(302?1)的塑料滑板体(2)底面(201)沿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应力筋条(201?1),金属薄板体(3)与构成塑料滑板体(2)的塑料进行注塑熔融,构成滑板本体(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汤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