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州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838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其包括热管散热本体以及空间立体散热单元,其中,该热管散热本体具有热循环内腔,该热循环内腔中密封灌装有散热液体,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具有空间立体散热内腔,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固定连接在该热管散热本体上,且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的该空间立体散热内腔与该热管散热本体的该热循环内腔相连通,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位于该热管散热本体外部的立体空间中,通过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为该热管散热本体额外开辟出独立的立体散热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包括热管散热本体以及空间立体散热单元,空间立体散热单元的内腔与热管散热本体的内腔相连通,通过空间立体散热单元为热管散热本体额外开辟出独立的立体散热空间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能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提升人们工作生活效率的电子电器化产品已经很普遍的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数码相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LED灯具等电子产品不断向高密度封装与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这样散热问题就成为了非常棘手的课题,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组件如果没有妥善解决好散热问题的处理,不但无法发挥其应用的性能,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机器内部的热量暴增以损毁电子元件的现象。为了克服上述情况的发生现在在各种电子产品上尤其是在集成电路上都会设置一些散热器以解决散热的问题,现在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散热器是将金属加工成散热片的方式进行的,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将散热片设置在电子产品或者集成电路上以达到散热的效果,但是这种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比较低散热效果不佳。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又出现了一种利用热管原理制成的散热器,热管技术是利用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进行散热的方式,其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现在一般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段为蒸发端,另外一段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它利用毛吸作用等流体原理,起到类似冰箱压缩机制冷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热流方向酌可逆性、可远距离传热、恒温特性(可控热管)、热二极管与热开关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并且由热管组成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等优点。虽然热管技术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但是由于现有热管结构设计方面的缺陷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其热量传递以及散热效果往往还不能达到最佳,而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其主要包括热管散热本体以及空间立体散热单元,通过空间立体散热单元为热管散热本体额外开辟出独立的立体散热空间,通过空间立体散热单元能够增大本专利技术的高效散热装置的散热面积、散热体积,大大的提升散热效果,而此是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该散热本体由高导热高辐射塑料材料制成,该高导热高辐射塑料材料能够将热量转换为电磁波的形式并将能量辐射散发出去,该高导热高辐射塑料材料由塑料以及红外辐射材料颗粒混合制成,该塑料与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的重量百分比在1000 2至1000 10之间,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均匀的分布在该塑料中,该散热本体的厚度在2毫米至10毫米之间,需要被散热的物体直接连接在该散热本体上,需要 被散热的物体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该散热本体中,由该散热本体将热量主要转换为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散发出去。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为碳化硅、氧化钴、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镍、碳粉等粉末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而成,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的直径小于40微米。从该散热本体上向外伸设有若干凸起,通过该凸起增大该散热本体的辐射散热面积,该凸起与该散热本体连接形成一整体,该凸起的材料构成与该散热本体相同,该凸起为空心管体,该空心管体中密封灌装有散热液体,该散热液体被密封在一密封腔中,该密封腔由该空心管体的内壁以及底盖围绕形成,需要被散热的物体直接连接在该底盖上。从该散热本体上向外伸设有若干凸起,通过该凸起增大该散热本体的辐射散热面积,该凸起与该散热本体连接形成一整体,该凸起的材料构成与该散热本体相同,该凸起为空心管体,从该空心管体的外表面上向外凸设有若干凸肋,该空心管体的管壁的厚度以及该凸肋的横向厚度之合在2毫米至10毫米之间,在底盖上向上伸设有若干散热柱,每一个该散热柱都对应插设在该空心管体的内腔中,该散热柱与该空心管体的内壁紧密接触。该底盖包括均温板上盖以及均温板下盖,该均温板上盖密封盖设在该均温板下盖上,在该均温板上盖与该均温板下盖之间形成一均温板内腔,该均温板内腔中密封灌装有散热液体,若干该散热柱设置在该均温板上盖的顶面上,需要被散热的物体直接连接在该均温板下盖的底面上。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包括热管散热本体以及空间立体散热单元,其中,该热管散热本体具有热循环内腔,该热循环内腔中密封灌装有散热液体。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具有空间立体散热内腔,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固定连接在该热管散热本体上,且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的该空间立体散热内腔与该热管散热本体的该热循环内腔相连通,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位于该热管散热本体外部的立体空间中,通过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为该热管散热本体额外开辟出独立的立体散热空间。需要被散热的物体直接连接在该热管散热本体上,需要被散热的物体所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到该热管散热本体上,而后通过该热循环内腔中的该散热液体蒸发、冷凝循环往复热量传递的方式将该热量散发到外部空间中。在该散热液体进行蒸发、冷凝循环往复热量传递的过程中,首先该散热液体在该热循环内腔中受热蒸发,而后被气化的该散热液体逐渐上升进入到该空间立体散热内腔中,在该空间立体散热内腔中被气化的该散热液体遇冷冷凝液化后回流到该热循环内腔中,如此循环往复完成整体散热的过程。该热管散热本体包括底盒以及上盖,该上盖盖设在该底盒上,借助该底盒以及该上盖围绕形成该热循环内腔。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包括若干空间散热体,若干该空间散热体排列连接在该热管散热本体的该上盖上,该空间散热体自该上盖向该热管散热本体上方延伸,每一个该空间散热体都具有内腔,每一个该内腔都与该热循环内腔相连通,若干该内腔组合形成该空间立体散热内腔,该需要被散热的物体连接在该热管散热本体的该底盒的下表面上。该空间散热体为空心鳍片结构。该热管散热本体以及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由金属材料制成。该热管散热本体以及该空间立体散热单元由具有红外电磁波散热特性的高导热材料制成,具有红外电磁波散热特性的高导热材料由金属铝以及红外辐射材料颗粒混合制成,金属铝与红外辐射材料颗粒的重量百分比为1000 2`至1000 10之间,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为碳化硅、氧化钴、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镍、碳粉等粉末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而成,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的直径小于40微米。分别在该热循环内腔以及该空间立体散热内腔的内表面上附着有毛细层,该毛细层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形成该毛细层的该金属粉末的颗粒的直径小于40微米。该毛细层附着在该热循环内腔以及该空间立体散热内腔的内表面上,当该散热液体处于该毛细层上方或者流过该毛细层的时候,借助该毛细层自身的毛细结构同时借助该金属粉末颗粒的金属热传导特性对各个位置该散热液体的热量进行热传导、热均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本体,该散热本体由高导热高辐射塑料材料制成,该高导热高辐射塑料材料能够将热量转换为电磁波的形式并将能量辐射散发出去,该高导热高辐射塑料材料由塑料以及红外辐射材料颗粒混合制成,该塑料与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的重量百分比在1000:2至1000:10之间,该红外辐射材料颗粒均匀的分布在该塑料中,该散热本体的厚度在2毫米至10毫米之间,需要被散热的物体直接连接在该散热本体上,需要被散热的物体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该散热本体中,由该散热本体将热量主要转换为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散发出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州
申请(专利权)人:蔡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