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656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APD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APD红外探测器包括APD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和金属光栅层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的p+-InP结上;金属阻挡环位于透明介质层的外围,并连接金属反射层和金属光栅层;金属光栅层为同心的多环金属环结构;金属反射层为两个同心金属环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APD红外探测器的p+-InP结上形成MIM结构的耦合汇聚光栅,通过对入射光的汇聚来缩小APD器件的p+-InP结尺寸,缩小器件的电学有效工作尺寸,从而可以在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走到工艺极限时,在不损失量子效率下进一步抑制暗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短波红外雪崩二极管探测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暗计数的APD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最近的几年里,量子通讯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而量子通讯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需要有高灵敏度的光子探测器。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探测器。工作于盖格模式的Aro有着量子效率高、增益大的特点。单个的载流子就能引起自持的雪崩击穿,形成宏观的电流,从而可以实现单光子探测。基于磷化铟/铟镓砷材料(InP/InGaAs)的APD可以响应通讯波段1550nm红外光,·同时也有较好的性能,因此目前商品化的APD器件大都采用InP/InGaAs材料,它适用于高速光纤通信。为了达到很高的灵敏度,Aro器件需要工作于较高的反向偏置电压下,使得耗尽层贯穿整个吸收层。偏压的提高伴随着暗电流的增加,这是因为在制冷的工作环境下,隧穿电流是暗电流的主要因素,它与电场分布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暗电流(暗计数)是限制APD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降低器件尺寸、改进材料质量、调节器件结构和改变器件工作环境可以降低Aro探测器的暗电流。在降低器件尺寸方面,受限于工艺和技术的限制,目前器件的尺寸(光敏元尺寸)一般为直径50 μ m,要想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光敏元尺寸,人们只能寻求在器件结构上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暗计数的APD红外探测器,能有效地通过减少P结光敏元面积来减小器件的有效工作尺寸,很好地抑制器件的暗计数。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PD红外探测器,包括APD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所述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和金属光栅层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的P+-InP结上;所述金属阻挡环位于透明介质层的外围,并连接金属反射层和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光栅层为同心的多环金属环结构;所述金属反射层为两个同心金属环结构。所述APD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生长在APD的p+_InP结上的P电极;所述P电极与p+-InP结、金属反射层以及金属光栅层为同心结构;所述P电极通过金属带与金属反射层相连。所述金属反射层位于中心的圆作为P电极;所述P电极通过金属带与金属反射层相连。所述Aro的p+-InP结上生长有两个圆环柱形的通光孔,两个通光孔分别生长在金属反射层的两个金属环之间以及金属环与P电极之间;所述通光孔内填充有透明介质。所述金属反射层、P电极、透明介质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形成圆环型的金属-介质-金属稱合汇聚光栅结构;所述金属光栅层的光栅周期L为相邻两个金属环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函数为z = ^^她=1 μ m,光栅常数D为相邻两个金属环之间的间距,D =O. 4 μ m,占空比f = D/L = O. 4/1 ;所述金属反射层的两个金属环之间的距离Dl = O. 5 μ m。所述金属反射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分别为Au反射层、Au阻挡环和Au光栅层;所述透明介质层及通光孔内填充的透明介质均为二氧化硅。所述的APD为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层分离结构的磷化铟/铟镓砷雪崩光电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暗计数的APD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ro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①在APD的i-InP层上热扩散Zn3P2形成圆形的p+_InP结;所述扩散工艺为闭管扩散,扩散温度为500摄氏度,扩散时间为25min ;②在p+_InP结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形的P电极,等离子空气清洗5-8分钟之后,再采用电子束蒸发形成Ti/Pt/Au电极,之后去光刻胶、退火,使P电极合金化;所述P电极的中心与p+_InP结的中心对准;③在p+-InP结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两个同心圆环形状的Au反射层,等离子空气清洗5-8分钟之后,再沉积出金属反射层;所述金属反射层有将P电极与金属反射层相连的Au带;④在P+-InP结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环形的通光孔,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SiO2薄膜填充通光孔;⑤在金属反射层和P电极之上,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SiO2薄膜形成透明介质层;⑥在透明介质层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阻挡环,再刻蚀穿透明介质层的SiO2薄膜,在透明介质层外围沉积Au形成金属阻挡环;。⑦在透明介质层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光栅层,再沉积Au形成金属光栅层;金属光栅层的参数如下周期长度L = IOOOnm,占空比f = O. 4/1,光栅为圆环型结构。所述第①步中的p+_InP结的直径为6μπι;所述第②步中的Ti/Pt/Au电极的厚度为200/300/1500埃,P电极的直径为2400nm ;所述第③步中的金属反射层的厚度为200nm, Au带宽度为560nm ;所述第④步中填充通光孔的SiO2薄膜的厚度为200nm ;所述第⑤步中的透明介质层的SiO2薄膜的厚度为IlOOnm ;所述第⑥步中的金属阻挡环的宽度为O. 56-2 μ m ;所述第⑦步中的金属光栅层的厚度为200nm,直径为50 μ m。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耦合汇聚光栅结构的上层金属耦合透射光栅,是通过周期性结构激发金属表面耦合模式和缝的波导耦合模式,能达到增强透射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APD红外探测器的p+_InP结上形成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稱合汇聚光栅,将APD红外探测器和稱合汇聚光栅结构相结合,可以通过对入射光的汇聚,来缩小AH)器件的p+-InP结尺寸,缩小器件的有效工作尺寸,从而可以在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走到工艺极限时,在不损失量子效率前提下进一步抑制暗计数。(2)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APD的探测响应灵敏度,得到更大的倍增因子M,需要有适当的雪崩长度,因此本专利技术选用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层分离结构的APD。(3)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步骤清晰简单,易于实际操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APD红外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中心纵向垂直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I的中心横向垂直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光栅层的光透过率。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PD红外探测器在金属反射层下方I μ m处的光透过率。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APD红外探测器的电场分布。附图中标号为APDl、p+_InP结2、金属反射层3、P电极4、透明介质层5、金属阻挡环6、金属光栅层7、通光孔8。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见图I、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APD红外探测器,包括APDl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APDl为相应响应波长峰值为λ = 1550nm左右的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层分离结构的磷化铟/铟镓砷雪崩光电二极管。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3、P电极4、透明介质层5、金属阻挡环6和金属光栅层7,形成圆环型的金属-介质-金属(MIM)耦合汇聚光栅结构。P电极4、金属反射层3、透明介质层5和金属光栅层7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l的p+-InP结2上,各中心对准;金属反射层3为Au反射层,为两个同心Au环结构,厚度为200nm,两个Au环之间的距离Dl = O. 5L 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PD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PD(1)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所述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3)、透明介质层(5)、金属阻挡环(6)和金属光栅层(7);所述金属反射层(3)、透明介质层(5)和金属光栅层(7)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1)的p+?InP结(2)上;所述金属阻挡环(6)位于透明介质层(5)的外围,并连接金属反射层(3)和金属光栅层(7);所述金属光栅层(7)为同心的多环金属环结构;所述金属反射层(3)为两个同心金属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卫李倩曾巧玉陈效双王文娟李宁李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