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其改良收纳在单元壳体的辅助接点机构的结构、能减少零部件数、实现单元小型化。其是外设在电磁接触器使用的辅助接点单元,成为在该单元壳体收纳触点保持体、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组装结构,可动触点与接触弹簧组合,与保持在触点保持体的窗孔的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在将该单元外设在电磁接触器顶部的状态下将触点保持体的连接臂连接到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使得推压嵌入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的常闭的可动触点而赋能的接触弹簧的一端通过弹簧支承座载置在单元壳体,使得该弹簧具有接触弹簧的功能和复原弹簧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横向驱动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详细地说,涉及组装在该单元壳体的接点机构的提离(lift-off)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电磁接触器,以下这样的横向驱动方式的电磁接触器为人们所公知平行配置操作电磁体和将可动接点保持在横向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的接点机构,收纳在主体壳体,用操作杆连接上述操作电磁体的可动铁芯和触点保持体之间,通过电磁体的线圈励磁/非励磁控制,将触点保持体驱动到动作/释放位置,将接点切换为接通/断开位置动作(参照例如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另外,对于电磁接触器产品,准备增设控制接点的辅助接点单元作为任选附件,下面在图3 图5表示适用于上述横向驱动方式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的现有技术结构。在各图中,符号I表不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符号2表不外设在主体壳体I顶部的头接通(head-on)型的辅助接点单元。在此,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I由下部壳体3、上部壳体4、以及顶部盖5构成,在下部壳体3收纳上述操作电磁体,在上部壳体4收纳主接点机构。符号6表不接点机构的外部连接端子。另一方面,辅助接点单元2如图5 (a)、(b)所示,成为在由下部框架7a和上部盖7b构成的箱型单元壳体7中收纳横向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10、设置有连接端子的固定触点11、以及复原弹簧(back spring,压缩螺旋弹簧)12的组装结构,其中,上述触点保持体10与接触弹簧(压缩螺旋弹簧)9组合,搭载保持与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接点构成lla、llb)对应的可动触点8a、8b,上述固定触点11设有与上述可动触点8a、8b相对的接点11a、11b,上述复原弹簧12将触点保持体10朝释放位置赋能。上述触点保持体10以能够沿着形成在下部框架7a内方的导向框7a_l朝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被导向保持。另外,复原弹簧12如图所示,跨于触点保持体10的左侧端部和单元壳体7的侧壁之间安装。在此,可动触点8a、8b是在其两端配置接点的桥接接点型的触点。另外,在触点保持体10 (树脂成形品),沿着滑动方向(箭头P方向)形成窗孔(方孔)10a,使得在该窗孔10a,上述可动触点8a (常开接点)以及8b (常闭接点)与接触弹簧9组合而各自嵌插保持。符号IOb是从触点保持体10的下表面突出形成的二叉形状的搭扣配合式连接臂,该连接臂IOb贯通在单元壳体7的底面开口的长孔,突出到壳体下方。另外,符号IOc是对着在壳体盖7b开口的动作显示窗、设在触点保持体10顶部的显示突起。上述构成的辅助接点单元2使得形成在单元壳体7的底部周缘的安装脚7c卡合到穿通设置在电磁接触器的顶部盖5的卡合孔5a,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I。在该安装状态下,如图4所示,可动框搭载保持有收纳在主体壳体I的接点机构(下面称为“主接点机构”)的可动触点,突出到单元壳体7的底面侧的触点保持体10的连接臂IOb (参照图5 (b))通过在电磁接触器的顶部盖5开口的孔5b,卡合在上述可动框。这样,辅助接点单元2的滑动式触点保持体10与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连接。并且,若在将辅助接点单元2安装在电磁接触器的组装状态下,励磁/非励磁地控制操作电磁体的线圈,则与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移动连动,辅助接点单元2的辅助接点如下所述实行切换到接通/断开位置的动作。即,在操作电磁体的非励磁状态下,与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连接的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停止在右方的释放位置(参照图5)。在该释放位置,与常开的辅助接点对应的可动触点8a从固定触点11的接点Ila离开(断开)。另外,与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的可动触点8b受到接触弹簧9的弹簧力与固定触点11的接点Ilb加压接触(接通)。在该释放位置,安装于触点保持体10和单元壳体7的侧壁之间的复原弹簧12几乎回复到设置长度。另一方面,若从上述释放状态对电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体进行励磁,则其可动铁芯受固定铁芯吸引,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移动到动作位置,并且,与该动作连动,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反抗复原弹簧12的弹簧力,被驱动到左方的动作位置。由此,与上述释放位置相反,常开接点的可动触点8a闭极(接通),常闭接点的可动触点Sb离开(断开)。并且,若从该动作状态使得操作电磁体非励磁,则操作电磁体的吸引力消失,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受到该复原弹簧的弹簧力,从动作位置返回移动到释放位置。另外,与上述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连接的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受到迄今为止蓄能的复原弹簧12的弹簧载荷,触点保持体10返回到上述释放位置。如上所述,辅助接点单元2的接点机构如以下方式构成通过内置在电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体的吸引力,和复原弹簧12的弹簧载荷,驱动收纳在该单元壳体7的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10到动作位置、释放位置,通过该驱动,将与接触弹簧9组合而搭载保持在触点保持体10的常开、常闭的可动触点8a、8b切换到接通/断开位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1-44278号公报(图13 图15)专利文献2 :日本实开平6-86245号公报(图10 图1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的辅助接点单元存在以下这样的课题。S卩,在图5所示现有技术结构的辅助接点单元中,与电磁接触器的释放动作一致,使得组装在辅助接点单元2的触点保持体10返回到释放位置的复原弹簧12介于触点保持体10的端部和单元壳体7之间配置。为此,在辅助接点单元2的单元壳体7需要收纳复原弹簧12的空间,壳体外形尺寸大型化。此外,为了使得辅助接点单元小型化,也可以考虑省略辅助接点单元2的复原弹簧12,取而代之在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复原弹簧使用弹簧力(弹簧常数/弹簧系数)大的弹簧,在电磁接触器释放动作时,与主体的主接点机构一起,驱动组装在辅助接点单元的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使其返回到释放位置。但是,若增大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复原弹簧的弹簧力,则必须增加操作电磁体的安培阻数(ampere-turn)等,所增加部分相当于该增大弹簧力部分,以提高磁吸引力,作为其结果,电磁接触器的消耗电力增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通过改良提离结构,使得与可动触点组合搭载在滑动式触点保持体的接触弹簧发挥辅助接点单元的复原弹簧的功能,减少零部件数,使得单元小型化,能够实现紧凑化。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是外设于内置操作电磁体和主接点机构的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而使用的辅助接点单元,成为在该单元壳体收纳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桥接接点型的可动触点和与上述可动触点相对的设置有端子的固定触点的组装结构,其中,上述可动触点与接触弹簧组合,与嵌合插入到形成在上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保持的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在将该辅助接点单元外设在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的状态下,将上述滑动式触点保持体连接到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将嵌入到上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对常闭的辅助接点推压赋能的接触弹簧的一端,通过作为不同部件的弹簧支承座保持于单元壳体(技术方案I)。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与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的接触弹簧的支承座为在其板面中央形成与接触弹簧卡合的凸部的横向较长的座板,从侧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接触器的辅助接点单元,是外设于内置操作电磁体和主接点机构的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而使用的辅助接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成为在该单元壳体收纳滑动式的触点保持体、桥接接点型的可动触点和与所述可动触点相对的设置有端子的固定触点的组装结构,其中所述可动触点与接触弹簧组合,与嵌合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保持的常开、常闭的辅助接点对应,在将该辅助接点单元外设在电磁接触器的主体壳体的状态下,将所述滑动式触点保持体连接到组装在电磁接触器的主接点机构的可动框,将嵌入到所述触点保持体的窗孔而对常闭的辅助接点推压赋能的接触弹簧的一端,通过作为不同部件的弹簧支承座保持于单元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堤贵志,大久保幸治,代岛英树,有吉广互,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