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037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其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菌渣20-40%,笋壳20-30%,棉籽壳10-30%,蔗糖1.1-1.6%,石灰0.8-1.2%,石膏1-2%,过磷酸钙0.1-2%,菜饼1-10%,麸皮2-1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培养基质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食用菌培养基质以笋壳、菌渣为主要成分,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可促使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制作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秀珍菇、姬菇、金福菇等食用菌的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基质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以笋壳、菌糠为主制备的食用菌培养基质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食用菌产品以其营养丰富、药用保健、绿色环保的特点,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市场潜力巨大。食用菌产业也是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受土质、光照等条件的限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村经营。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我国的食用菌产业的到快速稳定的发展,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壮 大,原材料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变废为宝,在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减少农业废弃物随便堆放、焚烧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笋壳是加工竹笋后剩下大量的废弃物,是个尚未开发的重要资源,目前普遍采用地下深埋或就近废弃在河滩、沟边,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笋壳的处理已成为困扰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同样,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生产后留下的大量的废弃培养料,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菌渣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起来,逐步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特别是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 5监测指标以后,对农业废弃物焚烧监管更严的情况下,合理处理、利用农业废气物不仅可以给广大菇农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在降低空气污染方面也将发挥一定作用。目前农业废气物处理、利用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出现了利用笋壳加工动物饲料、造纸,利用菌渣生产沼气等,但是利用率很低,而且经济效益不显著。由此可见,开辟处理、利用笋壳、菌渣等废弃物的新途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食用菌产业又是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的势头和潜力都很大,能够与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利用相结合,将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及食用菌、竹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食用菌生产原料紧缺和笋壳、菌渣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并使食用菌菌袋生产成品率达93%以上,培养时间30-40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菌禮:20-40 %,笑壳20-30 %,棉杆壳10-30 %,鹿糖I. 1-1.6%,石灰O. 8-1.2%,石骨1-2 %,过磷酸钙O. 1-2 %,菜饼1-10 %,麸皮2-10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中各难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菌渣30-38%,笋壳20-25%,棉籽壳26-29%,蔗糖 I. 1-1. 3%,石灰 1-1. 2%,石膏 I. 2-1. 5%,过磷酸钙O. 1-1. 5%,菜饼5-10%,麸皮6-10%。上述食用菌培养基质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笋壳和菌渣的发酵处理取笋壳充分预湿后堆制发酵3-4周,质地软化后备用;再取出菇结束的菌渣粉碎后晒干,然后添加菌渣质量50-60%的水,堆制发酵I周备用;2)混合按权利要求I所述含量称取各组分,混匀,再取组分总质量60-65 %的自来水喷洒于基质原料中,搅拌混合均勻后,再装入17*33cm的菌料袋;3)灭菌·装袋后于灭菌灶内常压灭菌,灭菌灶内的温度为100°C,灭菌时间为8-lOh ;4)接种与培养灭菌结束后,待培养基质温度降至27°C -30°C时,再在无菌接种室内接入食用菌菌种;再将菌袋移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为24-27°C,空气相对湿度为65-72%,经30-40天的培养,菌丝即可长满整个菌袋。其中,步骤I)中的笋壳需粉碎,或者切成2-3cm的小段,然后堆制发酵3_4周;步骤3)中开始要求以旺火猛攻,使灭菌灶内的温度尽快上升至100°C,中途不能停火,经常补充热水以防蒸干;步骤3)中灭菌时间为8-10h,优选9-10h ;步骤4)中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27 °C,相对湿度维持68_70%。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以笋壳、菌渣为主要成分,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可促使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制作方法简单、方便,菌袋成品率达93%以上,培养时间30-40天,适用于秀珍菇、姬菇、金福菇等食用菌的栽培。使用方法通俗易懂,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配方01 :菌渣40%,笋壳22%,棉籽壳26%,菜饼7%,蔗糖I. 1%,石灰I. 1%,石膏I. 3%,过磷酸I丐I. 5% ;配方02 :菌渣40%,笋壳24%,棉籽壳25%,菜饼6%,蔗糖I. 1%,石灰I. 1%,石膏I. 3%,过磷酸I丐I. 5% ;配方03 :菌渣40%,笋壳22%,棉籽壳27%,菜饼6%,蔗糖I. 1%,石灰I. 1%,石膏I. 3%,过磷酸I丐I. 5% ;配方04 :菌渣35%,笋壳25%,棉籽壳28%,菜饼7%,蔗糖I. 1%,石灰I. 1%,石膏I. 3%,过磷酸I丐I. 5% ;配方05 :菌渣35%,笋壳25%,棉籽壳29%,菜饼6%,蔗糖I. 1%,石灰I. 1%,石膏I. 3%,过磷酸I丐I. 5% ;配方06 :菌渣33%,笋壳25%,棉籽壳29%,麸皮9%,蔗糖I. 3%,石灰I. 2%,石膏 I. 5% ;配方06 :菌渣27%,笋壳25%,棉籽壳29%,麸皮6%,菜饼5%,蔗糖1.3%,石灰1.2%,石胃 1.5% ;配方07 :菌渣27%,笋壳25%,棉籽壳27%,麸皮10%,菜饼7%,蔗糖1.3%,石灰 I. 2%,石膏 I. 5% ; 配方08 :菌渣25%,笋壳25%,棉籽壳29%,麸皮10%,菜饼7%,蔗糖1.3%,石灰 I. 2%,石膏 I. 5% ;配方09 :菌渣32%,笋壳20%,棉籽壳27%,麸皮10%,菜饼7%,蔗糖1.3%,石灰 I. 2%,石膏 I. 5% ;配方10 :菌渣27%,笋壳23%,棉籽壳29%,麸皮10%,菜饼7%,蔗糖1.3%,石灰 I. 2%,石膏 I. 5%。本专利技术的食用菌培养基质是以笋壳、菌渣为主的固体培养基质,根据不同食用菌品种对其配方成分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上述配方1-5均适用于金福菇、姬菇等食用菌的培养。配方6-10适用于鸡腿燕的培养。制作时包括以下步骤I)先将笋壳充分预湿后堆制发酵3-4周,质地软化后备用;出菇结束的菌渣先粉碎、晒干,然后添加50-60%的水,堆制发酵I周备用;2)准确称量基质原料混匀,称取基质总质量60-65%的自来水喷洒,边喷边搅拌,直至配方与水混合均匀为止,即可装入17*33cm的菌料袋;3)装袋后采用常压灭菌,灭菌灶内的温度尽快上升至100°C,然后保持8-lOh ;4)灭菌结束后,待培养基质温度降至27°C -30°C时即可在无菌接种室内接入食用菌菌种;接种完成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24-27°C,空气相对湿度维持65-72%,经30-40时间的培养,菌丝即可长满整个菌袋。权利要求1.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菌渣20-40%,笋壳20-30%,棉籽壳 10-30%,蔗糖 I. 1-1. 6%,石灰O. 8-1.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质,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菌渣20?40%,笋壳20?30%,棉籽壳10?30%,蔗糖1.1?1.6%,石灰0.8?1.2%,石膏1?2%,过磷酸钙0.1?2%,菜饼1?10%,麸皮2?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静袁卫东周祖法王伟科陆娜宋吉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