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034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决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混料;b、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将紫茎泽兰制备为轻基质,用于植物栽培,为有效利用紫茎泽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林业生物

技术介绍
紫莖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原产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在20世纪40年代由緬甸传入云南省临沧地区最南部的沧源、耿马等县,现已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湖北、西藏等省区广泛分布,并随西南风向东、北蔓延。到目前为止,西南地区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仅云南省的分布面积就达250多万公顷。由于紫茎泽兰的繁殖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石缝均能生长,扩散速度约为60千米/年。然而紫茎泽兰具有较强的毒性,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严重破坏植被群落结构,影响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及农业生产,被称为植物界里的“杀手”、“头号入侵植物”。 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实现变恶为宝,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野生资源的肆意蔓延,减轻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紫茎泽兰的开发潜力进行了挖掘,如开发成刨花板、活性炭、饲料、有机肥、染料、杀虫剂等,但目前,还没有涉及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如下步骤a、混料将紫茎泽兰秸杆粉碎至长度在Icm以内的碎末,与肥料、促腐剂混合,力口水搅拌均匀,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在6(Γ65% ;b、发酵将步骤a混合好的物料堆成宽I. 5 2米、高f I. 2米的长条形堆体进行发酵,堆体温度达到6(T70°C后持续7 15天,当堆体温度下降至< 40°C时将堆体摊开,干燥物料至含水量为2(Γ40%,即得到轻基质;其中,发酵期间,每4飞天翻料一次。其中,促腐剂的用量占紫茎泽兰质量的O. 0Γ0. 02%。其中,所述的促腐剂的主要成分为75 95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0· 08 O. I 亿个 / 克的曲霉菌 Aspergillus f lavus、65 75U/g 的纤维素酶、55 65U/g的蛋白酶、13 15%的水,余量为玉米面,pH为6. 5-6. 8,使用前将促腐剂与粮食粉按I : 1(Γ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所述粮食粉为玉米面、小麦面、大麦面或大米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肥料为尿素、煤渣粉或畜禽粪便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所述的尿素质量为紫茎泽兰质量的广2%。具体的,所述的畜禽粪便质量为紫茎泽兰质量的1(Γ40%。具体的,所述的煤渣粉质量为紫茎泽兰质量的1(Γ40%。具体的,在发酵完毕后向轻基质中加入占轻基质质量1(Γ40%的煤渣粉粉、5 15%的腐殖土、5 15%的珍珠岩或5 15%的沸石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装袋将轻基质装进由无纺布编制而成的网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轻基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以高温微生物为主要原料的促腐剂进行发酵,将紫茎泽兰制备为轻基质,用于植物栽培,为有效利用紫茎泽兰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还能实现变恶为宝。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紫茎泽兰种子致死温度的确定,进而对制备过程进行选择和优化,为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有效的控制了紫茎泽兰原料中的化感作用活性成份(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羟基泽兰酮、总黄酮等);杀死了紫茎泽兰原料中的种子;保持了紫茎泽兰原料中的肥力成份(有机质、N、P、K)。通过栽培试验显示,本专利技术方法所研制的轻基质育苗效率高、苗木质量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5(T90°C之间下种子萌发情况图2、5(T60°C之间种子萌发情况图3、从左至右依次为在实施例I、实施例2、实施例3的轻基质上生长的大豆幼苗图4、从左至右依次为在实施例I、实施例2、实施例3的轻基质上生长的玉米幼苗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利用泽兰制备网袋轻基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混料将紫茎泽兰秸杆粉碎至长度在Icm以内的碎末,与肥料、促腐剂混合,力口水搅拌均匀,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在6(Γ65% ;b、发酵将步骤a混合好的物料堆成宽I. 5 2米、高f I. 2米的长条形堆体进行发酵,堆体温度达到6(T70°C后持续7 15天,当堆体温度下降至< 40°C时将堆体摊开,干燥物料至含水量为2(Γ40%,即得到轻基质;其中,发酵期间,每4飞天翻料一次。其中,促腐剂的用量占紫茎泽兰质量的O. 0Γ0. 02%。其中,所述的促腐剂的主要成分为75 95亿个/克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0· 08 O. I 亿个 / 克的曲霉菌 Aspergillus f lavus、65 75U/g 的纤维素酶、55 65U/g的蛋白酶、13 15%的水,余量为玉米面,pH为6. 5-6. 8,使用前将促腐剂与粮食粉按I : 1(Γ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所述粮食粉为玉米面、小麦面、大麦面或大米粉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肥料为尿素、煤渣粉或畜禽粪便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所述的尿素质量为紫茎泽兰质量的广2%。具体的,所述的畜禽粪便质量为紫茎泽兰质量的1(Γ40%。具体的,所述的煤渣粉质量为紫茎泽兰质量的1(Γ40%。具体的,在发酵完毕后向轻基质中加入占轻基质质量1(Γ40%的煤渣粉粉、5 15%的腐殖土、5 25%的珍珠岩或5 25%的沸石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装袋将轻基质装进由无纺布编制而成的网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轻基质。紫茎泽兰中有毒成份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杀虫、抑菌和抑制周边植物生长的化感作用(植物分泌某些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的抑制或促进作用)等。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必须对其抑制周边植物生长的化感作用活性成份(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羟基泽兰酮等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轻基质的安全性。同时,若紫茎泽兰原料中混有成熟种子,也会影响轻基质的使用效果,故在制备过程中,需将紫茎泽兰种子杀死,防止种子萌发。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紫茎泽兰种子的致死温度为58°C。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选择了富含高温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曲霉菌)和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促腐 剂。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和曲霉菌的发酵作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酶解作用,从而使得紫茎泽兰秸杆腐熟。纤维素酶是有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复合酶;蛋白酶主要由曲霉菌产生。另外,在轻基质的制备过程中,还必须获得较高的有机质、N、P、K等肥力成份,确保轻基质的质量。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专利技术人经多次实验研究发现,将发酵温度控制在6(T70°C,既能杀死紫茎泽兰的种子,降解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羟基泽兰酮等引起化感作用的物质,同时又能保证有机质不被分解,不影响肥力成份。本专利技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枯草芽孢杆菌和曲霉菌。促腐剂的用量太少,发酵升温速度慢,发酵效果较差;用量太多不仅会造成浪费,且发酵温度过高,对发酵混料中的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为了给促腐剂中的高温微生物提供合适环境,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对物料混合过程中含水量的控制进行了研究。专利技术人经过试验发现,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Γ65%(手捏成团,手指缝见水,但不滴水,松手后,一触即散)最有利于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紫茎泽兰制备轻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混料:将紫茎泽兰秸秆粉碎至长度在1cm以内的碎末,与肥料、促腐剂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在60~65%;b、发酵:将步骤a混合好的物料堆成宽1.5~2米、高1~1.2米的堆体进行发酵,堆体温度达到60~70℃后持续7~15天,当堆体温度下降至≤40℃时将堆体摊开,干燥物料至含水量为20~40%,即得到轻基质;其中,发酵期间,每4~5天翻料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华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西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