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含油污泥的油含量的方法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013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含油污泥的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密闭容器中,将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温度为高于100℃且不高于374℃。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所述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接触;分离出接触产物中的油相和水相,以得到固相;将所述油相和水相各自进行净化,以使所述油相中水的质量分数低于0.5%,所述水相中的油含量低于10mg/L;以及脱除所述固相中的挥发分,以使所述固相中水的质量分数低于30%。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易行,运行成本低,能够有效地降低含油污泥中的油含量,易于实现油、泥、水三相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含油污泥的成分复杂,不能直接利用或外排,通常作为废弃物,被堆放风干或掩埋地下,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含油污泥中所含有的油与水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牢固地吸附在泥砂的表面和孔隙中,且粘附力随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粘度的增大而增强。目前常规的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包括焚烧法、热洗涤法、汽提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和生物处理法等,上述方法对于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油形成的含油污泥较为有效,而对于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且粘度较高的油形成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效 果不理想,且处理成本较高。高温再处理工艺(含油污泥的高温再处理工艺,W. J.Hahn,采油工艺情报,1996(2) :22 27)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液体乳状液或污泥加热到水的沸点以上,然后进入分离塔中进行闪蒸分离,在闪蒸塔里,蒸汽和轻质烃被提取出来,重质烃和污泥以泥浆的形式从分离塔中取出,所述蒸汽和轻质烃通过冷凝的方法回收,所述泥浆通过固液分离后,分离成为重质烃和泥。高温再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加热的方式降低含油污泥中的油的粘度;增加分散相液滴的碰撞速率,从而提高分散相的分子运动速度;减弱乳化剂的活性以及增加油、水之间的密度差来将含油污泥分离成为油相、水相和固相的,并通过将水相及时分离出来,而防止再次发生乳化。因此,高温再处理工艺实质上是一种物理方法。并且,尽管高温再处理工艺对于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油形成的含油污泥较为有效,但是对于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且粘度较高的油形成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效果仍然不理想,且处理成本较高。另外,尽管高温再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但是该工艺需要将加热的含油污泥在分离塔中进行闪蒸,因此设备较为庞大且复杂,提高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脱除含油污泥中的油,且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在密闭容器中,将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在高于100°C且不高于374°C的温度下进行接触,只需将接触产物在常规的固液分离装置中进行固液分离即可将含油污泥中的大部分油相和水相分离出来,进而实现油、泥、水三相的分离。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低含油污泥的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密闭容器中,将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温度为高于100°C且不高于37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将所述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接触;分离出接触产物中的油相和水相,以得到固相;将所述油相和水相各自进行净化,以使所述油相中水的质量分数低于O. 5%,所述水相中的油含量低于10mg/L ;以及脱除所述固相中的挥发分,以使所述固相中水的质量分数低于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密闭容器中,将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在高于100°C且不高于374°C的温度下进行接触,接触后的含油污泥在例如三相分离器的常规固液分离装置中,即可实现油、泥、水三相的分离,油的回收率高,且得到的泥和水中的含油量显著降低,能够满足排放或回用的要求。 具体地,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以质量计,含油污泥中油的脱除率能够达到98%以上,油的回收率能够达到95%以上;且得到的泥和水分别能够符合回用或排放的标准,其中,回收的水中的含油量能够低于10mg/L,得到的泥中的油含量能够低于3g/kg干泥(即,相对于Ikg干泥,得到的泥中的油含量为低于3g)。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便易行,运行成本低,采用现有的设备即可实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含油污泥的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密闭容器中,将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温度为高于100°C且不高于374°C。本专利技术中,术语“油”是指原油以及原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憎水性物质,包括常温下为液态的憎水性物质,以及常温下为胶态的憎水性物质,例如烃类物质、采油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述水热裂解催化剂可以为各种对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优选地,所述水热裂解催化剂为无机酸的过渡金属盐、有机酸的过渡金属盐、有机金属配合物、杂多酸和杂多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中,过渡金属包括第IIB族金属、第IIIB族金属、第IVB族金属、第VB族金属、第VIB族金属、第VIIB族金属、第VIII族金属、第IB族金属和第IIB族金属。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无机酸可以为各种能够与过渡金属的阳离子形成化学键的无机酸,例如硫酸、盐酸、硝酸和磷酸。所述有机酸可以为各种能够与过渡金属形成化学键的有机酸,例如脂肪族羧酸(如=C1 C2tl的羧酸)和芳香族羧酸(如C6 C2tl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羧酸)。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金属配合物是指金属原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物质,所述有机配体可以为各种能够与金属原子形成配位键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含羰基的化合物(如α-二酮、β-二酮、Y-二酮)。优选地,所述含羰基化合物为式I所示的二酮, OOIl IlR1Z'R2(I)式I中,R1和R2各自可以为C1 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本专利技术中,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实例可以为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戍基、新戍基、异戍基、叔戍基和正己基。所述含羰基化合物的实例可以为但不限于2,4_戊二酮(即,乙酰丙酮)、2,4_己二酮、2,4_庚二酮、6-甲基-2,4-庚二酮、5-甲基-2,4-己二酮、2,4-辛二酮、3,5-庚二酮、3,5-辛二酮、4,6-壬二酮、3-甲基-2,4-壬二酮、2,2,7-三甲基-3,5-辛二酮、2,2,6,6-四甲基-3,5-辛二酮、2,2,6,6-四甲基-3,5-庚二酮、丁二酮和2,5-己二酮。从原料易得性的角度出发,所述二酮为2,4_戊二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杂多酸是指由杂原子和多原子按一定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组成的一类含氧多酸。杂多酸盐是指杂多酸中的至少部分氢离子被铵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水热裂解催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锌、油酸铁、油酸钴、油酸镍、环烷酸铜、环烷酸锌、环烷酸铁、环烷酸钴、乙酰丙酮铝、乙酰丙酮镍、乙酰丙酮钒、乙酰丙酮钴、磷铝酸、磷钨酸、磷钒酸、硅铝酸、硅钨酸、硅钥钨酸、磷钥钨酸、硫代钥酸、磷铝酸铵、磷钨酸铵、磷钒酸铵、硅铝酸铵、硅钨酸铵、硫代钥酸铵、磷铝酸钠、磷钨酸钠、磷钒酸钠、硅铝酸钠和硅钨酸钠。更优选地,所述水热裂解催化剂为无机酸的第VIII族金属盐、无机酸的第IIB族金属盐、有机酸的第VIII族金属盐、无机酸的第VIIB族金属盐、有机酸的第VIIB族金属盐、有机酸的第IB族金属盐、无机酸的第IB族金属盐、有机酸的第IB族金属盐、第IIIA族金属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第IIB族金属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第IIA族金属的有机金属配合物、第VIII族金属的有机金属配合物、以第VIB族金属为多原子的杂多酸、以第VIB族金属为多原子的杂多酸盐、以第IIIA族金属为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含油污泥的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密闭容器中,将含油污泥与水热裂解催化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温度为高于100℃且不高于37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钰黄娟雷斌李本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