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卡片分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884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3:58
一种全自动卡片分切装置,包括凸轮连杆机构、压纸梁、压纸板、上刀架、齐纸上刀、下刀架、齐纸下刀、一次上切刀、一次下切刀、前输纸辊、凸轮分割器、挡料边、斜辊、二次上切刀、二次下切刀、后输纸辊、动力系统,凸轮连杆机构设置在两墙板外侧,压纸梁两端与凸轮连杆机构相连接,上刀架位于压纸梁之后,下刀架紧邻上刀架固定于两墙板之间,一次上切刀与一次下切刀设置于上刀架之后的两墙板之间,其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前输纸辊,斜辊设置在变向输送通道中,二次上切刀与二次下切刀设置于变向输送通道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了连张卡片分切的全自动化,有较高的分切速度和分切质量,节约人力,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卡片分切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硬质卡片全自动分切机用的全自动分切装置,属印刷包装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以聚氯乙烯(PVC)材料为代表的硬质材料制做而成的各种硬卡,以其色彩、图案、规格的多样性及其优异的使用性能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硬卡制做过程中,卡片的最后分切仍然由手动切卡机或电动切卡机来完成,手动切卡机为纯手工操作,而且一次只能切一张,不仅因硬卡质硬且有一定厚度造成切卡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极低,而且由于手工送卡的不稳定性,分切精度很难保证,只适宜需要数量少、标准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现有电动切卡机大都只适用纸质卡片(如名片)的分切,且分切速度较慢,工作效 率低;其中能够分切PVC卡片的电动切卡机,受其技术方案的限制,仍然采用手工给卡冲切的方式,其冲切卡片速度较低,一次最多冲切4-6张卡片,切卡速度最高为每小时30次,工作效率为每小时平均切卡150张,不仅工作效率低,且因手工送卡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切卡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自动分切PVC等硬质材料卡片的分切装置,用于硬质卡片全自动分切机上,可自动完成硬质卡片的分切工作,并有较高的分切速度和分切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卡片分切装置,包括凸轮连杆机构、压纸梁、压纸板、上刀架、齐纸上刀、下刀架、齐纸下刀、一次上切刀、一次下切刀、前输纸辊、凸轮分割器、挡料边、斜辊、二次上切刀、二次下切刀、后输纸辊、动力系统。凸轮连杆机构设置在两墙板外侧,压纸梁两端与凸轮连杆机构相连接,压纸梁上固定有压纸板,上刀架位于压纸梁之后,其两端同样与凸轮连杆机构相连接,上刀架上固定有齐纸上刀,下刀架紧邻上刀架固定于两墙板之间,下刀架上固定有齐纸下刀,一次上切刀与一次下切刀上下相对,设置于上刀架之后的两墙板之间,其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前输纸辊,一次上切刀的一端通过上刀轴连接有凸轮分割器,一次上切刀两侧的前下方设置有挡料边,斜辊设置在变向输送通道中,二次上切刀与二次下切刀上下相对,设置于变向输送通道终端,与一次上切刀和一次下切刀形成90度夹角,其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后输纸辊,动力系统为本专利技术提供所需动力。所述凸轮连杆机构有相同的两套,以相同的工作方式同步运行。每套凸轮连杆机构包括连板、上滑块、下滑块、中间滑块、导柱、内凸轮、外凸轮、上连杆、下连杆、上摆臂、下摆臂、支架、弹簧。连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滑块和下滑块,在上、下滑块之间还悬浮设置有中间滑块,导柱滑动置于三个滑块的孔中,导柱的上、下两头通过支柱固定在外墙板上。在连板下方设置有上摆臂和下摆臂,其一头与外墙板上的摆臂轴活动连接,另一头分别活动连接有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的另一头与中间滑块活动连接,下连杆的另一头与下滑块活动连接。在上、下摆臂之间设置有内凸轮、外凸轮,同轴固定在凸轮轴上,凸轮轴为横贯机身的主动轴,两端连接有支架,内凸轮与上摆臂的工作面紧密接触,外凸轮与下摆臂的工作面紧密接触,在摆臂与连杆的活动连接点还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头固定在外墙板的固定柱上。所述压纸梁两端与上连杆同轴连接在中间滑块上。固定在下刀架上的齐纸下刀与齐纸上刀紧贴,在齐纸时不动。所述上刀架两端与连板的中间部位相连接,可通过上、下滑块沿导柱下行,带动齐纸上刀完成下切动作。一次上切刀包括圆形金属刀座、刀体、压刀盘、上刀轴,刀座、刀体、压刀盘为一个切刀单元,依次安装在上刀轴上,上刀轴的一端与凸轮分割器相连接,受凸轮分割器输出的间歇动力驱动。刀体为一单刃圆盘体,其外周有一缺口,每个切刀单元的刀体缺口角度一 致。前输纸辊有上下相对旋转的两对,负责一次分切前和分切后的卡片输送。在一次上切刀两侧的前下方设置有挡料边。一次下切刀与一次上切刀上下相对,一次下切刀由多个圆柱形金属体及下刀轴组成,金属体一端的工作边为平面,与一次上切刀的刀体平面紧贴,另一端有一台阶,以保证剪切时留有相应的吃刀量。斜辊设置在变向输送通道中间,负责一次分切后的卡片向二次分切位置的输送。二次上切刀、二次下切刀的结构与一次上切刀、一次下切刀相同,除安装角度与一次上切刀、一次下切刀相差90度外,所不同的是,一次上切刀的刀体不带缺口,刀轴不连接凸轮分割器,后输纸辊与前输纸辊结构及作用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实现了连张卡片分切的全自动化;2、分切速度高,以一个连张卡片有30张单卡计算,每小时可分切硬质连张卡片30张、分切单卡900张;3、有较高的分切质量;4、节约了人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凸轮连杆机构示意图;图3为压纸动作示意图;图4为压纸及齐纸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次切刀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次分切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卡片分切装置,包括凸轮连杆机构I、压纸梁3、压纸板4、上刀架5、齐纸上刀6、下刀架7、齐纸下刀8、一次上切刀9、一次下切刀10、前输纸辊11、凸轮分割器13、挡料边14、斜辊15、二次上切刀17、二次下切刀、后输纸辊19、动力系统。凸轮连杆机构I设置在两墙板2外侧,压纸梁3两端与凸轮连杆机构I相连接,压纸梁3上固定有压纸板4,上刀架5位于压纸梁3之后,其两端同样与凸轮连杆机构I相连接,上刀架5上固定有齐纸上刀6,下刀架7紧邻上刀架5固定于两墙板2之间,下刀架7上固定有齐纸下刀8,一次上切刀9与一次下切刀10上下相对,设置于上刀架5之后的两墙板2之间,其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前输纸辊11,一次上切刀9的一端通过上刀轴12连接有凸轮分割器13,一次上切刀9两侧的前下方设置有挡料边14,斜辊15设置在变向输送通道16中,二次上切刀17与二次下切刀上下相对,设置于变向输送通道16终端,与一次上切刀9和一次下切刀10形成90度夹角,其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后输纸辊19,动力系统为本专利技术提供所需动力。 如图2所示,所述凸轮连杆机构I有相同的两套,以相同的工作方式同步运行。每套凸轮连杆机构I包括连板20、上滑块21、下滑块22、中间滑块23、导柱24、内凸轮25、夕卜凸轮26、上连杆27、下连杆28、上摆臂29、下摆臂30、支架34、弹簧35。连板20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滑块21和下滑块22,在上、下滑块之间还悬浮设置有中间滑块23,导柱24滑动置于三个滑块的孔中,导柱24的上、下两头通过支柱31固定在外墙板2上。在连板20下方设置有上摆臂29和下摆臂30,其一头与外墙板2上的摆臂轴32活动连接,另一头分别活动连接有上连杆27和下连杆28,上连杆27的另一头与中间滑块23活动连接,下连杆28的另一头与下滑块22活动连接。在上、下摆臂之间设置有内凸轮25、外凸轮26,同轴固定在凸轮轴33上,凸轮轴33为横贯机身的主动轴,凸轮轴33两端连接有支架34,内凸轮25与上摆臂29的工作面紧密接触,外凸轮26与下摆臂30的工作面紧密接触,凸轮转动的动力通过摆臂传递给上连杆27和下连杆28,带动中间滑块23和上、下滑块沿导柱24交替上下运动。为保证凸轮25、26与摆臂29、30工作面的紧密接触,在摆臂29、30与连杆27、28的活动连接点还连接有弹簧35,弹簧的另一头固定在外墙板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卡片分切装置,包括压纸梁(3)、压纸板(4)、上刀架(5)、齐纸上刀(6)、下刀架(7)、齐纸下刀(8)、一次上切刀(9)、一次下切刀(10)、前输纸辊(11)、凸轮分割器(13)、挡料边(14)、斜辊(15)、二次上切刀(17)、二次下切刀、后输纸辊(19)、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凸轮连杆机构(1),凸轮连杆机构(1)设置在两墙板(2)外侧,压纸梁(3)两端与凸轮连杆机构(1)相连接,压纸梁(3)上固定有压纸板(4),上刀架(5)位于压纸梁(3)之后,其两端同样与凸轮连杆机构(1)相连接,上刀架(5)上固定有齐纸上刀(6),下刀架(7)紧邻上刀架(5)固定于两墙板(2)之间,下刀架(7)上固定有齐纸下刀(8),一次上切刀(9)与一次下切刀(10)上下相对,设置于上刀架(5)之后的两墙板(2)之间,其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前输纸辊(11),一次上切刀(9)的一端通过上刀轴(12)连接有凸轮分割器(13),一次上切刀(9)两侧的前下方设置有挡料边(14),斜辊(15)设置在变向输送通道(16)中,二次上切刀(17)与二次下切刀上下相对,设置于变向输送通道(16)终端,与一次上切刀(9)和一次下切刀(10)形成90度夹角,其前后分别设置有两组后输纸辊(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波杨俊全林兆江王静韩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玉田元创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