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766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位轴与远位轴的接合部分难以塑性变形的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管具备:近位轴;在后端区域的内腔内嵌入有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远位轴;以及插通所述远位轴的内腔内且接合形成于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切槽部和后端部的芯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丝的后端部与所述切槽部的接合面上沿所述接合面形成有接合机构,在沿所述导管的长轴将所述接合机构分为第一接合机构和第二接合机构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接合机构及所述第二接合机构中,任意一个更多地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管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插入到腹腔等体腔、尿管或血管等管腔内并向病变部注入药品等、或排出体液所使用的医疗用设备器具已知有导管。作为这种导管的一种的气囊导管是经皮血管成形术所使用的导管,是被先行插入血管内的导丝引导而移动到狭窄或闭塞的病变部,通过用气囊对病变部进行扩展而能够使血流恢复的导管。一般地,气囊导管包括位于技术人员的操作侧的近位轴;与近位轴接合并位于病变部侧的远位轴;形成于远位轴的前端部的膨胀或收缩自如的气囊;以及配置在远位轴·的内腔并贯通气囊的内腔的内侧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远位轴和配置于远位轴的内腔的内侧轴之间形成有空间,近位轴的内腔和远位轴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是连通的。因此,能够使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从近位轴经由远位轴直至气囊,在它们的内腔内流通,并且能够使气囊自由地膨胀或收缩。另外,内侧轴具有与近位轴、远位轴及气囊的各内腔分隔开的其他内腔,通过使导丝插通该内腔,能够将导管引导到病变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164528号公报以下使用图4 (a) 图4 (C)对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现有的气囊导管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 (a)是放大表示现有的气囊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 (b)是图4 (a)所示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4 (c)是对图4 (b)所示的接合部分施加了弯曲力的情况下的局部放大侧视图。此外,在各图中,左侧为前端侧,右侧为后端侧。如图4 (a)及图4 (b)所示,在远位轴430的后端区域的内腔内嵌入有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另外,在远位轴430及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的内腔内插通有芯丝440,芯丝440的后端部和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的内侧面通过焊接等接合机构450来接合。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现有的气囊导管400中,嵌入到远位轴430的后端区域的内腔内的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朝向前端侧倾斜,能够使从近位轴420向远位轴430的刚性变化更加灵活。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现有的气囊导管400中,如图4 (C)所示,通过使其弯曲,在对接合部分施加弯曲力时,弯曲力集中在芯丝440中与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的端部421a接触的部分,存在容易引起芯丝440塑性变形之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导管具备近位轴;在后端区域的内腔内嵌入有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远位轴;插通所述远位轴的内腔内,并接合形成于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切槽部与后端部的芯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芯丝的后端部与所述切槽部的接合面,沿所述接合面形成有接合机构,在将所述接合机构沿所述导管的长轴分为第一接合机构和第二接合机构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接合机构及所述第二接合机构中,任意一个更多地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导管中,所述接合面的俯视时的形状为-字状,该-字状由相对于所述长轴平行地配置且相互对置的第一直线部及第二直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长轴垂直地配置且连结所述第一直线部及所述第二直线部的第三直线部构成,所述第一接合机构接合所述第一直线部,所述第二接合机构接合所述第二直线部,优选所述第一接合机构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接合机构的长度不同。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进一步具有接合所述第三直线部的第三接合机构的情况下,在沿所述导管的长轴分割第三接合机构之后,分别插入第一接合机构或第二接合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导管中,优选所述第一接合机构的一端部达到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端部,所述第二接合机构的一端部与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端部留有间隔。在本专利技术的导管中,优选所述第一接合机构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接合机构的一端部均与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端部留有间隔。附图说明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图2 (a)是放大表示图I所示的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2 (b)是图2 (a)所示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 (c)是从与图2 (b)相反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 Cd)是图I所示的导管的A-A线剖视图,图2 Ce)是图I所示的导管的B-B线剖视图。图3 (a)是放大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3 (b)及图3 (c)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 (a)是放大表示现有的气囊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 (b)是图4 (a)所示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4 (C)是在图4 (a)所示的接合部分施加弯曲力的情况下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中10—导管,20—近位轴,21—近位轴的前端区域,23—切槽部,30一远位轴,32—远位轴的后端区域,40一芯丝,42一芯丝的后端部,50一接合机构,51—芯丝的后端部与切槽部的接合面,52—第一接合机构,53—第二接合机构,L一导管的长轴。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I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导管进行说明。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 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图2 (a)是放大表示图I所示的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图I中用X表示的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2 (b)是图2 (a)所示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 (c)是从与图2 (b)相反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 Cd)是图I所示的导管的A-A线剖视图,图2 Ce)是图I所示的导管的B-B线剖视图。此外,在图I、图2 (a广图2 (C)及后述的图3中,图示左侧为插入到体内的远位侦仪前端侧),右侧为由医师等技术人员操作的近位侧(后端侧、基端侧)。另外,在图2及后述的图3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远位轴来图示。图I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导管10包括近位轴20 ;近位轴20的前端区域21嵌入于后端区域32的内腔内的远位轴30 ;以及插通远位轴30的内腔内,并接合形成于近位轴20的前端区域的切槽部23和后端部42的芯丝40。如图2 (βΓ图2 (e)所示,芯丝40的后端部42与切槽部23的接合面51的俯视时的形状为-字状,该-字状由相对于导管10的长轴(长度轴)L平行地配置且相互对置的第一直线部61及第二直线部62、以及相对于长轴L垂直地配置且连结第一直线部61及第二直线部62的第三直线部63构成。第一直线部61和第二直线部62的长度相同。基于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第一直线部61的长度或第二直线部62的长度(全长I2)优选为例如I IOmm,更优选为2 5mm。另外,基于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第三直线部63的长度优选比第一直线部或第二直线部的长度短,更优选为例如O. 2 lmm。接合机构50沿着接合面51形成。 若具体说明,则第一接合机构52接合第一直线部61,第二接合机构53接合第二直线部62,第一接合机构52的长度比第二接合机构53的长度更长。另外,第三接合机构54接合第三直线部63整体。此外,也可以不形成第三接合机构,也可以仅接合第三直线部的一部分。第一接合机构52的一端部52a达到近位轴20的前端区域21的端部21a,第二接合机构53的一端部53a与近位轴20的前端区域21的端部21a留有间隔。S卩、在将接合机构50沿导管10的长轴L分为第一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管,具备在前端部具有切槽部的近位轴、以及利用接合机构接合在所述切槽部的芯丝,该导管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切槽部设有所述近位轴和所述芯丝利用所述接合机构接合的接合部、以及所述近位轴和所述芯丝未利用所述接合机构接合的非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相对于所述近位轴和所述芯丝的长轴配置为非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允祥石川雅友
申请(专利权)人: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