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包括旋转平台骨架和固接在旋转平台骨架下表面的环形的内轨道、外轨道,以及与内轨道下表面贴合连接且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内支撑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外轨道下表面贴合连接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若干个向心支撑轮组。外轨道通过腹板的两个侧面连接摩擦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中通过摩擦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平台转动,较以往结构简单合理,向心支撑轮组中的两个支撑轮径向成一定角度安装,保证了支撑轮的向心度,使转动平台绕转动中心转动的偏离误差更小,使转动平台转动时更加平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旋转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旋转餐厅旋转舞台用的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
技术介绍
为配合旅游观光业的需要,很多高层建筑顶端都配有旋转餐厅、旋转舞台等观光设施,这些设施一般都采用旋转平台结构,旋转平台需要不断地转动才能达到观光效果。现有技术的旋转平台都是由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带动环形齿条使平台转动的,这种由齿轮带动环形齿条旋转的结构,设计复杂,制造成本高。另外,齿轮、环形齿条等传动机件磨损或损坏后不易修复,且修复成本也高。传统结构中,旋转平台外轨支撑轮组中每个支撑轮仅仅对旋转平台形成支撑,对旋转平台转动时偏离转动中心的控制精度要求不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已有技术旋转平台结构设计的不足,给出ー种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成本低,转动平台偏离转动中心精度高的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包括旋转平台骨架和固接在旋转平台骨架下表面的环形的内轨道、外轨道,以及与内轨道下表面贴合连接且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内支撑轮组,本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外轨道下表面贴合连接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若干个向心支撑轮组,所述外轨道的腹板连接摩擦驱动机构。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其中所述摩擦驱动机构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姆个摩擦驱动机构中包括ー个摩擦驱动机构框架,所述摩擦驱动机构框架上设有ー个从动摩擦轮机构、一个主动摩擦轮机构和动カ系统,所述从动摩擦轮机构一端与所述摩擦驱动机构框架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下部设有的摆动轮与所述摩擦驱动机构框架上表面贴合连接,所述主动摩擦轮机构一端与所述摩擦驱动机构框架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下部设有的摆动轮与所述摩擦驱动机构框架上表面贴合连接,所述从动摩擦轮机构和主动摩擦轮机构自由端上部之间通过带有压簧的压杆连接,所述从动摩擦轮机构上设有从动摩擦轮,所述主动摩擦轮机构上设有主动摩擦轮,所述从动摩擦轮与所述外轨道腹板的外侧面贴合连接,所述主动摩擦轮与所述外轨道腹板的内侧面贴合连接,所述动カ系统的输出轴通过三角带与所述主动摩擦轮机构输入端皮带轮连接,所述动カ系统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控系统连接。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其中所述ー个向心支撑轮组由支撑轮组框架右端设置支撑轮,左端设置支撑轮和定心侧向压轮组成,所述支撑轮与支撑轮呈弧线形连接结构,所述支撑轮与支撑轮之间连接弧线的半径与所述外轨道中心线的半径相等。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其中所述摩擦驱动机构中的从动摩擦轮机构和主动摩擦轮机构绕各自的铰接轴均具有ー个转动轨迹,所述从动摩擦轮机构和主动摩擦轮机构的转动轨迹同时产生或消亡且转动角度和方向一致,所述摆动轮在安装轴上具有自由转动轨迹。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中通过摩擦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平台转动,较以往结构简单合理,向心支撑轮组中的两个支撑轮径向成一定角度安 装,保证了支撑轮的向心度,使转动平台绕转动中心转动的偏离误差更小,使转动平台转动时更加平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作进ー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B-B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中一个支撑轮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中支撑轮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中支撑轮结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中摩擦驱动机构主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中摩擦驱动机构俯视示意图。图9为摩擦驱动机构主动轮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摩擦驱动机构从动轮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是对已有转动平台技术进行的改进。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包括旋转平台骨架6和固接在旋转平台骨架6下表面的环形的内轨道2、外轨道4,以及与内轨道2下表面贴合连接且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内支撑轮组I。本技术的外轨道4下表面贴合连接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若干个向心支撑轮组3。外轨道4的腹板连接摩擦驱动机构5。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摩擦驱动机构5对称设有两个,每个摩擦驱动机构5中包括ー个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上设有ー个从动摩擦轮机构13、一个主动摩擦轮机构14和动カ系统16。从动摩擦轮机构13 —端与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下部设有的摆动轮17与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上表面贴合连接。主动摩擦轮机构14 一端与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下部设有的摆动轮17与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上表面贴合连接。从动摩擦轮机构13和主动摩擦轮机构14自由端上部之间通过带有压簧的压杆15连接。从动摩擦轮机构13上设有从动摩擦轮13. 1,主动摩擦轮机构14上设有主动摩擦轮14. I。从动摩擦轮13. I与外轨道4腹板的外侧面贴合连接;主动摩擦轮14. I与外轨道4腹板的内侧面贴合连接。动カ系统16的输出轴通过三角带14. 2与主动摩擦轮机构14输入端皮带轮连接。动カ系统16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控系统8连接。摩擦驱动机构5中的从动摩擦轮机构13和主动摩擦轮机构14绕各自的铰接轴均具有一个转动轨迹。从动摩擦轮机构13和主动摩擦轮机构14的转动轨迹同时产生或消亡,且转动角度和方向一致。摆动轮17在安装轴上具有自由转动轨迹。如图4、图5图6所示,一个向心支撑轮组3由支撑轮组框架9右端设置支撑轮10.I,左端设置支撑轮10和定心侧向压轮11组成。支撑轮10与支撑轮10. I呈弧线形连接结构。支撑轮10与支撑轮10. I之间的连接弧线的半径与所述外轨道中心线的半径相等。摩擦驱动机构5为本技术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提供旋转动力3。通过电控系统8发出的信号,启动动カ系统16,动カ系统16通过三角带14. 2带动主动摩擦轮机构14转动,从动轮摩擦轮机构13和主动摩擦轮机构14共同摩擦外轨道4,使旋转平台7转动。改变压簧的张紧カ,可改变动摩擦轮机构13和主动摩擦轮机构14对外轨道4的摩擦力,改变转动效果。在保证压簧张紧カ的同时,摩擦轮机构13和主动摩擦轮机构14可随环形外轨道4的不圆度自由移动,保证整体结构的摩擦性能。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包括旋转平台骨架(6)和固接在旋转平台骨架(6)下表面的环形的内轨道(2)、外轨道(4),以及与内轨道(2)下表面贴合连接且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内支撑轮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道(4)下表面贴合连接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若干个向心支撑轮组(3),所述外轨道(4)的腹板连接摩擦驱动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机构(5)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每个摩擦驱动机构(5)中包括ー个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所述摩擦驱动机构框架(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平台外轨摩擦装置,包括旋转平台骨架(6)和固接在旋转平台骨架(6)下表面的环形的内轨道(2)、外轨道(4),以及与内轨道(2)下表面贴合连接且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内支撑轮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道(4)下表面贴合连接锚固在地面基础上的若干个向心支撑轮组?(3),所述外轨道(4)的腹板连接摩擦驱动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磊,
申请(专利权)人:冉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