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活页夹制造机的自动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88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用于活页夹制造机的自动传送机构,主要设置在活页夹制造机的一折纸机及一超声波熔接机之间,当塑料加工件在折纸机内完成对折动作之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传送机构会将塑料加工件自动传送至超声波熔接机的焊头下方进行熔接作业来完成活页夹的制造,如此即可有效节省从折纸机搬运至超声波熔接机的人力及时间,借以提升自动化作业的效率及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活页夹制造机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活页夹制造机的自动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在活页夹的生产方面,目前业界大多是使用折纸机与超声波熔接机来进行活页夹的加工作业。首先是将多个裁切完成的塑料加工件从折纸机的入料口一一送入折纸机内进行对折动作,接着再从折纸机的出料口输送至一置物台上,待累积一定数量之后,最后再一起拿到超声波熔接机分别进行熔接作业,如此即完成活页夹的制造。然而就传统的活页夹制造流程来说,折纸机与超声波熔接机之间必须完全依赖人 工搬运的方式将已经完成对折的活页夹拿到超声波熔接机进行最后的熔接作业,但是搬运过程势必会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因而将会连带影响生产活页夹的效率及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活页夹制造机的自动传送机构,其能取代人工搬运的方式,用于提升自动化作业的效率及产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自动传送机构设置于该活页夹制造机的一折纸机与一超声波熔接机之间,并包含有一基座、一平台、一输送单元、一压轮单元,以及一止动气缸。该基座可用于支撑于地面上;该平台设于该基座且位于该超声波熔接机的一焊头的下方,该平台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该平台的第一侧边衔接该折纸机的一出料口,该平台的第二侧边具有一穿孔;该输送单元具有二转轴、一输送带,以及一马达,该二转轴可转动地设于该基座且分别对应于该平台的第一、第二侧边,该输送带绕设于该二转轴且环绕该平台,该马达固定于该基座且连接其中一该转轴,用于通过驱动该转轴来带动该输送带相对该平台运动,使得该输送带能将已经完成对折的活页夹从该折纸机的出料口输送至该超声波熔接机的焊头下方;该压轮单元具有一固定轴、一第一轮轴,以及至少一压轮,该固定轴固定于该基座且横跨于该平台的第一侧边的上方,该第一轮轴以其一端连接该固定轴且朝远离该折纸机的出料口的方向延伸,该压轮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轮轴的另一端且抵靠于该输送带,用于抵压活页夹来增加活页夹在输送过程的平整度;该止动气缸具有一缸体及一由该缸体伸出的止动杆,该缸体固定于该基座且位于该平台的下方,该止动杆经由该平台的穿孔而可伸缩地突出于该平台的第二侧边的表面,用于阻挡活页夹随着该输送带移动。借此,本技术的自动传送机构确实能够节省人工搬运时间及成本来达到提升自动化作业效率及产能的目的。在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传送机构中,还包含有一加压单元,该加压单元具有一固定板、一加重件,以及一加压轮,该固定板固定于该基座且横跨于该平台的第二侧边的上方,该加重件设于该固定板的顶面,该加压轮可转动地设于该固定板的底面且抵靠于该输送带,用于确保活页夹在制造完成后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在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传送机构中,该输送单元还包含有多个导轮,该多个导轮可转动地设于该基座且并排地位于该平台的第一、第二侧边之间,用于确保活页夹的移动方向不会产生偏移。在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传送机构中,该输送单元还具有一皮带轮及一传动皮带,该皮带轮设于该马达的一驱动轴,该传动皮带绕设于该皮带轮及该转轴。借此,该马达得以通过该皮带轮及该传动皮带来带动该转轴转动。在本技术所提供的自动传送机构中,该压轮单元还具有一第二轮轴,该第二轮轴以其一端连接该固定轴且朝该折纸机的出料口的方向延伸,而且,该压轮的数目为至少二个,该二压轮分别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第二轮轴的另一端,用于抵压活页夹来增加活页夹在输送过程的平整度。附图说明图I为应用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活页夹制造机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主要显示活页夹被止动杆所阻挡住。图6类同于图5,主要显示制造完成的活页夹通过加压轮的状态。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活页夹制造机; 12-自动传送机构;14-折纸机;142-出料口;16-超声波熔接机; 162-焊头;18-控制系统;20-基座;22-导板;30-平台;32-第一侧边;34-第二侧边;36-穿孔;40-输送单元;41、42-转轴;43-输送带;44-马达;442-驱动轴;45-皮带轮;46-传动皮带;47-控制盒;48-导轮;50-压轮单元;52-固定轴;54-第一轮轴;56-第二轮轴;58-压轮;60-止动气缸;62-缸体;64-止动杆;70-加压单元;72-固定板;74-加重件;76-加压轮;80-活页夹。具体实施方式现配合附图列举以下优选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活页夹制造机10的自动传送机构12,图中所示的活页夹制造机10包含有一折纸机14及一超声波熔接机16,由于折纸机14及超声波熔接机16已经被业界广泛地使用而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其详细结构及动作流程。请再参阅图2至图4,本技术的自动传送机构12包含有一基座20、一平台30、一输送单元40、一压轮单元50,以及二止动气缸60。基座20为一铝挤型框架,用于支撑于地面上。平台30主要是用来承接从折纸机14的一出料口 142送出的活页夹80,如图5所示。平台30固定于基座20的顶面且位于超声波熔接机16的一焊头162的下方,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边32及一第二侧边34,平台30的第一侧边32衔接折纸机14的出料口 142,平台30的第二侧边34具有二穿孔36。输送单元40具有二转轴41、42、四条相互平行的输送带43、一马达44、一皮带轮45,以及一传动皮带46。该二转轴41、42可转动地设于基座20且分别对应于平台30的第一、第二侧边32、34 ;各输送带43绕设于该二转轴41、42且环绕平台30 ;马达44固定于基座20且具有一驱动轴442 ;皮带轮45固定于马达44的驱动轴442 ;传动皮带46绕设于皮带轮45及转轴42。借此,当马达44受一控制盒47的启动而开始运转时,马达44的驱动轴442会通过皮带轮45及传动皮带46来带动转轴42转动,接着转轴42会带动各输送带43绕着平台30运动,用于带动待熔接的活页夹80,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再带动转轴41转动。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输送带43的数目不一定要四条,只要至少一条即可达到输送的效果。为了确保活页夹80在输送带43上的移动方向不会产生偏移,输送单元40还具有多个导轮48,该多个导轮48可转动地设于基座20且并排地位于平台30的第一、第二侧边32、34之间,用于适时推顶活页夹80来导正活页夹80的移动方向,如图3至图5所示。压轮单元50具有一固定轴52、一第一轮轴54、三第二轮轴56,以及四压轮58。固定轴52固定于基座20且横跨于平台30的第一侧边32的上方;各第一轮轴54以其一端连接固定轴52且朝远离折纸机14的出料口 142的方向延伸;第二轮轴56以其一端连接固定轴52且朝折纸机14的出料口 142的方向延伸;各压轮58可转动地设于第一、第二轮轴54、56的另一端且抵靠输送带43,用于抵压活页夹80来增加在输送过程的平整度。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二轮轴56的数目不一定要三个,只要至少一个即可,在此情况下,压轮58的数目也只要两个而分别安装于第一、第二轮轴54、56即可。各止动气缸60具有一缸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活页夹制造机的自动传送机构,该活页夹制造机包含有一折纸机及一超声波熔接机,该折纸机具有一出料口,该超声波熔接机具有一焊头,该自动传送机构包含有:一基座;一平台,设于该基座且位于该超声波熔接机的焊头的下方,该平台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该平台的第一侧边衔接该折纸机的出料口,该平台的第二侧边具有至少一穿孔;一输送单元,具有二转轴、至少一输送带,以及一马达,该二转轴可转动地设于该基座且分别对应于该平台的第一、第二侧边,该输送带绕设于该二转轴且环绕该平台,该马达固定于该基座且连接其中一该转轴,用于通过驱动该转轴来带动该输送带相对该平台运动;一压轮单元,具有一固定轴、一第一轮轴,以及至少一压轮,该固定轴固定于该基座且横跨于该平台的第一侧边的上方,该第一轮轴以其一端连接该固定轴且朝远离该折纸机的出料口的方向延伸,该压轮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轮轴的另一端且抵靠于该输送带;以及至少一止动气缸,具有一缸体及一由该缸体伸出的止动杆,该缸体固定于该基座且位于该平台的下方,该止动杆经由该平台的穿孔而可伸缩地突出于该平台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庆鹏张训嘉
申请(专利权)人:健豪印刷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伟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