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加工工装夹具,将底座安装到铣床上。代加工的试样通过试样夹持装置的两个夹持部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相对设置的固定支块与可移动支块之间;可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支块在底座上的位置,来改变所述可移动支块与所述固定支块之间的间距,以适应试样的长度;在加工完试样的一面后,将试样夹持装置与试样一起取下并翻转,再重新固定到所述可移动支块与所述固定支块之间,对试样的另一面进行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机加工工作效率,确保加工精度,同时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加工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核电制造企业对焊接材料进行验收、焊接工艺评定、产品见证件等试验时,均采用拉伸强度作为考核指标,且该考核指标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需要对板状拉伸试样(或弧状拉伸试样)标距部位的其中两个侧面进行高精度的加工,其加工精度将直接影响拉伸试验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中,主要是在铣床上采用平口钳夹紧试样的另外两个侧面,来实现定位加工,则加工好的试样垂直度较差,且加工效率低,影响了制造生产进度。同时 对于接头拉伸多数试板厚度超过10mm,每次加工过程中对铣刀的耗损非常严重,试样厚度越厚此情况越为严重,由此可见,无论从技术角度或经济角度来讲,此类加工方法不能满足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安全、可靠、定位更加合理的加工工装夹具,用于对待加工板状(或弧状)的焊接接头拉伸试样进行固定,以提高机加工工作效率,确保加工精度,同时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加工工装夹具,所述加工工装夹具包含底座、可移动支块、固定支块,以及试样夹持装置;所述固定支块与所述可移动支块在所述底座上的两端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固定支块与底座之间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固定支块在底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所述可移动支块与所述底座之间是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可移动支块在底座上的位置能够调整,来改变所述可移动支块与所述固定支块之间的间距;所述试样夹持装置设置有相互对称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件;两个所述夹持部件分别连接在待加工的试样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夹持部件还连接在所述固定支块的内侧位置,而另一个所述夹持部件还连接在位置调整后的可移动支块的内侧位置,从而将所述试样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块与可移动支块之间。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通过所述定位槽将所述工装夹具固定安装到铣床上。在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至少一排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螺孔,所述第一定位螺孔沿所述可移动支块在底座上的移动方向布置,来限定所述可移动支块的移动范围;在所述可移动支块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螺孔,所述第二定位螺孔贯穿所述可移动支块的顶面到底面设置;所述第二定位螺孔能够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定位螺孔相匹配;所述加工工装夹具还包含在所述可移动支块的位置调整后使用的若干个定位螺栓,使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对准的第二定位螺孔和第一定位螺孔,将所述可移动支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试样夹持装置的每个夹持部件,包含有一个顶板、一个底板,和一个侧挡板;所述顶板进一步设有外侧连接部分及内侧悬空部分;其中,所述夹持部件的底板与所述顶板的内侧悬空部分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间隔空隙;所述间隔空隙的一侧为开口,待加工的试样的任意一端能够从开口处插入该间隔空隙内;所述侧挡板设置在所述间隔空隙上与开口相对的一侧,通过所述侧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的内侧悬空部分。所述顶板的内侧悬空部分上,还开设有贯穿该顶板的顶面到底面的若干个夹持螺孔;所述加工工装夹具还包含在所述试样插入到所述间隔空隙并紧贴所述侧挡板后使用的若干个夹持螺栓,使所述夹持螺栓穿过对应的夹持螺孔,并使夹持螺栓的底部紧贴在试样上,将所述试样与所述夹持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外侧连接部分与一个支撑板连接,贯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至少两个反向布置的固定螺栓,即在任意时刻,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朝上且螺杆朝下,另一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头部朝下且螺杆朝上;所述可移动支块或固定支块的顶面上,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固定螺孔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对应;所述支撑板的两个固定螺栓分别在加工所述试样的两个相对表面时使用,当所述顶板的外侧连接部分紧贴在所述可移动支块或固定支块的顶面上以后,使得此时头部朝上且螺杆朝下的那个固定螺栓插入到对应的固定螺孔,将所述夹持部件与所述可移动支块或固定支块固定连接。待加工的试样是板状或弧状的焊接接头拉伸试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加工工装夹具,其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先将工装夹具通过底座的定位槽固定到铣床上;使得代加工的试样通过试样夹持装置的两个夹持部件固定后,设置到底座上相对设置的固定支块与可移动支块之间;可以调整所述可移动支块在底座上的位置,来改变所述可移动支块与所述固定支块之间的间距,以适应试样的长度。只需调整铣刀与试样表面的位置对试样进行加工。当在加工完试样的一面后,将试样夹持装置与试样一起取下并翻转,再使用反向的固定螺母,将试样夹持装置与试样重新固定到所述可移动支块与所述固定支块之间,使用铣刀对试样的另一面进行加工。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加工工装夹具,加工精准,使用快捷,安全可靠,定位更加合理,能够适用于对待加工的板状(或弧状)的焊接接头拉伸试样进行固定,解决试样加工过程中垂直度较差、加工效率低且加工铣刀损耗严重的问题,有效提高机加工工作效率,确保加工精度,同时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加工工装夹具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加工工装夹具与板状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工装夹具(以下亦简称为工装夹具),用以对焊接接头拉伸试样(以下亦简称为拉伸试样,或试样)进行加工时的定位。结合图I、图2的记载,下文将主要描述将上述工装夹具用于定位板状试样时的一种具体实施结构。配合参见图I、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工装夹具主要包含底座10、可移动支块20、固定支块30,以及试样夹持装置的两个夹持部件40。文中各个零部件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其与夹具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向;对于夹具中任意两个相对设置的零部件,“内侧”指的是其相互靠近的一侧,“外侧”则是其相互远离的一侧。在所述底座10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2,通过这些定位槽12可以将所述工装夹具固定安装到铣床上。例如,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使两个定位槽12处在底座10上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边缘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支块30与可移动支块20在底座10的两端相对设置。在上述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两个支块位于两个定位槽12的内侧。其中,所述固定支块30与底座10的位置固定不变,而可移动支块20在底座10上的位置可以调整,从而改变固定支块30与可移动支块20之间的间距大小。在底座10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螺孔11,与之对应,在可移动支块20上开设有贯穿其顶面到底面的若干个第二定位螺孔21,以此配合限定所述可移动支块20在底座10上能够移动的范围。调整可移动支块20在底座10上的位置,使其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支块30,则,当可移动支块20上的第二定位螺孔21,对准其下方底座10上的第一定位螺孔11时,使用定位螺栓从上至下穿过第二、第一定位螺孔,对可移动支块20与底座10实施紧固。例如,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两排分别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布置的第一定位螺孔11,这两排第一定位螺孔11成对设置;而在可移动支块20上对应开设了两个贯穿的第二定位螺孔21,能够与底座10上每一对第一定位螺孔11分别进行匹配。在底座10上还设置有导向条13,例如使该导向条13设置在底座10沿长度方向的一个侧边上(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接头拉伸试样的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装夹具包含:底座(10)、可移动支块(20)、固定支块(30),以及试样夹持装置;所述固定支块(30)与所述可移动支块(20)在所述底座(10)上的两端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固定支块(30)与底座(10)之间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固定支块(30)在底座(10)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所述可移动支块(20)与所述底座(10)之间是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可移动支块(20)在底座(10)上的位置能够调整,来改变所述可移动支块(20)与所述固定支块(30)之间的间距;所述试样夹持装置设置有相互对称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件(40);两个所述夹持部件(40)分别连接在待加工的试样(50)的两端;其中一个所述夹持部件(40)还连接在所述固定支块(30)的内侧位置,而另一个所述夹持部件(40)还连接在位置调整后的可移动支块(20)的内侧位置,从而将所述试样(50)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块(30)与可移动支块(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炜,林仁军,陆连萍,李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