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感测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9075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感测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感测层的设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控感测技术已逐渐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电子装置中,以作为众多电子装置的输入接口,例如作为显示器、手机或游戏机器等电子装置的输入接口。此技术乃是由手指或触控笔按压或接触于一触控感测装置上,藉此可在无需其它传统类型的输入接口(如,按钮、键盘、或操作杆)操作下进行数据的存取或传输。上述的触控感测装置主要是其内设有一触控感测层(touch sensing layer),而可因应外部的按压或接触产生相对应的触控感测信号。请参考图1,是传统的触控感测层结 构,其所示的触控感测层100主要是由一 Y轴感测电极(γ-axis sensingel ectrode) 110与一 X轴感测电极(X-axis sensing electrode) 120所组成,其中该Y轴感测电极110是一不连续的电极图案,而X轴感测电极120则是与该Y轴感测电极110交错且为连续的电极图案。而为了避免两轴间导电而短路,在两轴的交错点形成一相对应的绝缘垫(insulationpad)130。在每一绝缘垫130上形成一导电桥(conductive bridge) 140,该导电桥140是连接于不连续的Y轴感测电极110之间,用以传递Y轴感测信号。传统形成的绝缘垫130与导电桥140皆为独立个体,因此在制造过程中,皆需考虑其个体成型对位的问题,徒增制造上的难度。因此,亟需要一种的设计,来改良现有结构与传统制法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其可以连续式结构达到简化制造流程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非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是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而非连续式地形成;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又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其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上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该些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另再提供一种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其中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是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以一第一印刷制程或一光微影制程形成一绝缘组件;以及以一第二印刷制程或该光微影制程形成一导电桥。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的触控感测层结构。 图2为本专利技术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触控感测层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触控感测层的第三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00 :触控感测层110 :Y轴感测电极120 :Χ轴感测电极130 :绝缘垫140:导电桥200:触控感测层210: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a:第一电极图案210b:第一电极图案220: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a:第二电极图案220b:第二电极图案230 :绝缘组件240:导电桥300 :触控感测层310:第一轴向感测电极310a:第一电极图案310b:第一电极图案320:第二轴向感测电极320a:第二电极图案320b:第二电极图案330 :绝缘组件340:导电桥400 :触控感测层410:第一轴向感测电极410a:第一电极图案410b:第一电极图案420:第二轴向感测电极 420a:第二电极图案420b:第二电极图案430 :绝缘组件440:导电桥S500 S520 :触控感测层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该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广泛地在其它的实施例施行。亦即,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已提出的实施例的限制,而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权利要求为准。其次,当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标中的各组件或结构以单一组件或结构描述说明时,不应以此作为有限定的认知,即如下的说明未特别强调数目上的限制时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应用范围可推及多个组件或结构并存的结构与方法上。再者,在本说明书中,各组件的不同部分并没有完全依照尺寸绘图,某些尺度与其它相关尺度相比或有被夸张或是简化,以提供更清楚的描述以增进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而本专利技术所沿用的现有技艺,在此仅做重点式的引用,以助本专利技术的阐述。请参考图2,为本专利技术触控感测层的第一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2所示的触控感测层200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一绝缘组件230及一导电桥240。其中,每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210a与210b代表第一电极图案),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是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在此以标号220a与220b代表第二电极图案)。此所指的“第一轴向”可代表Y轴方向,而“第二轴向”可代表X轴方向,但亦可交换代表之。上述所谓的“不连续串接”乃指电极图案间是排列在同一方向但彼此无电性连接,例如,第一电极图案210a与第一电极图案210b是排列在同一行但彼此是独立设置且无任何连结;而上述所谓的“连续串接”乃指电极图案间是排列在同一方向且彼此电性连接,例如,第二电极图案220a与第二电极图案220b是排列在同一列上且通过一链接而彼此电性连接,其中该链接是被绝缘组件230所覆盖。此后在其它实施例中所提及的“不连续串接”与“连续串接”皆与上述定义类似,因此在后续即不再重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绝缘组件230是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上(即如图2所示的横向长条结构),而每一导电桥240则是非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210与第二轴向感测电极220的交错点(亦即处于X、Y方向上的交会点),且横跨绝缘组件230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210a与210b。绝缘组件230是为避免导电桥240在电性串接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时,对第二电极图案之间造成短路,而影响触控点的检测正确性。请参考图3,为本专利技术触控感测层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3所示的触控感测层300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310、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3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感测层,包括:一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含多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一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交错设置且包含多个连续串接的第二电极图案;一绝缘组件,其中每一绝缘组件连续式地形成于相对应的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上;以及一导电桥,其中每一导电桥非连续式地设置于相对应于该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与该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交错点,且横跨该绝缘组件以连接两个不连续串接的第一电极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宇李禄兴张振杰林清山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