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个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7468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植物化学的提取分离手段从豆科云实属植物喙荚云实[Caesalpina?minax?Hance]的种子苦石莲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此类化合物对宫颈癌、结肠癌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在肿瘤的临床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植物化学的提取分离手段从豆科云实属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苦石莲中提取分离得到4个新的卡山烧型二職类化合物及此类化合物对宫颈癌、结肠癌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在肿瘤的临床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苦石莲为豆科云实属植物_荚云实(Caesalpinia minax Hance)的种子。_荚云实俗称南蛇勒,龙爪刺,为低矮灌木,生于海拔150-680m的山地、山谷、河谷或路边灌丛中,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的广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及海南等地.苦石莲性凉,味苦,有清热化湿,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是我国南方民 间常用草药,其在民间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感、肝炎、痢疾、淋浊、痈肿、皮肤瘙痒、疮癣、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为我国中药典籍《中华本草》等收录,同时被广西中药材标准、贵州中药材标准、四川中药材标准等收载,是宝贵的传统壮药。研究表明,苦石莲中的特征性成分及活性成分主要为卡山烷型(cassane) 二職及其内酯类化合物。经药理活性研究,这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疟疾,抗肿瘤等活性。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化合物Minaxin A( I )、Neocaesalpin AA( II )、NeocaesalpinAB(III) ,Neocaesalpin AD(IV)均为新化合物,其抗肿瘤活性为首次发现,迄今为止,以上研究成果尚未有专利或文献报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的含有卡山烷型二萜的植物资源,深入进行研究开发,寻找具有独特化学结构,抗肿瘤活性强,且毒副作用小的该类化合物,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型抗肿瘤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本实验室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和结构测定手段对豆科云实属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苦石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过程中,从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卡山烷型二萜,分别为MinaxinA( I )、Neocaesalpin AA( II )、Neocaesalpin AB(III )、Neocaesalpin AD(IV)。通过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药效学研究,发现其对人宫颈癌Hela,人结肠癌HCT-8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I -IV对人宫颈癌Hela及人结肠癌HCT-8的IC5tl分别为40. 0,39. 8、31. 6、32. 8 μ g/ml 及 10. 5、33. O、29. 5、35. 5 μ g/ml。权利要求1.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个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豆科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苦石莲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化学结构式为2.权利要求I所述的四个化合物I-IV经肿瘤药效学实验证明,具有抗肿瘤活性。Minaxin A(化合物 I )、Neocaesalpin AA (化合物 II )、Neocaesalpin AB (化合物III)、Neocaesalpin AD (化合物IV )对于人宫颈癌细胞Hela及人结肠癌细胞HCT-8的IC5。分别为 40. O、39. 8、31. 6、32. 8 μ g/ml 及 10. 5、33. 0、29· 5、35. 5 μ g/ml。3.权利要求I所述的4个卡山烷型二萜(化合物I -IV)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广西南宁采得喙荚云实的种子苦石莲8. Okg,由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袁经权研究员鉴定为。苦石莲8. Okg粉碎后,甲醇加热回流提取二次,每次二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浓缩后得总浸膏2020g。苦石莲总浸膏用氯仿-甲醇溶解后,与100 200目的硅胶拌样,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洗脱,洗脱液减压浓缩,最终得到石油醚部分130g,氯仿部分325g,乙酸乙酯部分160g,丙酮部分305g,甲醇部分llOOg。(提取流程见附图5所示)。取氯仿部分经硅胶柱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剂I : 0-1 I梯度洗脱,得到12个馏分(Fr. A-L),从中选取馏分C (15. 4g),馏分D (8. 9g),馏分E ¢. Sg)经LH20凝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40 60洗脱除去色素。馏分C经反相MCI柱层析,以甲醇-水(30 70-100 O)梯度洗脱,得到8个组分(C1-C8)。C7-C8经薄层检识后合并,合并组分以甲醇-水(60 40)经反相高压制备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I (10. Omg)。馏分D经反相MCI柱层析,以甲醇-水(30 70-100 O)梯度洗脱, 得到6个组分(D1-D6)。D2-D3经薄层检识后合并,合并组分经300 400目硅胶柱层析,氯仿-石油醚(I 1-1 O)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II (8.0!^),化合物111(5.3!^)。馏分E经中压制备液相,以甲醇-水(40 70-100 O)梯度洗脱,得到4个组分(E1-E4)。E2组分以甲醇-水(68 32)经反相高压制备色谱分离,得到化合物IV (8.2mg)。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植物化学的提取分离手段从豆科云实属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苦石莲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此类化合物对宫颈癌、结肠癌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在肿瘤的临床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文档编号C07D307/77GK102863506SQ20111018785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许旭东, 马国需, 曹丽, 袁经权, 马丽焱, 吴海峰, 吴丽珍, 郑庆霞, 钟明亮, 杨峻山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个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豆科植物喙荚云实的种子苦石莲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化学结构式为: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4个新的卡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合物Ⅰ为Minaxin?C[1α,6α,7β?triacetoxy?5α,13α,15β,16β?tetrahydroxy?12?oxocassane?14,16?epoxy],分子式为C26H38O12,系白色粉末,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Ⅱ为Neocaesalpin?AA[1α,2α?diacetoxy?5α,14α?dihydroxy?12α?methoxycass?13(15)?en?16,12?olide],分子式为C25H36O9,系白色粉末,化合物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为Neocaesalpin?AB[1α?acetoxy?5α,7β?dihydroxy?12α?methoxycass?13(15)?en?16,12?olide],分子式为C23H34O7,系白色粉末,化合物Ⅲ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Ⅳ为Neocaesalpin?AD[1α?acetoxy?5α,7β?dihydroxy?12α?methoxycass?13(15)?en?16,12?olide?17β?carboxylate],分子式为C24H34O9,系无色固体,化合物Ⅳ为新化合物。FSA000005320866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旭东马国需曹丽袁经权马丽焱吴海峰吴丽珍郑庆霞钟明亮杨峻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