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液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421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液栽培装置。该培养液栽培装置能够在栽培槽内维持预先调整且供给的培养液的浓度、温度等的最佳的培养液条件并进行均匀的供给,能够稳定地对栽培作物提供恰当的养分、氧以及环境。该培养液栽培装置至少具备栽培槽和栽培床,将已调整的培养液供给至栽培槽内,使培养液始终以流动状态循环,并且,能够调节培养液的水位。在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向栽培槽内供给培养液的给液口,并且,在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从栽培槽内排出培养液的排液口,由此,在栽培槽内流动的培养液的流动方向成为宽度方向,而且,栽培槽内的培养液的替换次数为每小时1~10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液栽培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使作物栽培用的培养液在栽培槽中流动,通过向根部提供培养液中的营养来使作物生长的培养液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在将培养液供给至栽培槽内并使培养液循环而进行作物栽培的培养液栽培装置中,沿栽培槽的长度方向使培养液流动,向作物提供营养。在此情况下,随着培养液栽培的规模变大,栽培槽也变得超长,在栽培槽内沿长度方向流动的培养液的流路变长。 在该状况下,在栽培槽内流动的培养液容易停滞,不能充分地保障均匀的流动,而且循环量和交换次数(替换次数)也变少。因此,即使将培养液以适当调整的状态供给至栽培槽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培养液的养分浓度、溶氧浓度、培养液温度的变化和变动也较大,根部的养分供给环境、氧供给环境、液温环境不能充分地稳定,进而环境恶化严重,从而大大地妨碍了根部的成长和作物的生长。另外,在培养液栽培装置中,根部浸在培养液中的情况较多,植物的根部的呼吸量较大,培养液中的溶氧无论怎样都不足,容易成为缺氧状态。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在栽培槽内,使作物的根部的一部分在培养液层上的空气层中露出,作物的根部能够直接从空气层吸收氧。然而,目前,形成于栽培槽内的空气层大多与外部空气连通,难以充分地维持空气层中的湿度。也就是说,在作物的根部从培养液层露出于空气层的状态下,空气层的湿度低,在这种情况下,水分从根部表面蒸发,产生潜热冷却,结果对根部带来较大的损伤。以前,对于这样的露出空气层的湿度管理未充分地进行考虑,氧吸收不足的消除实际上未充分地实行。在日本特开平10-248416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静水式培养液栽培方法及栽培装置,其通过使空气层R存在于培养液面和定植板7之间,从而在湿气中使根部发育。另外,在日本特开2007-8948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溶液栽培装置,其使用在两个方向具有倾斜面的栽培床3,除了沿栽培床3的长度方向之外,也沿栽培床3的宽度方向使培养液以膜状薄薄地流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10-24841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89489号公报依照上述专利文献I的静水式培养液栽培方法及栽培装置,通过设置空气层R,从而在湿气中使根部发育,由此,实现了即使不使用给水片,作物也不枯萎的静水式栽培。但是,其前提终究是静水式栽培,并不相当于将在调整箱已调整养分浓度和氧浓度、温度等的培养液供给至栽培槽内的培养液栽培装置。另一方面,关于空气层R的构成,实际上并未预料到来自定植板7或定植孔8等的间隙的通气,未考虑空气层R中的温度环境。因此,不能充分地防止在空气层R露出的根部因潜热冷却而受到损伤。依照上述专利文献2的溶液栽培装置,通过培养液在栽培床3上沿宽度方向流过,从而能够缩短培养液的流动距离,具有能够消除由于培养液的浓度差而导致的培育速度差的优点。但是,其前提终究是使培养液滴落地以薄层状态在栽培床3上流动的溶液栽培装置。也就是说,并不相当于使培养液在栽培槽内以盛满规定的深度的状态循环,使作物的根部浸溃于在栽培槽内盛满的培养液并吸收养分的培养液栽培装置。另外,该文献2的溶液栽培装置使培养液以极薄的膜状在栽培床3上流动,因而与使培养液流入栽培槽内并循环的栽培装置不同,适用的作物的种类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定。另外,根部大多在产生于膜状培养液层之上产生的空气层中露出,但是,关于该空气层的气密性等,没有考虑该空气层的湿度环境,不能充分地防止由于伴随着根部表面的水分蒸发的潜热冷却而导致根部受到损伤。而且,专利文献2的溶液栽培装置必须使栽培床3倾斜,因而作物的种植无论怎样都成 为倾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现有的培养液栽培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液栽培装置,该培养液栽培装置将培养液供给至栽培槽内且达到规定的深度,并使培养液循环,在栽培槽沿一个方向变得超长的情况下尤其能够发挥效果,能够在栽培槽内维持预先调整并供给的培养液浓度、温度等最佳的培养液条件,能够无偏差地均匀地向各栽培作物供给提供至栽培槽内的已调整的培养液,由此能够稳定向栽培作物提供恰当的养分、氧以及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培养液栽培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具备用于使作物栽培用的培养液流动的栽培槽和配置于该栽培槽的栽培床,将在调整箱已调整的培养液供给至栽培槽内,使培养液始终以流动状态地循环,并且,能够调节培养液的水位,其中,在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向栽培槽内供给培养液的给液口,并且,在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从栽培槽内排出培养液的排液口,由此,在栽培槽内流动的培养液的流动方向成为栽培槽的宽度方向,而且,栽培槽内的培养液的替换次数为每小时I 10次。另外,在栽培槽的内部,调节培养液的水位,以使作物的根部的一部分从培养液层露出于上方的空气层,并且,空气层的湿度始终为90%以上。另外,通过装卸自如地设置隔板,从而沿垂直于栽培槽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将栽培槽内的培养液层隔开为多个区域。另外,在被隔板隔开的每个区域,能够自如地调节培养液的水位。另外,栽培槽内的培养液的温度变化维持在设定温度的±1°C以内,导电度的变化相对于设定值维持在-O. lmS/cm以内。依据第I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液栽培装置,在培养液连续地循环于栽培槽内的装置中,在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向栽培槽内供给培养液的给液口,并且,在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从栽培槽内排出培养液的排液口,由此,在栽培槽内流动的培养液的流动方向成为栽培槽的宽度方向。因此,供给至栽培槽内的培养液的流动方向成为宽度方向,所以能够消除在沿长度方向流动较长路程时培养液的一部分产生的长期滞留。所以,能够将供给至栽培槽内的全部的新鲜的培养液无劣化地、无偏差地、均匀地供给至全体作物。而且,尤其是通过将栽培槽内的培养液的替换次数调节为每小时I 10次,从而能够充分地限制培养液在栽培槽内的滞留时间,能够稳定地例如将栽培槽内的培养液的温度变化维持在土 rc以下,将养分的导电度的变化相对于设定值维持在-O. lmS/cm以内,能够在栽培槽内原样地稳定地保持已调整的培养液的恰当条件。依据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液栽培装置,在栽培槽的内部,调节培养液的水位,以使作物的根部的一部分从培养液层露出于上方的空气层,并且,空气层的湿度始终为90%以上。因此,能够从露出于空气层的根部充分地吸收仅通过浸在培养液中的根部而无法充分地吸收的氧。虽然一直以来就考虑将根部的一部分露出于空气中,但未充分地考虑露出于空气层的根部由于根表面的水分蒸发而受到损伤。在本专利技术中,空气层的湿度始终为90%以上,充分地考虑了湿度环境,因而能够防止露出于空气层的根部的表面的水分蒸发,由此能够充分地防止根部的损伤,充分地稳定地确保从空气层吸收氧的能力。所以,能够确保作物的良好的稳定的呼吸,实现良好的生长。依据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液栽培装置,通过装卸自如地设置隔板,从而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方向将栽培槽内的培养液层隔开为多个区域。因此,能够在被隔板隔开的每个区域,使培养液沿栽培槽的宽度方向流动,因而能够在每个区域以更均匀的状态快速地进行培养液的替换,且不发生部分停滞。所以,能够在整个栽培槽无偏差地实现均质且良好的流动和快速的培养液的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液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用于使作物栽培用的培养液流动的栽培槽和配置于该栽培槽的栽培床,将在调整箱已调整的培养液供给至所述栽培槽内,使培养液始终以流动状态循环,并且,能够调节培养液的水位,其中,在所述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向所述栽培槽内供给培养液的给液口,并且,在所述栽培槽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保持间隔地配置多个从所述栽培槽内排出培养液的排液口,由此,在所述栽培槽内流动的培养液的流动方向成为所述栽培槽的宽度方向,而且,所述栽培槽内的培养液的替换次数为每小时1~10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泽三郎
申请(专利权)人:乔奥华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