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083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47
一种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涉及一种放线装置,在板体(3)上部间隔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定槽轮(1),两个定槽轮(1)之间的下部设有一个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两个定槽轮(1)和一个动槽轮(2)的轮槽相互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定槽轮和一个动槽轮在板体上呈倒三角形的排列方式,动槽轮受到弹簧的作用形成线路或光缆的张力放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放线时、尤其是电力高压线路和通讯光缆的施工中,需要使被展放的线路和光缆保持一定的张力而脱离地面处于架空状态,这种施工方法中需要使用架设的张力放线装置;目前的张力放线设备大多较大,在不方便运输和没有放置设备的地方施工很难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通过将两个定槽轮和一个动槽轮在板体上呈倒三角形的排列方式,动槽轮受到弹簧的作用形成线路或光缆的张力放线。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包括板体、定槽轮和动槽轮,在板体上部间隔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定槽轮,两个定槽轮之间的下部设有一个向上运动的动槽轮,两个定槽轮和一个动槽轮的轮槽相互对应。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两个定槽轮的一侧面中部分别与定轴的一端连接,定轴穿过板体上设置的穿孔后套在两个轴承B的内圈中,至少两个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内壁紧密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一端固定在板体后部所述穿孔的外部面上。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所述轴承座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板体后部所述穿孔的外部面上。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所述向上运动的动槽轮一侧面中部分别与动轴的一端连接,动轴穿过板体上设置的长圆孔后套在两个轴承A的内圈中,两个轴承A的外圈分别套在两个轴套内面中,在两个轴套的上部分别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穿过“L”形固定板后由螺母紧固,在两个轴套与“L”形固定板之间的螺杆上分别设有弹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通过将两个定槽轮和一个动槽轮在板体上呈倒三角形的排列方式,其中动槽轮受到弹簧的作用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所展放的线路或光缆处于张力状态;实现了的张力放线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是本技术的动槽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定槽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槽轮;2、动槽轮;3、板体;4、线路或光缆;5、螺母;6、“L”形固定板;7、弹簧;8、长圆孔;9、轴套;10、轴承A;ll、动轴;12、轴承座;13、轴承B ;14、定轴;15、焊接。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I 4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包括板体3、定槽轮I和动槽轮2,在板体3上部间隔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定槽轮1,两个定槽轮I之间的下部设有一个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两个定槽轮I和一个动槽轮2的轮槽相互对应;结合附图4给出的结构,两个定槽轮I的一侧面中部分别与定轴14的一端连接,定轴14穿过板体3上设置的穿孔后套在两个轴承B13的内圈中,至少两个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12内壁紧密连接,所述轴承座1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板体3后部所述穿孔的外部面上。结合附图3给出的结构,所述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 —侧面中部分别与动轴11的一端连接,动轴11芽过板体3上设直的长圆孔8后套在两个轴承AlO的内圈中,两个轴承AlO的外圈分别套在两个轴套9内面中,在两个轴套9的上部分别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穿过“L”形固定板6后由螺母5紧固,在两个轴套9与“L”形固定板6之间的螺杆上分别设有弹 簧7。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使用时将线路或光缆4放在两个定槽轮I的上部轮槽中,将两个定槽轮I之间的线路或光缆4套在动槽轮2下部的轮槽中,所展放的线路或光缆4由牵引端进行牵引,所述两个定槽轮I和动槽轮2随动,并由动槽轮2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所述动槽轮2受到弹簧的作用,处于张力状态;达到施工中要求的张力放线目的。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包括板体(3)、定槽轮(I)和动槽轮(2),其特征是在板体(3)上部间隔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定槽轮(I ),两个定槽轮(I)之间的下部设有一个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两个定槽轮(I)和一个动槽轮(2)的轮槽相互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定槽轮(I)的一侧面中部分别与定轴(14)的一端连接,定轴(14)穿过板体(3)上设置的穿孔后套在两个轴承B (13)的内圈中,至少两个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12)内壁紧密连接,所述轴承座(12)的一端固定在板体(3)后部所述穿孔的外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座(1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板体(3)后部所述穿孔的外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侧面中部分别与动轴(11)的一端连接,动轴(11)穿过板体(3)上设置的长圆孔(8) 后套在两个轴承A (10)的内圈中,两个轴承A (10)的外圈分别套在两个轴套(9)内面中,在两个轴套(9)的上部分别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穿过“L”形固定板(6)后由螺母(5)紧固,在两个轴套(9)与“L”形固定板(6)之间的螺杆上分别设有弹簧(J)。专利摘要一种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涉及一种放线装置,在板体(3)上部间隔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定槽轮(1),两个定槽轮(1)之间的下部设有一个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两个定槽轮(1)和一个动槽轮(2)的轮槽相互对应;本技术通过将两个定槽轮和一个动槽轮在板体上呈倒三角形的排列方式,动槽轮受到弹簧的作用形成线路或光缆的张力放线。文档编号G02B6/44GK202649541SQ20122013695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柴建敏, 温艳磊, 李争, 王成, 滕旭旭 申请人:汝阳县电业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包括板体(3)、定槽轮(1)和动槽轮(2),其特征是:在板体(3)上部间隔设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定槽轮(1),两个定槽轮(1)之间的下部设有一个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两个定槽轮(1)和一个动槽轮(2)的轮槽相互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定槽轮(1)的一侧面中部分别与定轴(14)的一端连接,定轴(14)穿过板体(3)上设置的穿孔后套在两个轴承B(13)的内圈中,至少两个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12)内壁紧密连接,所述轴承座(12)的一端固定在板体(3)后部所述穿孔的外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座(1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板体(3)后部所述穿孔的外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的简易张力放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向上运动的动槽轮(2)一侧面中部分别与动轴(11)的一端连接,动轴(11)穿过板体(3)上设置的长圆孔(8)后套在两个轴承A(10)的内圈中,两个轴承A(10)的外圈分别套在两个轴套(9)内面中,在两个轴套(9)的上部分别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端穿过“L”形固定板(6)后由螺母(5)紧固,在两个轴套(9)与“L”形固定板(6)之间的螺杆上分别设有弹簧(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建敏温艳磊李争王成滕旭旭
申请(专利权)人:汝阳县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