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是一种物理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餐饮污水中油脂及残渣碎屑的去除。该装置包括循环箱和前置过滤器,在前置过滤器后续设有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的进水口通过循环泵与前置过滤器的出水口相连,超滤膜组件的过滤液出口与循环箱内的原水槽相通,超滤膜组件上另连有透过液输出口。采用这样的循环回流结构,可以使油水混合物通过超滤膜进行多次过滤,从而达到有效分离、减少配套设备和较低运行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处理污水的装置,特别适用于餐饮污水的处理。
技术介绍
餐饮行业产生的污水其成分比较复杂,含油量高、易腐发酵发臭,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放致使其致癌物质的含量也很高等特点,因此餐饮污水在排放前需进行分离净化处理。目前关于餐饮污水处理的装置,主要有传统的隔油池和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结合的组合装置。如公开号CN201704786的技术专利-餐饮废水油水分离装置,采用 这种单一物理装置很难将污水中的油脂分离彻底,而且溢流出的油脂仍有很高的含水量,不便于收集;公开号为CN1163425的专利技术中公开的餐饮废水处理装置,其处理过程涉及物理方法预处理、化学方法净化及普通滤器终端物理处理三部分,在化学处理阶段需添加漂白粉和硫酸亚铁溶液,从而增加了运行成本与操作难度,同时,还有配套设备过多加大了维护成本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且能有效分离餐饮污水中油脂及残渣碎屑的装置,而且该装置配套设备少,易操作,运行成本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餐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容纳餐饮污水的循环箱和前置过滤器,循环箱和前置过滤器通过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前置过滤器后续设有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的进水口通过循环泵与前置过滤器的出水口相连,超滤膜组件的过滤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箱内的原水槽相通,超滤膜组件上另连有透过液输出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超滤膜组件的过滤液出口与循环箱内的原水槽相通,使得过滤液循环回流,加上超滤膜良好的过滤性能,使油脂碎屑不断被浓缩,从而不但实现了有效分离,使透过液达到排放标准,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分离出的油脂的含水量,便于收集。整个处理过程只涉及物理工艺,减少了运行成本。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而又方便操作的集油排渣装置。为此,在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循环箱底壁倾斜设置与水平面成一夹角,循环箱中设有两块隔板,依次将箱体隔为原水槽、稳流槽及集油槽,原水槽与稳流槽间的隔板下端留有过水通道,且此隔板与顶壁之间留有的距离比另一隔板与顶壁间的距离小,稳流槽与集油槽被隔板完全隔开,在集油槽侧壁上设有排油口,箱体底壁倾斜近地面端设有排渣口。倾斜的箱底设置有利于将循环箱内的细渣彻底排干净;油脂通过溢流收集,简单易行。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超滤膜组件可以是ー个,也可以由多个超滤膜件串联、并联和井串连组成,并配有反吹泵,反吹泵通过管道和阀门可以与透过液输出口及超滤膜组件连通实现在线反冲洗。前置过滤器可以采用不锈钢筛网,出水端ロ设计为可拆卸的连接管件,方便快速拆卸更换。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主视图;图3为循环箱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餐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循环箱I和前置过滤器6,循环箱I和前置过滤器6通过管道连通,在前置过滤器6后续设有超滤膜组件9,超滤膜组件9的进水ロ通过循环泵7与前置过滤器6的出水ロ相连,超滤膜组件9的过滤液出ロ 18通过管道与循环箱内的原水槽2相通,超滤膜组件9上另设有透过液输出ロ 16。循环箱底壁20倾斜设置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优选5° ^30°夹角,更优选10°夹角。循环箱中设有两块隔板,依次将箱体隔为原水槽2、稳流槽3及集油槽4,原水槽2与稳流槽3间的隔板下端留有过水通道,且此隔板与顶壁之间留有的距离比另ー隔板与顶壁间的距离小,稳流槽3与集油槽4被隔板完全隔开,在集油槽4的侧壁上设有排油ロ 19,循环箱底壁20倾斜近地面端设有排渣ロ 5。按照上述实施方式,前置过滤器可以是不锈钢的筛网或其他具有拦截功能的过滤结构,其出水ロ设有可拆卸的连接管件,方便快速拆卸更换;循环箱中的原水槽2与稳流槽3可通过隔板与底壁箱底壁20之间的间隙连通,也可以采取在隔板下端设置过水孔道等方式连通;稳流槽3的上层油脂通过溢流方式不断溢至集油槽4,也可以通过在集油槽4上部设置刮油装置来实现;超滤膜优选无机膜,特别是陶瓷膜,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水质的不同相应采用并联、串联或串并联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在处理效果相同的情况下达到浄化液的最大排出量,本装置除了能去除污水中的油脂碎屑外,对有机物及氨氮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超滤膜组件配有反吹泵8,反吹泵8通过管道和阀门可以与透过液输出口 16及超滤膜组件9连通。该套餐饮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循环泵出ロ压カ和管道长度设计控制运行压力,运行压カ优选O. 4MP。上述餐饮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餐饮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循环箱内I的原水槽2,然后流经前置过滤器6过滤后经循环泵7加压后,通过膜组件9进水ロ 13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透过液经出口 16排出,透过液排出管道上可以设有流量计计算出水流量,过滤液经超滤膜组件9的出水ロ 18回流进入循环箱I中的原水槽2,当外来污水不断进入原水槽2时,浓缩出的上层油脂通过溢流方式从原水槽2溢流至稳流槽3,最后溢至集油槽4进行收集,仍未分离出的油脂随浓缩液再入过滤过程,循环过滤;当关闭阀门15,打开阀门11和14,并同时保持阀门10和12为开启状态时,启动反吹泵8即可实现在线反清洗。本装置采用可编程控制系统(PLC)控制,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设定相应运行时间、清洗时间及清洗频率。原水槽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低于设定值设备不能自动启动以确保安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 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包括循环箱(I)和前置过滤器¢),两者通过管道连通,其特征是在所述前置过滤器出)后续设有超滤膜组件(9 ),超滤膜组件(9 )的进水口(13 )通过循环泵(7)与前置过滤器¢)的出水ロ相连,超滤膜组件(9)的过滤液出口(18)通过管道与循环箱(I)内的原水槽(2)相通,超滤膜组件(9)上另设有透过液输出口(1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其特征是循环箱底壁(20)倾斜设置与水平面成ー个夹角,循环箱中设有两块隔板,依次将箱体隔为原水槽(2)、稳流槽(3)及集油槽(4),原水槽(2)与稳流槽(3)间的隔板下端留有过水通道,且此隔板与顶壁 之间留有的距离比另ー隔板与顶壁间的距离小,稳流槽(3)与集油槽(4 )被隔板完全隔开,在集油槽的侧壁上设有排油ロ( 19),循环箱底壁(20)倾斜近地面端设有排渣ロ(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超滤膜组件(9)配有反吹泵(8),反吹泵(8)通过管道和阀门可以与透过液输出口(16)及超滤膜组件(9 )连通实现在线反冲洗。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ー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超滤膜组件(9)采用的膜为无机膜,超滤膜组件(9 )由一个超滤膜件,或多个超滤膜件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ー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超滤膜组件(9)采用的膜为陶瓷膜。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其特征是循环箱底壁(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餐饮污水的装置,包括循环箱(1)和前置过滤器(6),两者通过管道连通,其特征是:在所述前置过滤器(6?)后续设有超滤膜组件(9?),超滤膜组件(9?)的进水口(13?)通过循环泵(7)与前置过滤器(6)的出水口相连,超滤膜组件(?9)的过滤液出口(?18)?通过管道与循环箱(1)内的原水槽(2)相通,超滤膜组件(?9)上另设有透过液输出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安树奎,任战平,董恩翔,王晓博,田军,
申请(专利权)人:董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