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308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包括机架、承载架、避震器、车把手、前轮、后轮及承载架锁,所述承载架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车把手铰接,避震器一端与承载架铰接、另一端与机架铰接,承载架上设有卡钩孔,承载架锁设于承载架内,且承载架锁的卡钩与承载架上卡钩孔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承载架锁及快换承载座,利用重力自锁,便于婴儿躺椅、睡篮及汽车座椅的更换,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
,尤其是一种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
技术介绍
为便于携带,缩小占地空间,现有技术的婴儿车多数具有折叠功能,其采用平行四边形或多边形折变原理实现婴儿车的张车与收车,折叠时,往往需要将车把手、前脚管、后脚管及车架进行分布收合,其结构复杂,折叠过程繁琐,且制造成本高。此外,折叠车处于张车状态时,必须具有自锁功能,对于分布收合的折叠车,往往具有多个自锁点,一旦有一个自锁点失效,或一个误操作,都将会发生意外,对婴儿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本技术设有承载架锁及快换承载座,利用重力自锁,便于婴儿躺椅、睡篮及汽车座椅的更换,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优点。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其特点包括机架、承载架、避震器、车把手、前轮、后轮及承载架锁,所述机架呈“U”形管状,其上对称设有前轮座、后轮座、承载架铰座及避震铰支座,承载架由两空心直杆与一连接杆构成“H”形架体,其直杆上对称设有滑动铰支座、快换承载座、卡锁套,车把手呈“U”形管状,其两端设有活动铰接头,承载架锁由卡楔、卡楔套、弹簧及钢丝绳组成,卡楔上设有第一铰轴,卡楔设于卡楔套内,弹簧及钢丝绳的一端与卡楔套连接;所述承载架直杆的一端与承载架铰座铰接、另一端与车把手的活动铰接头铰接,避震器为两件,分别设于承载架与机架之间,其一端与承载架的滑动铰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机架的避震铰支座铰接,前轮与机架的前轮座铰接,后轮与机架的后轮座铰接,承载架锁为两件,分别设于承载架的空心直杆内,且卡楔的第一铰轴及弹簧的另一端与承载架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卡锁套连接;所述的承载架与滑动铰支座间设有贯通的卡钩孔;所述的承载架锁的卡楔上还设有第二销轴及卡钩,卡楔套上设有第一销轴孔、第二销轴孔;所述卡楔的第一销轴及第二销轴分别位于卡楔套的第一销轴孔及第二销轴孔内,且卡钩由卡楔套一侧伸出;所述的快换承载座上设有座位插孔及快卸按钮;所述的卡楔套的第一销轴孔及第二销轴孔均为吊孔,第一销轴孔沿轴向设置、第二销轴孔与轴线呈一夹角设置。本技术设有承载架锁及快换承载座,利用重力自锁,便于婴儿躺椅、睡篮及汽车座椅的更换,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承载架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承载架锁收车状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图2,本技术包括机架I、承载架2、避震器3、车把手4、前轮5、后轮6及承载架锁7,所述机架I呈“U”形管状,其上对称设有前轮座11、后轮座12、承载架铰座13及避震铰支座14,承载架2由两空心直杆与一连接杆构成“H”形架体,其直杆上对称设有滑动铰支座24、快换承载座21、卡锁套23,车把手4呈“U”形管状,其两端设有活动铰接 头41,承载架锁7由卡楔71、卡楔套72、弹簧73及钢丝绳74组成,卡楔71上设有第一铰轴75,卡楔71设于卡楔套72内,弹簧73及钢丝绳74的一端与卡楔套72连接;所述承载架2直杆的一端与承载架铰座13铰接、另一端与车把手4的活动铰接头41铰接,避震器3为两件,分别设于承载架2与机架I之间,其一端与承载架2的滑动铰支座24铰接、另一端与机架I的避震铰支座14铰接,前轮5与机架I的前轮座11铰接,后轮6与机架I的后轮座12铰接,承载架锁7为两件,分别设于承载架2的空心直杆内,且卡楔71的第一铰轴75及弹簧73的另一端与承载架2连接,钢丝绳74的另一端与卡锁套23连接。参阅图2,所述的承载架2与滑动铰支座24间设有贯通的卡钩孔25。参阅图2、图4,所述的承载架锁7的卡楔71上还设有第二销轴及卡钩76,卡楔套72上设有第一销轴孔、第二销轴孔;所述卡楔71的第一销轴75及第二销轴分别位于卡楔套72的第一销轴孔及第二销轴孔内,且卡钩76由卡楔套72 —侧伸出。参阅图1,所述的快换承载座21上设有座位插孔及快卸按钮26。参阅图2、图4,所述的卡楔套72的第一销轴孔及第二销轴孔均为吊孔,第一销轴孔沿轴向设置、第二销轴孔与轴线呈一夹角设置。本技术是这样使用的本技术的收车过程参阅图I、图2、图3、图4,从图I为本技术的张车状态,收车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收车把手按动车把手4两端的活动铰接头41,打开活动铰接头41内的自锁装置,使车把手4绕活动铰接头41旋转,完成车把手4相对于承载架2的折叠;第二步,收承载架首先,确认承载架2上无载荷,双手握住卡锁套23,按下卡锁套23上的锁紧扭,朝车把手4的方向沿承载架2移动卡锁套23,此时,承载架锁7锁闭(呈图2状态);当卡锁套23带动钢丝绳74克服弹簧73力拉动卡楔套72在承载架2的空心直杆内产生轴向位移,由于卡楔71的第一铰轴75与承载架2铰接,同时,卡楔71的第一销轴75及第二销轴分别位于卡楔套72的第一销轴孔及第二销轴孔内,且第一销轴孔及第二销轴孔均为吊孔,第一销轴孔沿轴向设置、第二销轴孔与轴线呈一夹角,随着卡楔套72的移动,卡楔套72的第一销轴孔相对于卡楔71的第一销轴75轴向移动,卡楔套72的第二销轴孔迫使卡楔71的第二销轴沿第二销轴孔的夹角移动,即卡楔71绕第一销轴75逆时针转动,卡钩76从承载架2与滑动铰支座24间贯通的卡钩孔25内退出,承载架锁7打开(呈图4状态);绕承载架铰座13向下按动承载架2,使承载架2向机架I收拢,由于承载架锁7已打开,随着承载架2向机架I收拢,滑动铰支座24朝车把手4的方向沿承载架2移动,带动避震器3绕避震铰支座14转动,直至承载架2完全向机架I收拢,到图4为本技术的收车状态,本技术的收车过程全部完成。只需反向操作,即可完成本技术的张车过程。本技术座椅的更换过程参阅图I、图5,通过更换婴儿躺椅、睡篮及汽车座椅即可改变婴儿的乘坐姿态,更换时,只需将婴儿躺椅或睡篮上的支撑杆插入承载架2的快换承载座21内即可,拆除时,只 要按下快卸按钮26,将婴儿躺椅或睡篮从承载架2的快换承载座21内拔出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I)、承载架(2)、避震器(3)、车把手(4)、前轮(5)、后轮(6)及承载架锁(7),所述机架(I)呈“U”形管状,其上对称设有前轮座(11)、后轮座(12)、承载架铰座(13)及避震铰支座(14),承载架(2)由两空心直杆与一连接杆构成“H”形架体,其直杆上对称设有滑动铰支座(24)、快换承载座(21)、卡锁套(23),车把手(4)呈“U”形管状,其两端设有活动铰接头(41),承载架锁(7)由卡楔(71)、卡楔套(72)、弹簧(73)及钢丝绳(74)组成,卡楔(71)上设有第一铰轴(75),卡楔(71)设于卡楔套(72)内,弹簧(73)及钢丝绳(74)的一端与卡楔套(72)连接;所述承载架(2)直杆的一端与承载架铰座(13)铰接、另一端与车把手(4)的活动铰接头(41)铰接,避震器(3)为两件,分别设于承载架(2)与机架(I)之间,其一端与承载架(2)的滑动铰支座(24)铰接、另一端与机架(I)的避震铰支座(14)铰接,前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重力自锁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承载架(2)、避震器(3)、车把手(4)、前轮(5)、后轮(6)及承载架锁(7),所述机架(1)呈“U”形管状,其上对称设有前轮座(11)、后轮座(12)、承载架铰座(13)及避震铰支座(14),承载架(2)由两空心直杆与一连接杆构成“H”形架体,其直杆上对称设有滑动铰支座(24)、快换承载座(21)、卡锁套(23),车把手(4)呈“U”形管状,其两端设有活动铰接头(41),承载架锁(7)由卡楔(71)、卡楔套(72)、弹簧(73)及钢丝绳(74)组成,卡楔(71)上设有第一铰轴(75),卡楔(71)设于卡楔套(72)内,弹簧(73)及钢丝绳(74)的一端与卡楔套(72)连接;所述承载架(2)直杆的一端与承载架铰座(13)铰接、另一端与车把手(4)的活动铰接头(41)铰接,避震器(3)为两件,分别设于承载架(2)与机架(1)之间,其一端与承载架(2)的滑动铰支座(24)铰接、另一端与机架(1)的避震铰支座(14)铰接,前轮(5)与机架(1)的前轮座(11)铰接,后轮(6)与机架(1)的后轮座(12)铰接,承载架锁(7)为两件,分别设于承载架(2)的空心直杆内,且卡楔(71)的第一铰轴(75)及弹簧(73)的另一端与承载架(2)连接,钢丝绳(74)的另一端与卡锁套(2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列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婴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