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65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包括舱体罩壳,该舱体罩壳的下部或侧面设置有进风口,顶部或侧面进风口对面设置排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上均安装有格栅,在进风口的格栅内侧是冷却风扇;舱体罩壳为多层结构,其由外到内依次为金属层、隔声阻尼层和吸声层,金属层与隔声阻尼层相粘结,隔声阻尼层与吸声层相粘结。格栅采用百叶窗。排风口位置安装有发动机排气消声器。吸声层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许多微孔。吸声层的外表面粘贴耐热反射层。金属层的厚度为1-2mm。隔声阻尼层的厚度为2-5mm。吸声层的厚度为5-20mm。该发动机舱不但能够有效散热,而且吸声降噪效果较好,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是汽车还是工程机械所用的发动机舱,一般是由侧围外板、后围外板和底板组成的一个不规则空间,发动机舱内的气流很难顺利排出,热气流聚集在发动机舱内,使机舱温度居高不下散热效率低。此外,发动机舱的罩壳一般只有ー层金属板,其吸声降噪性能很低,大量的噪声通过发动机舱传到外部和驾驶室,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发动机舱的散热方式,据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050010)公开了后置客车发动机舱强制排气散热结构,包括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強制排气装置,并设置隔板将发动机舱分为上发动机舱和下发动机舱两部分,隔板与上发动机舱组成排气道,排气道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上排风ロ,隔板与发动机舱内侧密封连接,隔板上设有与下发动机舱相通的进风ロ,強制装置安装在进风ロ处。这种结构虽然散热能力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发动机舱内零件总成形状各异,受其布置方式及安装结构的限制,该装置仅能满足正常散热的需求,无法进一歩提高发动机舱的散热效率。(2)在发动机舱内增加了一隔板虽然解决了散热问题,但同时使发动机舱的噪声及振动问题更难以解决,影响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该发动机舱不但能够有效散热,而且吸声降噪效果较好,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罩壳,该舱体罩壳的一侧设置有进风ロ,舱体罩壳的顶部设置排风ロ ;进风口和排风ロ上均安装有格栅,在进风ロ的格栅内侧安装冷却风扇。本技术还包括如下其他技术特征所述格栅采用百叶窗。所述排风ロ位置安装有发动机排气消声器。所述吸声层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许多微孔。所述吸声层的外表面根据需要粘贴耐热反射层。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l_2mm。所述隔声阻尼层的厚度为2_5mm。所述吸声层的厚度为5_20mm。舱体罩壳由外到内依次为金属层、隔声阻尼层和吸声层,其中,金属层与隔声阻尼层相粘结,隔声阻尼层与吸声层相粘结。本技术的优点I.进风ロ位置设置风扇,排风ロ采用百叶窗式的格栅,在整个发动机舱内,冷空气由于比重大存在于底部,热空气比重小,存在于顶部。风扇将空气吸入发动机舱内使舱内冷热空气对流,強迫冷空气由低位置向上运动,热空气由高位置经由百叶窗结构排出舱夕卜,排风ロ开在发动机舱顶部,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的自由对流作用,散热效果好。2.排风ロ所使用的百叶窗式的格栅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将热气流排出,另ー方面其弯曲的气流通道又可将直线传播的噪声反射回来,减少噪声向外传播而达到降噪目的。3.进风ロ上设置百叶窗式的格柵,发动机舱的进风ロ处安装冷却风扇,风扇的进气端使用百叶窗,以有利于进气和减小反射噪声向发动机舱外的辐射。4.散热过程分为两个方面发动机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废气经由排风口和消声器 排出;其余热量顺着风扇所吹过的气流方向在发动机舱内流动,最后经由排风ロ排出。5、舱体罩壳为多层结构,共同起到降噪减振的作用,且耐热性好。金属层既能达到维持发动机舱的基本外形又能保证其安全系数的要求。隔声阻尼层用于隔绝噪声,由发动机传播过来的噪声一部分由吸声层吸收,没有被吸声层吸收的噪声继续向前传播到隔声层,并由隔声层将噪声反射回吸声层,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同时,隔声阻尼层可增大罩壳金属层阻尼,降低板件辐射噪声,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6、吸声层质量轻,可有效的吸收传播过来的噪声,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和耐热性。吸声层外表面的微孔的作用是更好的吸收噪声。7、金属层的外面依次粘接隔声阻尼层和吸声层,可有效的保护金属层不受腐蚀,提闻耐久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舱体罩壳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ー步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包括舱体罩壳2,该舱体罩壳2的一侧设置有进风ロ 9,舱体罩壳2的顶部设置排风ロ 10 ;排风ロ 10也可以设置在舱体罩壳2的侧壁上与进风ロ 9对面的位置;进风ロ 9和排风ロ 10上均安装有格栅4,在进风ロ 9的格栅4的内侧安装冷却风扇1,在排风ロ 10处安装有发动机排气消声器5 ;格栅4采用百叶窗。发动机3安装在舱体罩壳2中,进风ロ 9正对发动机3的左侧,发动机3的排气ロ正对排风ロ 10 ;冷却风扇I的安装及驱动方式可根据发动机3的不同分为两种方式,ー种是直接装在发动机上由发动机的曲轴驱动,冷却风扇I转速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快慢调节;另ー种是装在罩壳2外部的汽车机架上,由液压马达驱动,风扇的转速可根据需要无级调节。冷却风扇I用于将冷气从进风ロ 9吸入舱体罩壳2内。如图2所不,舱体罩壳2的壳体厚度方向上为多层结构,舱体罩壳2由内到外依次为吸声层6、隔声阻尼层7和金属层8,其中,金属层8与隔声阻尼层7相粘结,隔声阻尼层7与吸声层6相粘结,吸声层6的外表面均勻分布有许多微孔。可根据需要在吸声层6的外表面粘贴耐热反射层,耐热层采用锡箔材料,以达到反射热辐射而降温的作用。金属层8的厚度为l_2mm,采用钢板;隔声阻尼层7的厚度为2_5mm,采用高密度复合材料,吸声层6的厚度为5-20mm,采用多孔材料,如 三聚氰胺。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罩壳(2),该舱体罩壳(2)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9),舱体罩壳(2)的顶部设置排风口(10);进风口(9)和排风口(10)上均安装有格栅(4),在进风口(9)的格栅(4)的内侧安装冷却风扇(I)。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4)采用百叶窗。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10)位置安装有发动机排气消声器(5)。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罩壳(2)由外到内依次为金属层(8)、隔声阻尼层(7)和吸声层(6),其中,金属层(8)与隔声阻尼层(7)相粘结,隔声阻尼层(7)与吸声层(6)相粘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6)的 外表面均勻分布有许多微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6)的外表面粘贴耐热反射层。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8)的厚度为l_2mm。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阻尼层(7)的厚度为2-5mm。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6)的厚度为5_2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包括舱体罩壳,该舱体罩壳的下部或侧面设置有进风口,顶部或侧面进风口对面设置排风口;进风口和排风口上均安装有格栅,在进风口的格栅内侧是冷却风扇;舱体罩壳为多层结构,其由外到内依次为金属层、隔声阻尼层和吸声层,金属层与隔声阻尼层相粘结,隔声阻尼层与吸声层相粘结。格栅采用百叶窗。排风口位置安装有发动机排气消声器。吸声层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许多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热平衡的低噪声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罩壳(2),该舱体罩壳(2)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9),舱体罩壳(2)的顶部设置排风口(10);进风口(9)和排风口(10)上均安装有格栅(4),在进风口(9)的格栅(4)的内侧安装冷却风扇(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绪姚运仕王成赵金鹏周龙刚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