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料压力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208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压力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包括位置相互对应的上模和下模总成,所述下模总成具有模套和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与模套焊接在一起,在下模总成的底部设有透水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脱水技术融于模具设计上,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实用,节约能源,布局十分合理,脱水效果好,产品成型脱水后,含水率低,生产线可无专用脱水装置连续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快速脱水的成型模具
,涉及ー种在生物质燃料成型过程中自动快速深度脱水的生物质燃料压カ成型快速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脱水方法有自然蒸发法和烘干脱水法两种,自然蒸发法又称为干化,是纯天然的脱水的方法,需要较长时间,在生物质燃料生产线上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只能是产品堆放时用来辅助脱水。烘干脱水必需有加热装置设备,需要有一定的空间,不仅会増加制造成本,还会增加生产线占地空间,更主要的是烘干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还会容易导致生质燃料自燃,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需要有新的更节能、安全的脱水技术,来满足生物质燃料生产线的快速、高效脱水要求。 生物燃料在未成型之前,是在回性泥化调节池中泥性化处理,状态为松散泥状,含水率30%左右,为了便于生物质燃料的运送、堆积、利用或作进ー步的处理,必需对生物质燃料进行成型处理。根据生物质燃料目前的使用环境,要求为圆柱状或颗粒状,含水率不得超过10%,所以生物燃料成型脱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一条生物质燃料生产线日产量达50吨,脱水时间长短会直接影响生产线的效率,脱水效果也会直接影响生物质燃料的利用、运输、堆积,其次,进入泥性化处理的生物质燃料中的水分已含大量的各种生物质添加剂(主要是煤化剂),因此脱出的水“营养价值”非常高,可再次使用,经济实用,又不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ー种将快速脱水功能融于成型模具上的生物质燃料压カ成型快速脱水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生物质燃料压カ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包括位置相互对应的上模和下模总成,所述下模总成具有模套和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与模套焊接在一起,在下模总成的底部设有透水底板。在所述模套上设有几排规则的小孔,小孔主要布置在模套的中下部。所述透水底板上设有纵横的V型槽,在纵横的V型槽相交处钻有一小孔,压制区内的每ー小方格正好与一模套相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脱水技术融于模具设计上,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实用,节约能源,布局十分合理,脱水效果好,产品成型脱水后,含水率低,生产线可无专用脱水装置连续作业。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透水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ト上模,2-模套,3-下模固定板,4-透水底板,5-小孔,6-V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參见图1,ー种生物质燃料压カ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包括位置相互对应的上模I和下模总成,所述下模总成具有模套2和下模固定板3,下模固定板3与模套2焊接在一起,在下模总成的底部设有透水底板4,工作吋,由模套2和下模固定板3组成的下模总成向下运动至透水底板4上吋,开始预填物料(即生物质燃料);当物料预填程序结束后,上模I开始向下运动压挤物料,物料在模套2内的初始状态是比较松散的,含水量30%左右,上模I向下运动的同时,物料状态也是由松散变得结实,物料中水分会迅速被压挤出来,如果模套2 不做特殊设计,压挤出来的水分会集中在上模I的模头上;当模套2开始向上运动,原来松散的物料已经变成柱状产品脱模而出,停留在上模头的水分也会迅速流回到产品上。因此,要对模套2进行科学的设计,使物料在压挤吋,既要被挤压结实,又要将挤压出来的水分尽快排出。如图2所示,在模套2上设计了几排规则的小孔5,小孔5主要布置在模套2的中下部,越往下小孔5越密,它是根据物料成型到产品过程中脱水情况来设计的,产品越密实,挤脱出的水也越多,当挤压压力达到满足产品成型的需要时,水分也基本能排完,脱模出来的产品含水量就非常低,马上就能运送、堆积,甚至直接用于生产燃烧,不用经过烘干,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该设计是十分巧妙,是完全模拟物料成型过程脱水情况来设计孔的位置、密度的,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产品脱水问题,也减少了加工模套时不必要エ时浪费。整个成型过程是非常短的,只有几秒钟,要把从模套里面压挤出来的水及时、迅速排掉,又是ー个技术问题,不然这些水又会被脱模出来的产品吸收。因此,底板的导流、透水又显得十分重要,如图3所示的透水底板4,透水底板4上设计了纵横的V型槽6,在纵横的V型槽6相交处钻了ー小孔,压制区内的每ー小方格正好与ー模套2对应,当挤压出来的水顺着模套2流到透水底板4上时,水会自然流入最近的V型槽6内,汇集后由小孔排到下面的接水盘里。本技术设计十分实用,完全是针对模具进行了科学设计,将物料脱水与模具设计结合在一起,減少了从物料到产品的烘干环节,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采用本技术,物料在成型时进行快速脱水处理,脱水效果好,不用増加其它装置,完全是只针对模具进行了科学设计就能满足产品的脱水要求,脱水装置与模具是同一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燃料压力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置相互对应的上模和下模总成,所述下模总成具有模套和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与模套焊接在一起,在下模总成的底部还设有透水底板。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质燃料压力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模套上设有几排规则的小孔,小孔主要布置在模套的中下部。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质燃料压力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透水底板上设有纵横的V型槽,在纵横的V型槽相交处钻有一小孔,压制区内的每一小方格正好与一模套相对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压力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包括位置相互对应的上模和下模总成,所述下模总成具有模套和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与模套焊接在一起,在下模总成的底部设有透水底板。本技术将脱水技术融于模具设计上,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实用,节约能源,布局十分合理,脱水效果好,产品成型脱水后,含水率低,生产线可无专用脱水装置连续作业。文档编号B30B9/04GK202640789SQ20122020031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徐良清, 卿如民, 李华山, 侯茂福 申请人:广东省第二农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燃料压力成型快速脱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置相互对应的上模和下模总成,所述下模总成具有模套和下模固定板,下模固定板与模套焊接在一起,在下模总成的底部还设有透水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良清卿如民李华山侯茂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二农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