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048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15
一种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具有床身,床身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部铰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下摆块机构,下摆块机构与凸轮传动连接,下摆块机构上方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带顶出调节螺杆的上摆块机构,上摆块机构一侧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下摆块机构传动连接;支撑架顶部装有套筒和螺套,螺套和套筒内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端部被顶出调节螺杆顶住,床身上正对套筒的端部装有模箱,其特征是:所述螺套上方位于床身上装有固定座,顶杆尾端装有固定套,固定套上装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与固定座之间装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冷镦机顶杆容易滞后和短料容易落入模具槽中造成闷车等问题,广泛用作冷镦机上的顶料辅助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栓的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加工螺栓的冷镦机具有床身,床身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部铰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下摆块机构,下摆块机构与凸轮传动连接,下摆块机构上方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上摆块机构,上摆块机构顶部装有顶出调节螺杆,上摆块机构一侧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下摆块机构传动连接;支撑架顶部装有套筒,套筒左侧插装有螺套,螺套和套筒内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端部被顶出调节螺杆顶住,床身上正对套筒的端部装有模箱。这种结构的冷镦机,顶杆容易滞后,在加工零件时,难免会有短料进入,顶杆的滞后导致顶杆无法顶住短料,造成短料落入模具槽中产生闷车,破坏模具的精度,大大影响了机床的正常工作。因此,设计一种防止短料落入模具槽中的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的冷镦机顶杆容易滞后、短料容易落入模具槽中造成闷车、模具精度被破坏、工作效率较低和加工质量不理想等问题,提供一种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具有床身,床身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部铰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下摆块机构,下摆块机构与凸轮传动连接,下摆块机构上方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上摆块机构,上摆块机构顶部装有顶出调节螺杆,上摆块机构一侧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下摆块机构传动连接;支撑架顶部装有套筒,套筒左侧插装有螺套,螺套和套筒内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端部被顶出调节螺杆顶住,床身上正对套筒的端部装有模箱,其特征是所述螺套上方位于床身上装有固定座,顶杆尾端装有固定套,固定套上装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与固定座之间装有弹簧。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架上正对凸轮开有一个凸轮槽,凸轮槽上部位于支撑架上开有一个缓冲孔B。本技术中所述下摆块机构包括有下摆块,下摆块是通过支撑轴A铰接在支撑架上的,下摆块顶部通过支撑轴B铰接有滚轮A,滚轮A与凸轮滚动连接;所述上摆块机构包括有呈拔叉状的上摆块,上摆块是通过支撑轴C铰接在支撑架上的,上摆块右侧开有一个缓冲孔A,上摆块顶部装有顶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调节臂,调节臂顶部装有盖板,调节臂底部铰接有滚轮B,滚轮B与下摆块的侧面滚动连接。本技术中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臂是套装在上摆块机构的上摆块一侧的,上摆块通过松紧螺母与调节臂固定连接,调节臂可以在上摆块一侧上下移动,且装在调节臂内的上摆块一侧装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一端伸出盖板,调节螺杆上段装有调节螺母。本技术中所述缓冲孔A和缓冲孔B之间装有缓冲杆,缓冲杆上装有缓冲弹簧。本技术中所述顶杆是由前顶杆和后顶杆组成的,前顶杆装在套筒内,后顶杆装在螺套内,前顶杆和后顶杆通过接头连接在一起,后顶杆的尾端伸出螺套并压着顶出调节螺杆,前顶杆上装有复位弹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短料牢牢顶住,有效地防止短料落入模具槽中,避免模具精度被破坏,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大大提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㈣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图中1-凸轮,2-支撑架,3-凸轮槽,4-床身,5-缓冲孔A,6_缓冲弹簧,7-缓冲杆,8-缓冲孔B,9-模箱,10-前顶杆,11-复位弹簧,12-接头,13-套筒,14-固定座,15-弹簧,16-螺套,17-后顶杆,18-连接螺杆,19-固定套,20-顶出调节螺杆,21-盖板,22-调节螺杆,23-调节臂,24-上摆块,25-支撑轴C,26-松紧螺母,27-支撑轴D,28-滚轮B,29-滚轮A,30-支撑轴B,31-下摆块,32-支撑轴A。㈤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技术具有床身4,床身4内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下部铰接有凸轮1,凸轮I左侧位于支撑架2上铰接有下摆块机构,该下摆块机构包括有下摆块31,下摆块31是通过支撑轴A32铰接在支撑架2上的,下摆块31顶部通过支撑轴B30铰接有滚轮A29,滚轮A29与凸轮I滚动连接。下摆块31上方位于支撑架2上铰接有上摆块机构,该上摆块机构包括有呈拔叉状的上摆块24,上摆块24是通过支撑轴C25铰接在支撑架2上的,上摆块24右侧开有一个缓冲孔A5,上摆块24顶部装有顶出调节螺杆20。上摆块24左侧装有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有调节臂23,调节臂23顶部装有盖板21,调节臂23底部通过支撑轴D27铰接有滚轮B28,滚轮B28与下摆块31的侧面滚动连接。支撑架2顶部装有套筒13,套筒13左侧插装有螺套16,螺套16内装有后顶杆17,套筒13内装有前顶杆10,前顶杆10和后顶杆17通过接头12连接在一起,接头12位于套筒13内,后顶杆17的尾端伸出螺套16并压着顶出调节螺杆20,前顶杆10上装有复位弹簧11,床身4上正对套筒13的端部装有模箱9,特别是所述螺套16上方位于床身4上装有固定座14,后顶杆17尾端装有固定套19,固定套19上装有连接螺杆18,连接螺杆18与固定座14之间装有弹簧15。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上正对凸轮I开有一个凸轮槽3,凸轮槽3上部位于支撑架2上开有一个缓冲孔B8,在缓冲孔B8和缓冲孔A5之间装有缓冲杆7,缓冲杆7上装有缓冲弹黃6。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臂23是套装在上摆块机构的上摆块24 —侧的,上摆块24通过松紧螺母26与调节臂23固定连接,调节臂23可以在上摆块24 —侧上下移动,且装在调节臂23内的上摆块24 —侧装有调节螺杆22,调节螺杆22 —端伸出盖板21,调节螺杆22上段装有调节螺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机床运转时,凸轮I开始转动,凸轮I与滚轮A29滚动连接并带动下摆块31摆动,下摆块31的侧面与滚轮B28滚动连接并带动调节臂23摆动,上摆块24随调节臂23 —起摆动,凸轮I每转动一周,上摆块24摆动一次,上摆块24上的顶出调节螺杆20就撞击后顶杆17 —次,后顶杆17和前顶杆10 —起向前运动一个冲程,前顶杆10将原料顶住,原料进入进料孔,其前端伸出的部分被切。此时,凸轮I转动,上摆块24摆动,顶出调节螺杆20与后顶杆17分开,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前顶杆10向后运动,被切的原料在模箱9内进行成型的动作。当模箱9内的成型动作完成时,凸轮I再转动一周,上摆块24再摆动一次,前顶杆10向前运动一个冲程,将原料推入进料孔,依次循环动作。当遇到最后被切剩下的短料时,在弹簧15的拉力作用下,前顶杆10依然会顶着短料,防止前顶杆10滞后造成短料落入模具槽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前顶杆10顶料的行程需要,可以通过松紧螺母26来调节调节臂23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上摆块24的摆动行程,具体操作为将松紧螺母26松开,采用棘轮扳手拧调节螺杆22上的调节螺母,由于调节螺杆 22与上摆块24固定连接,上摆块24又通过支撑轴C铰接在支撑架2上,所以通过调节螺杆22可以调节调节臂23的上下位置,从而调节上摆块24的摆动行程。权利要求1.一种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具有床身,床身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部铰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下摆块机构,下摆块机构与凸轮传动连接,下摆块机构上方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上摆块机构,上摆块机构顶部装有顶出调节螺杆,上摆块机构一侧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下摆块机构传动连接;支撑架顶部装有套筒,套筒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镦机的顶料辅助装置,具有床身,床身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下部铰接有凸轮,凸轮左侧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下摆块机构,下摆块机构与凸轮传动连接,下摆块机构上方位于支撑架上铰接有上摆块机构,上摆块机构顶部装有顶出调节螺杆,上摆块机构一侧装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下摆块机构传动连接;支撑架顶部装有套筒,套筒左侧插装有螺套,螺套和套筒内装有一根顶杆,顶杆的端部被顶出调节螺杆顶住,床身上正对套筒的端部装有模箱,其特征是:所述螺套上方位于床身上装有固定座,顶杆尾端装有固定套,固定套上装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与固定座之间装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骏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锻压华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