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9492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包括房体,房体内通过隔离墙分割为净气室和收尘室,隔离墙上部开有气流孔,收尘室顶部一端安装有伸入内部进气管,进气管管口外壁上安装有喷淋环管,喷淋环管的喷雾方向朝向中心,喷淋环管与气流孔之间的收尘室顶部依次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喷淋排管、纵向分布的喷淋管,第一喷淋排管、喷淋管喷雾方向朝向净气室底板;净气室顶部铰接安装有斜向下的折流板,折流板上安装有第二喷淋排管,第二喷淋排管喷雾方向朝向气流孔,净气室顶部的左端设有与净气室联通的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较少的设备投资取得二次收尘的效果极好地改善了企业周边环境,运行费用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造板加工技木,尤其涉及ー种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カ将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并捕集下来的装置。气流从进ロ进入旋风除尘器后,沿外壁自上而下作螺旋形旋转运动,这股向下旋转的气流到达锥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沿轴心向上旋转。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尘粒在惯性离心カ的作用下移向外壁,在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壁面落人灰斗,去除了粉尘的气体汇向轴心区域由排气芯管排出。国内人造板企业在生产中,普遍采用旋风除尘器实现木质纤维风カ输送末端分离 或生产环境的收尘。对于收集5 ΙΟμπι以上的尘粒,其除尘效率可达90%左右。由于布袋式或其它型式的除尘器或是不适用于二次除尘(如纤维板生产中管道干燥末端旋风分离器因排气中含有大量水份而不适用以布袋除尘器再次除尘)或是昂贵的投资、运行费用负担;至使这些企业对于从旋风除尘器中逃逸的微尘大多是直接排入大气,造成对生产周边环境的巨大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改善了生产环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房体内通过隔离墙分割为净气室和收尘室,隔离墙上部开有气流孔,所述的收尘室顶部一端安装有伸入内部与旋风除尘器排气管排气管联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管口外壁上安装有喷淋环管,喷淋环管的喷雾方向朝向中心,喷淋环管与气流孔之间的的收尘室顶部依次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喷淋排管、纵向分布的喷淋管,第一喷淋排管、喷淋管喷雾方向朝向净气室底板;所述的净气室顶部铰接安装有斜向下的折流板,折流板上安装有第二喷淋排管,第二喷淋排管喷雾方向朝向气流孔,所述的净气室顶部的左端设有与净气室联通的排气管。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进气管伸入收尘室内的ロ部为喇叭ロ。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喷淋环管由上下两组。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收尘室前端ー侧还设有对开门。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收尘室前端位于对开门另ー侧还设有出料器。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喷淋管下端间隔安装有球形喷头,球形喷头下端面开有弧形喷ロ。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排气管的内壁设有间隔分布的锥形挡板。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以较少的设备(设施)投资取得二次收尘的效果。以处理6万m3/hr.含尘气流量计算,设备(设施)费用在2万左右(不含自动出料器)。本技术给企业处理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实用办法,极好地改善了企业周边环境。设备投资小及运行维护费用低适合用于二次收尘处理,优化生产环境。本技术运行费用低。处理6万m3/hr.飘尘气流量,耗用水费3元/小时左右,远远低于袋式除尘器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由于耗水量少,经喷雾后大部分被飘尘吸收 ,极小的水液随积尘出料后自然风干,不会产生新的废水处理工作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I :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包括房体1,房体I内通过隔离墙4分割为净气室2和收尘室3,隔离墙4上部开有气流孔5,收尘室3顶部一端安装有伸入内部与旋风除尘器排气管排气管联通的进气管6,进气管6管口外壁上安装有喷淋环管7,喷淋环管7的喷雾方向朝向中心,喷淋环管7与气流孔之5间的的收尘室3顶部依次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喷淋排管8、纵向分布的喷淋管9,第一喷淋排管8、喷淋管9喷雾方向朝向净气室底板;净气室2顶部铰接安装有斜向下的折流板10,折流板10上安装有第二喷淋排管11,第二喷淋排管11喷雾方向朝向气流孔5,净气室2顶部的左端设有与净气室2联通的排气管12。进气管6伸入收尘室内的ロ部为喇叭ロ 6-1。喷淋环管7由上下两组。收尘室3前端一侧还设有对开门13。收尘室3前端位于对开门13另ー侧还设有出料器14。喷淋管9下端间隔安装有球形喷头15,球形喷头15下端面开有弧形喷ロ 15_1。排气管12的内壁设有间隔分布的锥形挡板16,可以有效的阻止尘埃颗粒伴随气流进入空气中。具体工作原理在收尘室3内来自进气管6的含尘气流在出ロ端经上下双组喷淋环管7的初次水务喷淋后排出管道,微尘结团结块自行沉降;为加强收尘效果,然后经过收尘室3顶部横向分布的第一喷淋排管8进行二次沉降;再经纵向分布的喷淋管9的球形喷头15向下喷雾形成水幕,三次沉降。在净气室2中,三次沉降后气流经隔离墙中预设的气孔进入,遭遇折流板10強制改变流向后,此时,折流板10的端面上同时设有第二喷淋排管11,最后雾化喷湿,从净气室2顶部的排气管12排向大气中。净气室2和收尘室3构成的房体在收尘室3底部配置有自动出料器14,如果收尘量不大(实际情况基本如此),也可不安装这项设备,采用定期人工清理。净气室积尘量少,定期人工清理。由于是采用量化的水雾式喷淋,实践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只有微量的水液随出料带出,经自然风干即可。净气室2和收尘室3构成的房体总高度设计为4. 5米,收尘室截面积A Cm2)大小可根据所处理含尘气体流量确定A=K*Q ;Q为含尘气体流量(m3/s),系数K (m/s-1)值取O. 4^0. 6 ;净气室2截面积取收尘室截面积数值二分之一最优。第一喷淋排管8、第二喷淋排管11布置间距采用O. 8^1米,选用通径15的镀锌管,排管正下方以80cm间隔装置喷雾头。 喷淋环管7根据进入收尘室3含尘气流管道直径的大小,通径15的钢质喷淋环管在径向指向园心的内壁装置4、只喷雾头,喷雾水压保持在O. Γθ. 15Μρ。权利要求1.一种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房体内通过隔离墙分割为净气室和收尘室,隔离墙上部开有气流孔,所述的收尘室顶部一端安装有伸入内部的与旋风除尘器排气管排气管联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管口外壁上安装有喷淋环管,喷淋环管的喷雾方向朝向中心,喷淋环管与气流孔之间的的收尘室顶部依次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喷淋排管、纵向分布的喷淋管,第一喷淋排管、喷淋管喷雾方向朝向净气室底板;所述的净气室顶部铰接安装有斜向下的折流板,折流板上安装有第二喷淋排管,第二喷淋排管喷雾方向朝向气流孔,所述的净气室顶部的左端设有与净气室联通的排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伸入收尘室内的口部为喇叭口。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环管由上下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收尘室前端一侧还设有对开门。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尘室前端位于对开门另一侧还设有出料器。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管下端间隔安装有球形喷头,球形喷头下端面开有弧形喷口。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板旋风除尘器顶端飘尘水雾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房体,房体内通过隔离墙分割为净气室和收尘室,隔离墙上部开有气流孔,所述的收尘室顶部一端安装有伸入内部的与旋风除尘器排气管排气管联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管口外壁上安装有喷淋环管,喷淋环管的喷雾方向朝向中心,喷淋环管与气流孔之间的的收尘室顶部依次安装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喷淋排管、纵向分布的喷淋管,第一喷淋排管、喷淋管喷雾方向朝向净气室底板;所述的净气室顶部铰接安装有斜向下的折流板,折流板上安装有第二喷淋排管,第二喷淋排管喷雾方向朝向气流孔,所述的净气室顶部的左端设有与净气室联通的排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敏李晓艳王威王军陈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肯帝亚皖华人造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