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等高带状栽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636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等高带状栽培结构,包括旱坡地(1),在旱坡地(1)上挖设有以等高线走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按等高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使每一个甘蔗种植沟成为一个天然的蔗地“蓄水池”,可有效地截留自然降水、减轻土壤径流损失,地表不易形成径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旱坡地土壤的水肥利用率;甘蔗种植沟之间保留了足够的间距,而且它们之间的海拔高度不同,因此改善了甘蔗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甘蔗进行光合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栽培技术,尤其是ー 种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蔗糖产业逐渐由沿海地势相对平坦的福建、广西、海南、广东等省份向西部的云南、贵州等高原地区转移,而云贵高原蔗区95%以上属于旱坡地,水、肥、土流失较严重。如何在水资源缺乏的旱坡地上发展蔗糖产业,又有利于防止水、肥、土流失已经成为云贵高原发展蔗糖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它能有效解决旱坡地种植甘蔗的水、肥、土流失问题,还能够促进甘蔗萌发、分蘖及后期生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包括旱坡地,在旱坡地上挖设有以等高线走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甘鹿种植沟的深度为35 45cm、宽度为20 30cm,沟距为I. O I. 5m。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按等高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使每ー个甘蔗种植沟成为ー个天然的蔗地“蓄水池”,可有效地截留自然降水、减轻土壤径流损失。还在种植的附图上覆盖地膜,因此水分不易蒸发,保证了雨后蔗沟内有一定水分可供蔗株吸收;同吋,由于甘蔗种植沟是根据等高线走势开挖的,地表不易形成径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旱坡地土壌的水肥利用率;甘蔗种植沟之间保留了足够的间距,而且它们之间的海抜高度不同,因此改善了甘蔗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甘蔗进行光合作用;本技术适宜于坡度较小,土壌质地较好,耕作层较深的旱坡地蔗区推广应用。本技术结构简単,容易实施,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甘蔗种植沟分布结构示意图;附图2中,a为山顶,b为600m等高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I :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在旱坡地I上根据等高线走势挖出甘蔗种植沟2,甘蔗种植沟2的深度为40cm、宽度为25cm,沟距为I. 2m,将挖出的泥土堆放于甘蔗种植沟2外侧,压实;每沟双行下种,在甘蔗种植沟2内均匀摆放ニ行半或三行蔗种,蔗种的用种量为8500芽/667m2 ;蔗芽朝向甘蔗种植沟两侧;将蔗种放置好后,用甘蔗种植沟2两侧沟埂上潮润细土盖蔗种,覆土厚度为9cm ;在每亩覆土上用3. 5公斤厚为O.008mm、宽60cm的地膜进行覆盖,并用细土把地膜四周盖实压紫。本技术的实施例2 :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在旱坡地I上根据等高线走势挖出甘蔗种植沟2,甘蔗种植沟2的深度为35cm、宽度为20cm,沟距为I. 0m,将挖出的泥土堆放于甘蔗种植沟2外侧,压实; 每沟双行下种,在甘蔗种植沟2内均匀摆放ニ行半或三行蔗种,蔗种的用种量为8000芽/667m2 ;蔗芽朝向甘蔗种植沟两侧;将蔗种放置好后,用甘蔗种植沟2两侧沟埂上潮润细土盖蔗种,覆土厚度为8cm ;在每亩覆土上用3公斤厚为O.008mm、宽60cm的地膜进行覆盖,并用细土把地膜四周盖实压紫。本技术的实施例3 :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在旱坡地I上根据等高线走势挖出甘蔗种植沟2,甘蔗种植沟2的深度为45cm、宽度为30cm,沟距为I. 5m,将挖出的泥土堆放于甘蔗种植沟2外侧,压实;每沟双行下种,在甘蔗种植沟2内均匀摆放ニ行半或三行蔗种,蔗种的用种量为9000芽/667m2 ;蔗芽朝向甘蔗种植沟两侧;将蔗种放置好后,用甘蔗种植沟2两侧沟埂上潮润细土盖蔗种,覆土厚度为IOcm ;在每亩覆土上用4公斤厚为O.008mm、宽60cm的地膜进行覆盖,并用细土把地膜四周盖实压紫。权利要求1.ー种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包括旱坡地(1),其特征在干在旱坡地(I)上挖设有以等高线走势分布的甘鹿种植沟(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甘蔗等高帯状栽培结构,其特征在干甘蔗种植沟(2)的深度为35 45cm、宽度为20 30cm,沟距为I. O I. 5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等高带状栽培结构,包括旱坡地(1),在旱坡地(1)上挖设有以等高线走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2)。本技术采用按等高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使每一个甘蔗种植沟成为一个天然的蔗地“蓄水池”,可有效地截留自然降水、减轻土壤径流损失,地表不易形成径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旱坡地土壤的水肥利用率;甘蔗种植沟之间保留了足够的间距,而且它们之间的海拔高度不同,因此改善了甘蔗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甘蔗进行光合作用。文档编号A01B79/02GK202635038SQ201220277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卢加举, 李向勇, 王健, 彭仕荣, 雷石富, 张正学, 李志琴, 朱文华, 张显波, 杨小雨 申请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甘蔗等高带状栽培结构,包括旱坡地(1),其特征在于:在旱坡地(1)上挖设有以等高线走势分布的甘蔗种植沟(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加举李向勇王健彭仕荣雷石富张正学李志琴朱文华张显波杨小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