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以及防爆变频器,其中,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包括:一背板;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用于将输入的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一整流单元;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的一逆变单元;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主要用于滤波储能的一电容组件;其中,所述电容组件位于所述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所述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和电容组件排列在所述背板的同一面上并紧密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防爆变频器机芯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以及防爆变频器。
技术介绍
目前,防爆变频器在煤矿井下、粉尘环境等易燃易爆性场所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图I所示为现有的ー种四象限防爆变频器机芯,主要由整流単元12、逆变单元13和两个由若干个电容整体装配在一起形成的电容模块11组成。整流単元12与设置在机芯一端的电容模块11连接;逆变单元13与设置在机芯另一端的另ー个电容模块11连接。由图I可见,电容模块11为整体结构件,且体积较大,两个电容模块11分别安装在整流单元12的左侧和逆变单元13的右侧,该布局方式使得防爆变频器机芯整体体积偏大。机芯 体积大将使得防爆壳体内部需要有较大的容纳空间,由于防爆壳体一般为一体成型制造,且要保证防爆壳体内壁的平整度以便于器件安装,这将提高防爆壳体的制造难度。若为了克服防爆壳体的制造难题而设计成防爆壳体内有多个防爆腔,则整流単元、逆变单元等器件会位于不同的防爆腔内,不便于直流母线连接,维护和安装就会变得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以及防爆变频器,用于减小防爆变频器机芯的体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包括一背板;安装在上述背板上,用于将输入的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一整流単元;安装在上述背板上,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的ー逆变单元;安装在上述背板上,主要用于滤波储能的一电容组件;其中,上述电容组件位于上述整流単元和逆变单元之间,上述整流単元、逆变单元和电容组件排列在上述背板的同一面上并紧密相连。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ー种防爆变频器,包括防爆壳体;设置于上述防爆壳体内的如上述的防爆变频器机芯。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与整流单元连接的电容模块和与逆变单元连接的电容模块整合为ー个电容组件,并将电容组件安装在整流単元与逆变单元之间,使得防爆变频器机芯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有效减小了防爆变频器机芯的体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的ー种四象限变频器机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爆变频器机芯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爆变频器机芯底部布局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爆变频器机芯中的ー个电容模块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容模块与背板安装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容模块与背板安装的另ー个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固定支架的一种设计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爆变频器机芯底部布局侧视图;图9_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単元和逆变单元的一种进出线布局方式示意图;图9_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単元和逆变单元的另ー种进出线布局方式示意图;图9-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単元和逆变单元的再一种进出线布局方式示意图;图9-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単元和逆变单元的再一种进出线布局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以及防爆变频器。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防爆变频器机芯爆炸图,包括一背板 200 ;安装在背板200上,用于将输入的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一整流単元201 ;安装在背板200上,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的ー逆变单元202 ;安装在背板200上,主要用于滤波储能的一电容组件203 (用于整流电路滤波,以及用于逆变电路储能等);其中,电容组件位于整流単元201和逆变单元202之间,整流単元201、逆变单元202和电容组件203排列在背板200的同一面上并紧密相连。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与整流单元连接的电容模块和与逆变单元连接的电容模块整合为ー个电容组件,并将电容组件安装在整流単元与逆变单元之间,使得防爆变频器机芯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有效减小了防爆变频器机芯的体积。考虑到对于传统的防爆变频器机芯中电容模块为整体结构件(可以參见图I所示的电容模块11),因为,当电容模块中的某ー个电容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则需要从机芯上整体取出电容模块进行维护,需进行拆卸或整体更换,造成维护不方便或维护成本高。因此,结合图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模块化设计并组装形成电容组件203,如图3所示,电容组件203包括第一电容模块301、第二电容模块302、第三电容模块303、第四电容模块304、第五电容模块305和第六电容模块306 ;第一电容模块301、第二电容模块302和第三电容模块303分别——与整流单元201的三个相(即R相、S相和T相)的输出端连接,即,整流单元201每相的输出端对应连接ー个电容模块;第四电容模块304、第五电容模块305和第六电容模块306分别一一与逆变单元202的三个相(即U相、V相和W相)的输入端连接,即,逆变单兀202姆相的输入端对应连接一个电容模块。其中,第一电容模块301与第二电容模块302相连接,第二电容模块302与第三电容模块303相连接;第四电容模块304与第五电容模块305相连接,第五电容模块305与第六电容模块306相连接,且这六个电容模块相邻或者相互贴靠在一起形成ー个组合体。 结合图4所示的一个电容模块爆炸图,电容组件203中包含的每个电容模块具体可以为如下结构,每个电容模块包括电容底座401,电容402,以及叠层母排403 ;电容402安装在电容底座401的电容安装位4011上;叠层母排403包含有第一板体4031和第二板体4032,第一板体4031用于固定电容402,且与电容402的正极、负极相连并形成有电容模块的正极端和负极端(针对于三电平防爆变频器机芯,还可形成有中点端);第二板体4032用干与该电容模块的对应相上的功率模块相连接,根据前述内容易得知,该功率模块为整流単元或逆变单元的某一相的功率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电容模块是以包含6个电容402进行描述说明,在实际应用中,电容402的数量可能根据不同需求有所变化,相应地,电容安装位4011的数量也会有所变化,此处不作限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电容组件是由六个相邻近的、有电气连接关系的小电容模块组合形成的ー个整体,且整流単元的输出端的三相和逆变单元的输入端的三相中的每相均对应连接ー个电容模块,使得在检测到某相电容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将该电容所在的电容模块拆出维护即可,极大降低了维修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电容组件时,使第一电容模块的电容底座与第四电容模块的电容底座背靠背,使第二电容模块的电容底座与第五电容模块的电容底座背靠背,使第三电容模块的电容底座与第六电容模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变频器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板;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用于将输入的三相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的一整流单元;安装在所述背板上,用于将输入的直流电转化为三相交流电的一逆变单元;安装在所述背板上,主要用于滤波储能的一电容组件;其中,所述电容组件位于所述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之间,所述整流单元、逆变单元和电容组件排列在所述背板的同一面上并紧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鸥,万明亮,王勇,徐良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