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潜水电机底部散热装置,属于高压潜水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潜水电机自身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壳体(5)和散热槽(8),散热器壳体(5)由内外两层构成,在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周圈增设多根散热槽(8),储水室(18)上端通过电机转子(15)的间隙与电机内腔相连通,散热槽(8)、储水室(18)和电机内腔之间形成循环水路,散热器壳体(5)底部联接底阀(6),底阀(6)上设有地下水进水口(23)。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持续循环散热、耗能低等优点,保证了高压潜水电机连续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潜水电机底部散热装置,属于高压潜水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潜水电机自身散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潜水电机是同大流量高扬程潜水电泵相配套的转传动装置,长期以来特别是潜水电机自身的散热处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高压潜水电机运行中所产生的热能处理更显的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电机的连续运转和使用寿命,并且耗能高、效率低,使电机运转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稳定性也不能有效地发挥,正是由于电机受本身散热效率的制约影响,机械故障时有发生,在电机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虽也有相应的散热措施,如在高压潜水电机底部加设热交换器,通过流通的地下水对电机内部进行降温,但是由于地下水的流通速率较慢,循环性不好,因此,相应的散热效果也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电机连续运转可靠性、散热效果好、持续循环散热的高压潜水电机底部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压潜水电机底部散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安全调节装置,热交换器内腔为装有地下水的储水室,安全调节装置包括活塞套、活塞和活塞底部安装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壳体和散热槽,散热器壳体由内外两层构成,在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周圈增设多根散热槽,储水室上端通过电机转子的间隙与电机内腔相连通,散热槽、储水室和电机内腔之间形成循环水路,散热器壳体底部联接底阀,底阀上设有地下水进水口。所述的散热器壳体顶部设有一个中间过渡块,转子下部通过下导轴承座支撑固定,且转子下部深入中间过渡块内部。所述的中间过渡块内腔与散热器壳体内层的内腔相连通,中间过渡块外部和散热器壳体外部边缘均设有固定安装用的法兰,中间过渡块的法兰和散热器壳体的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联接。所述的转子下端安装有叶轮,叶轮底部联接安装在散热器壳体上方的泵盖。所述的高压潜水电机的壳体包括电机内壳和电机外壳,电机内壳和电机外壳之间形成流通地下水的水道,电机内壳的上部和下部的壳体上分别开设有流通水的出水口,水道通过上部的出水口与电机内腔相连通,通过下部的出水口与散热槽相连通。所述的活塞套顶部安装活塞压板,活塞压板上开有供水流通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活塞的直径,活塞套底部固定安装在底阀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I、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将散热器的壳体分成内外两层,并在两层之间增设流通循环水的散热槽,通过这些散热槽在储水室与电机内腔之间形成循环水路,增加了地下水持续降温的循环速率,环形均布的散热槽增大了地下水与电机内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保证了电机持续运行的可靠性; 2、循环散热、快速有效还通过在电机下部设置叶轮,通过叶轮的转动,强制性的对储水室内的地下水进行加压,迫使水流快速的形成循环,加快水流流速,更有利于电机内部的降温、散热,且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结构主视图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结构主视图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散热器与下导轴承座联接关系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间过渡块结构轴测图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间过渡块结构剖视图示意图。其中1、活塞套 2、活塞 3、活塞压板 4、弹簧 5、散热器壳体 6、底阀 7、中间过渡块 8、散热槽 9、下导轴承座 10、止推轴承 11、机座 12、轴瓦13、上导轴承座 14、定子冲片 15、转子 16、泵盖 17、叶轮 18、储水室 19、电机内壳 20、电机外壳 21、水道 22、出水口 23、进水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飞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f 5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 参照附图I:该高压潜水电机底部散热装置,安装在高压潜水电机的底部,包括热交换器和安全调节装置,热交换器内腔为装有地下水的储水室18,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壳体5和散热槽8,散热器壳体5由内外两层壳体构成,在这两层壳体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在这个环形空间内周圈均布40根散热槽8,散热槽8上端与水道21相连通,下端与储水室18相连通,储水室18上端通过电机转子15的间隙与电机内腔相连通,散热槽8、储水室18和电机内腔之间形成循环水路,散热器壳体5底部联接水平设置的底阀6,底阀6上设有地下水进水口 23。散热器壳体5顶部设有一个中间过渡块7,转子15下部通过下导轴承座9支撑固定,且转子15下部深入中间过渡块7内部,下导轴承座9安装在中间过渡块7内腔;中间过渡块7与散热器壳体5内层的内腔相连通,中间过渡块7的外边缘和散热器壳体5外部边缘均设有固定安装用的法兰,中间过渡块7的法兰和散热器壳体5的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联接。高压潜水电机的壳体包括电机内壳19和电机外壳20,电机内壳19和电机外壳20之间形成流通地下水的水道21,电机内壳19的上部和下部的壳体上分别开设有流通水的出水口 22,水道21通过上部的出水口 22与电机内腔相连通,通过下部的出水口 22与散热槽8相连通。安全调节装置包括活塞套I、活塞2、活塞2底部安装的弹簧4和活塞压板3,活塞2套装在活塞套I内部,活塞2底部固定联接弹簧4,活塞套I顶部安装活塞压板3,活塞压板3上开有供地下水流通的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活塞2的直径,活塞套I底部固定安装在底阀6上,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联接在底阀6上或者与底阀6相接触。工作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时,散热器壳体5内腔为储水室18,储水室18内的地下水随着其上方的转子15的转动而发生流动,这部分地下水通过转子15的安装间隙进入电机内腔,达到电机内腔顶部之后,从电机内壳19上部的出水口 22流出,进入水道21,然后通过电机内壳19下部的出水口 22进入散热槽8,再由散热槽8最终重新流回储水室18,如此反复,形成连续循环的流通,持续不断的为电机降温,不但增大了地下水与电机内部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循环效率,散热更彻底、更快速。实施例2 参照附图2飞转子15下端安装有叶轮17,叶轮17底部联接安装在散热器壳体5上方 的泵盖16,其他设置与实施例I相同,工作时,通过叶轮17的旋转强制性的给储水室18内的地下水施加压力,迫使储水室18内的水快速不停地通过转子15的间隙流向电机内腔,力口快了水换热的循环速率,其他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I相同。实施例3 活塞套I为弹性材料制作,具有弹性,可在一定压力下进行压缩,其他设置和工作方式与实施例I相同。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高压潜水电机底部散热装置,包括热交換器和安全调节装置,热交換器内腔为装有地下水的储水室(18),安全调节装置包括活塞套(I)、活塞(2)和活塞(2)底部安装的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換器包括散热器壳体(5)和散热槽(8),散热器壳体(5)由内外两层构成,在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周圈均布有多条散热槽(8),储水室(18)上端通过电机转子(15)的间隙与电机内腔相连通,散热槽(8)、储水室(18)和电机内腔之间形成循环水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压潜水电机底部散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安全调节装置,热交换器内腔为装有地下水的储水室(18),安全调节装置包括活塞套(1)、活塞(2)和活塞(2)底部安装的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散热器壳体(5)和散热槽(8),散热器壳体(5)由内外两层构成,在两层壳体之间的空间内周圈均布有多条散热槽(8),储水室(18)上端通过电机转子(15)的间隙与电机内腔相连通,散热槽(8)、储水室(18)和电机内腔之间形成循环水路,散热器壳体(5)底部联接底阀(6),底阀(6)上设有地下水进水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