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69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侧壁和底板,侧壁和底板构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上分别凸伸有第一固定件、其他固定件以及凸块,所述底板前端开设有开口;盖体,覆盖于盒体的上方;金属连接件组件,收容于所述盒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金属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一垂直臂和连接于第一垂直臂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阻挡于所述第一垂直臂的顶面,所述凸块凸伸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垂直臂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其他固定件之间;晶体管,电性连接于相邻的金属连接件组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金属连接件组件可以稳固安装于盒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用接线盒,尤其涉及ー种接线盒的盒体结构。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是ー门集电气设计、机械设计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跨领域的综合性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カ与外部线路连接。接线盒通过硅胶与组件的背板粘在一起,组件内的引出线通过接线盒内的内部线 路连接在一起,内部线路与外部线缆连接在一起,使组件与外部线缆导通。接线盒内有晶体管,保证组件在被挡光时能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接线盒一般包括盒体、覆盖于盒体上的盖体、设于盒体内的金属连接件组件以及电性连接于相邻金属连接件组件之间的晶体管,金属连接件组件固定于盒体内,分别用来连接来自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汇流带以及正负极电缆。金属连接件组件要进行接线需要先将其固定于盒体内,但是如何将金属连接件组件稳固地固定于盒体内已成为目前行业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稳固安装金属连接件组件的接线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ー种接线盒,其中,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侧壁和底板,侧壁和底板构成ー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上分别凸伸有第一固定件、其他固定件以及凸块,所述底板前端开设有开ロ ;盖体,覆盖于盒体的上方;金属连接件组件,收容于所述盒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金属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一垂直臂和连接于第一垂直臂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阻挡于所述第一垂直臂的顶面,所述凸块凸伸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垂直臂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其他固定件之间;晶体管,电性连接于相邻的金属连接件组件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金属连接件组件还包括第一弾片,所述第一垂直臂的右侧凸伸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弾片与第一固定件配合用以夹持汇流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形成于所述第一垂直臂的中部,所述第一固定件自第一垂直臂的下方向右弯折再向上弯折形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底板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开口前端和后端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垂直臂自第一板的上方延伸于所述第二板的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板配合所述每个第一垂直臂分别向上凸伸有两个第一挡板,两个第一挡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一垂直臂的下端固持于所述第一夹持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侧壁的内侧配合所述每个第一垂直臂分别凸伸有两个第二挡板,两个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垂直臂的前端固持于所述第二夹持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定位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弾片,所述夹持弾片对称且向上凸伸于所述定位板的前后两侧,所述每个夹持弾片上端呈“山”字形,所述“山”字形夹持弾片的中间部分呈“S”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底板上凸伸有第二固定件,所述金属连接件组件还包括第二垂直臂和第二弾片,所述第二固定件阻挡于所述第二垂直臂的顶面,所述第二垂直臂的左侧凸伸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弾片与第二固定件配合用以夹持电缆,所述第ニ固定件自所述第二垂直臂的末端弯折形成。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盒体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凸伸于所述底板且形成于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侧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这样实现 ー种接线盒,其中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侧壁和底板,侧壁和底板构成ー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上分別凸伸有第一固定件和凸块,所述底板前端开设有开ロ ;盖体,覆盖于盒体的上方;金属连接件组件,收容于所述盒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金属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一垂直臂以及连接于第一垂直臂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阻挡于所述第一垂直臂的顶面,所述凸块凸伸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凸块配合所述安装孔的形状设置且所述安装孔为非圆形;晶体管,电性连接于相邻的金属连接件组件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盒体内通过对金属连接件组件多次固定,实现了金属连接件组件的稳固安装。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接线盒的立体爆炸示意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接线盒组合后的示意 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连接件组件的立体放大示意 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盒体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盒进行详细的描述。接线盒在太阳电池组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将太阳电池产生的电方便的传输到外部电路中去,同时它也是太阳电池组件的“保镖”。接线盒是集电气设计、机械设计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跨领域的综合性设计;接线盒充当“保镖”吋,它利用晶体管自身的性能使得太阳电池组件在遮光、电流失配等其他不利因素发生时,还能保持其能工作,适当降低损失。參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接线盒包括盒体I、盖体2、金属连接件组件3、晶体管4以及正负极电缆5,其中,盖体2覆盖于盒体I的上方,盖体2和盒体I之间通过密封圈6实现密封,金属连接件组件3固定于盒体I内,用以连接汇流带(未图示)和正负极电缆5,晶体管4电性连接于相邻的金属连接件组件3之间。參图3所示,金属连接件组件3包括第一垂直臂31、第二垂直臂32、定位件33、第一弾片34以及第二弾片35。第一垂直臂31和第二垂直臂32所在的面相平行,定位件33连接于第一垂直臂31和第二垂直臂32之间且分别垂直于第一垂直臂31和第二垂直臂32。第一垂直臂31的中部向右侧凸伸有第一固定件311,第一固定件311自第一垂直臂31的下端向右弯折然后再向上弯折形成,该第一弾片34可以固定于第一固定件311上用以夹持自太阳能电池板上的汇流带。第二垂直臂32的左侧凸伸有第二固定件321,第二固定件321自第二垂直臂32的末端向左弯折形成,第二弾片35可以固定于第二固定件321上用以夹持正负极电缆5。该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连接件组件3设置有三个,由于中间的金属连接件组件3不需要连接正负极电缆5,故该金属连接件组件3上未设置第二弾片35。定位件33包括水平设置的定位板331和相对设置的夹持弹片332,定位板331上设有安装孔333(參图2),夹持弹片332对称且向上凸伸于所述定位板331的前后两侧,每个夹持弹片332的上端呈“山”字形,所述“山”字形夹持弾片332的中间部分呈“S”形。參图2所示,晶体管4的管脚分别向两侧水平延伸,每ー个管脚分别夹持于每ー个夹持弾片332,从而实现相邻金属连接件组件3之间的电性连接,安装非常方便。 參图4和图2所示,盒体I包括侧壁11和底板12,侧壁11和底板12构成ー收容空间。底板12上分別凸伸有第一固定件121、第二固定件122以及凸块123,第一固定件121垂直凸伸于底板12上,其上端呈勾体,该勾体的下端阻挡于第一垂直臂31的顶面,第一固定件121通过本体以限制金属连接件组件3向左运动同时通过勾体限制金属连接件组件3的向上运动;第二固定件122配合第二垂直臂32设置,其同第一固定件121 —祥,上端呈勾体,该勾体的下端阻挡于第二垂直臂32的顶面,第二固定件122通过本体以限制金属连接件组件3向右运动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侧壁和底板,侧壁和底板构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底板上分别凸伸有第一固定件、其他固定件以及凸块,所述底板前端开设有开口;盖体,覆盖于盒体的上方;金属连接件组件,收容于所述盒体的收容空间内,所述金属连接件组件包括第一垂直臂和连接于第一垂直臂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阻挡于所述第一垂直臂的顶面,所述凸块凸伸于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垂直臂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其他固定件之间;晶体管,电性连接于相邻的金属连接件组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