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040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沉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开口端为液体进入口,所述管体的管孔内插设一比管体长的活塞拉杆,活塞拉杆下段为活塞部,活塞拉杆上段为拉杆部,活塞部与拉杆部之间通过容易断裂的易断部连接,活塞部下端为与管体的管孔密封配合的活塞碗,活塞部上段为粗径段,所述管体的上开口端为缩口,该缩口的最小内径大于活塞拉杆的拉杆部外径,该缩口的最小内径小于活塞拉杆活塞部的粗径段外径,当活塞部的粗径段与管体上端的缩口卡紧固定时,活塞碗的位置与管体上的零刻度线位置相对应。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样品污染风险小,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血液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血沉检测中使用的血沉管
技术介绍
血沉是指,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现有技术中,历来使用的血沉管由两端开ロ且内径3mm的玻璃管制成。此玻璃管在距其ー开ロ端20cm范围内每隔Imm标上ー个刻度。使用此种现有技术的血沉管时,首先须通过嘴吸使血沉管减压,以便将加有抗凝血剂,例如,将加有3. 8%柠檬酸钠的血液吸入血沉管内,直至刻度上的零(基点)为止,或以注射器等将血液吸入血沉管的标度0点为止。然后使此血沉管垂直静置后每隔ー固定时间测定红血球的沉降状态。但是,使用此现有技术的血沉管进行血沉检查时,必须直接用人嘴吸入或使用注射器将血液吸入血沉管至刻度零点为止。此操作虽然简单却要熟练且浪费人手、浪费时间,若检体数多时短时间内无法处理。而且,在检查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医疗工作者可能会由血液感染上疾病,例如,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院内感染病。为此,公开号为CN117638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两种血沉管,其ー是在内径均匀且两端开ロ的合成树脂管内插有透气体不透过液体的多孔性树脂构成血沉管,使用时,将血沉管的液体流入ロ侧插入采血的血液中,由另一端使血沉管(泵吸或者嘴吸)减压,借此可使血液多数、同时、直接地吸入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的插入位置,读取血柱刻度,即可測定红血球的沉降速度,但是,该方案因为需要通过泵吸或者嘴吸实施减压,所以操作还是繁琐不方便;其ニ是在内径均匀且两端开ロ的合成树脂管内插有一端具活塞部而且比合成树脂管更长且柔软的棒状体(活塞拉杆),使用时,将加有防凝固剂的血液装入试管中,将合成树脂管的液体流入ロ侧插入试管的血液中,使活塞部与合成树脂管之液体流入ロ的位置重合那样地插入,此状态下拉动棒状体的另一端,使活塞部的下端位于合成树脂管之0刻度位置,读取血柱刻度,即可测定红血球的沉降速度。但是,该方案活塞拉杆长度较长,提拉到位后需要去掉多余部分,一般在其上设置相应的易断部位以便于切断,如果采用剪刀剪断不具操作方便性,如果人工折断则操作困难,并且易使活塞部偏离0刻度位置,影响检测准确性。此外,现有技术中,采集的血样一般是保存在事先加有抗凝剂的试管中进行转移或者保藏,检测吋,将血沉管的液体进入端插入试管内,再通过泵吸或者活塞拉杆操作,将血液吸入至血沉管的零刻度位置,然后放置在专用支架上静置,为了保证血沉管的垂直静置,避免血沉管倾斜影响检测结果,一般需要将试管和血沉管进行分别定位固定在专用支架上,这样无疑会增加专用支架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难度,同时也会増加操作繁琐程度。为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ー种血沉管组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样品污染风险小、制造成本低、检测准确可靠等优点。存放时,样本液体被封闭在试管内,试管内可预先放置抗凝剂,检测时,直接将血沉管管体的液体进入端插入管塞,略大的カ即可贯通盲孔,管体得以进入管状容器内部样本液体中,插入时使活塞拉杆的活塞碗与血沉管管体之液体流入ロ的位置重合,然后按住血沉管管体并拉动活塞拉杆,储液部内的样本液体受牵引作用进入血沉管管体的管孔内并和活塞碗同步上升,直至到达零刻度线位置,此时活塞拉杆活塞部的粗径段与血沉管管体上端缩ロ卡死固定无法拉动,活塞拉杆从易断部断裂,活塞部留置在管体内,此时将组件放置在支架上垂直静置观测即可。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使用的血沉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沉管,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样品污染风险小,制造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血沉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下开ロ端为液体进入ロ,所述管体的管孔内插设ー比管体长的活塞拉杆,活塞拉杆下段为活塞部,活塞拉杆上段为拉杆部,活塞部与拉杆部之间通过容易断裂的易断部连接,活塞部下端为与管体的管孔密封配合的活塞碗,活塞部上段为粗径段,所述管体的上开ロ端为缩ロ,该缩ロ的最小内径大于活塞拉杆的拉杆部外径,该缩ロ的最小内径小于活塞拉杆活塞部的粗径段外径,当活塞部的粗径段与管体上端的缩ロ卡紧固定时,活塞碗的位置与管体上的零刻度线位置相对应。这样,存放时,样本液体被封闭在试管内,试管内可预先放置抗凝剂,检测时,直接将血沉管管体的液体进入端插入试管内的样本液体中,插入时使活塞拉杆的活塞碗与血沉管管体之液体流入ロ的位置重合,然后按住血沉管管体并拉动活塞拉杆,试管内的样本液体受牵引作用进入血沉管管体的管孔内并和活塞碗同步上升,直至到达零刻度线位置,此时活塞拉杆活塞部的粗径段与血沉管管体上端缩ロ卡死固定无法拉动,活塞拉杆从易断部断裂,活塞部留置在管体内,此时将试管放置在支架上垂直静置观测即可。因为血沉管管体的管孔上端由活塞部密封,所以保证了血沉测验的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活塞部在其粗径段与活塞碗之间设有多道能够与管体的管孔密封配合的支撑环。本专利技术由于米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存放时,样本液体被封闭在试管内,试管内可预先放置抗凝剂,检测时,直接将血沉管管体的液体进入端插入试管内的样本液体中,插入时使活塞拉杆的活塞碗与血沉管管体之液体流入ロ的位置重合,然后按住血沉管管体并拉动活塞拉杆,试管内的样本液体受牵引作用进入血沉管管体的管孔内并和活塞碗同步上升,直至到达零刻度线位置,此时活塞拉杆活塞部的粗径段与血沉管管体上端缩ロ卡死固定无法拉动,活塞拉杆从易断部断裂,活塞部留置在管体内,此时将试管放置在支架上垂直静置观测即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样品污染风险小、制造成本低、检测准确可靠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组件的检测状态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I血沉管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3是实施例I血沉管管体的外形示意图4是活塞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管状容器和管塞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管塞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ー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的ー种血沉管组件,包括血沉管和试管。如图I、图2、图3所示的血沉管,包括管体3,所述管体3的下开ロ端为液体进入 ロ,所述管体3的管孔31内插设ー比管体3长的活塞拉杆4,活塞拉杆4下段为活塞部41,如图4所示,活塞拉杆4上段为拉杆部42,活塞部41与拉杆部42之间通过容易断裂的易断部46 (此处为细径部)连接,活塞部41下端为与管体3的管孔31密封配合的活塞碗43,活塞部41上段为粗径段45,所述管体3的上开ロ端为缩ロ 32,该缩ロ 32的最小内径大于活塞拉杆4的拉杆部42外径,该缩ロ 32的最小内径小于活塞拉杆4活塞部41的粗径段45外径,当活塞部41的粗径段45与管体3上端的缩ロ 32卡紧固定吋,活塞碗43的位置与管体3上的零刻度线位置相对应。所述活塞部41在其粗径段45与活塞碗43之间设有多道能够与管体3的管孔31密封配合的支撑环44。如图5、图6所示的试管,包括管状容器I和管塞2,所述管状容器I包括一与管塞2配合的开ロ部11和一用于储存液体的储液部12,所述管塞2具有可供血沉管管体3插入的盲孔21,盲孔21内径与血沉管的管体3外径相匹配,盲孔21的底部壁22为容易贯通结构。所述盲孔21的底部壁22与侧壁之间通过薄膜壁23连接,该薄膜壁23呈开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沉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3),所述管体(3)的下开口端为液体进入口,所述管体(3)的管孔(31)内插设一比管体(3)长的活塞拉杆(4),活塞拉杆(4)下段为活塞部(41),活塞拉杆(4)上段为拉杆部(42),活塞部(41)与拉杆部(42)之间通过容易断裂的易断部(46)连接,活塞部(41)下端为与管体(3)的管孔(31)密封配合的活塞碗(43),活塞部(41)上段为粗径段(45),所述管体(3)的上开口端为缩口(32),该缩口(32)的最小内径大于活塞拉杆(4)的拉杆部(42)外径,该缩口(32)的最小内径小于活塞拉杆(4)活塞部(41)的粗径段(45)外径,当活塞部(41)的粗径段(45)与管体(3)上端的缩口(32)卡紧固定时,活塞碗(43)的位置与管体(3)上的零刻度线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峥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硕华医用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