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粒法制造蓄热调温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807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粒法制造蓄热调温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蓄热调温母粒制备:将蓄热调温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蓄热调温母粒;2)蓄热调温纤维生产:将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蓄热调温纤维;所述蓄热调温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氧化钼80-100份;二氧化钛25-40份;铝锆酸酯偶联剂2-5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5-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蓄热调温剂可和织物纤维牢固结合,耐久性强,对织物纤维有优良的蓄热调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蓄热调温纤维是ー种具有双向温度调节作用的新型纤维。它能够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从环境中吸收热量贮存于纤维内部,或放出纤维中贮存的热量,在纤维周围形成温度基本恒定的微气候,从而实现温度调节功能。蓄热调温纤维的这种吸热和放热过程是自动的、可逆的、无限次的。蓄热调温纤维与传统纤维的区别在于保温机理不同。传统的纤维保温主要是通过绝热方法避免皮肤温度降低过多,而绝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厚度和密度。蓄热调 温纤维的保温则是通过对水分和外界压カ变化的敏感响应,为人体提供舒适的微气候环境,即提供热调节而不是热隔绝,因此是ー种全新的保温机理。中国专利CN102535172A公开了ー种蓄热保温整理剂,其与织物纤维的结合力较差,经多次洗涤后蓄热保温效果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I)蓄热调温母粒制备将蓄热调温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蓄热调温母粒;2)蓄热调温纤维生产将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蓄热调温纤维;所述蓄热调温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氧化钥80-100 份;ニ氧化钛 25-40 份;铝锆酸酯偶联剂 2-5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 O. 5-1. 2份。所述氧化钥粒径优选30-75纳米。所述ニ氧化钛粒径优选20-80纳米。所述聚丙烯酸钠分散剂优选粘度300_350mPa · S。所述纤维优选涤纶纤维、腈纶纤维或涤纶和纯棉混纺纤維。蓄热调温母粒中蓄热调温剂含量为5 20wt%。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按质量比I : 10 20混合。蓄热调温纤维生产エ艺和常规纤维生产エ艺相同。例如,将ー定比例的蓄热调温聚酯母粒加入聚酯切片中,在转鼓干燥机中充分混合、干燥,以达到均匀分散的目的。エ艺条件及过程按聚酯切片的干燥エ艺实施。纺丝时,纺丝机卷绕速度3200m/min,牵伸加抢变形机牵伸速度150 800m/min ;纺丝温度282 288°C。蓄热调温剂可采用一般的混合方法,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氧化钥和ニ氧化钛混合,然后同时缓慢加入铝锆酸酯偶联剂和聚丙烯酸钠分散齐U,1-2小时内投料完毕,继续混合20-30分钟。铝锆酸酯偶联剂可采用重庆高耀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L系列铝锆酸酯偶联剂产品O本专利技术采用氧化钥作为蓄热调温主材料,同时加入ニ氧化钛,利用其可吸收紫外线的特性,可协同增效氧化钥的储热效能。此外,本专利技术蓄热调温剂可和织物纤维牢固结合,耐久性强,对织物纤维有优良的蓄热调温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蓄热调温剂的制备将氧化钥80克和ニ氧化钛40克混合,然后同时缓慢加入铝锆酸酷偶联剂5克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I克,I小时内投料完毕,继续混合20分钟。蓄热调温涤纶纤维的生产将蓄热调温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蓄热调温母粒,蓄热调温母粒中蓄热调温剂占10wt% ;将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蓄热调温涤纶纤维。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蓄热调温涤纶纤维表面温度比普通涤纶表面温度高3. 5°C,在同等阳光照射下表面温度前者比后者高5. 8度。按以下方法洗涤50次后上述数据基本没有变化。洗涤方法将纤维材料用含I克/升的中性洗涤剂以I : 50的纤维与洗涤剂溶液的比例,在60°C左右洗涤30分钟,离心机脱水后60°C左右干燥。实施例2蓄热调温剂的制备将氧化钥100克和ニ氧化钛25克混合,然后同时缓慢加入铝锆酸酷偶联剂2克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O. 5克,2小时内投料完毕,继续混合30分钟。然后加水配制成质量含固量为35%的浸溃液。蓄热调温腈纶纤维的生产将蓄热调温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蓄热调温母粒,蓄热调温母粒中蓄热调温剂占15wt% ;将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蓄热调温腈纶纤维。用红外线测温仪测温,蓄热调温腈纶纤维表面温度比没有整理过的纤维表面温度高3. 8°C,在同等阳光照射下表面温度前者比后者高6. 2度。 按实施例I方法洗涤50次后上述数据基本没有变化。可见,本专利技术纤维的蓄热调温效果优异,并且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性能, 经多次洗涤后仍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性能。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蓄热调温母粒制备将蓄热调温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蓄热调温母粒; 2)蓄热调温纤维生产将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蓄热调温纤维; 所述蓄热调温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氧化钥80-100份; ニ氧化钛25-40份; 铝锆酸酯偶联剂 2-5份; 聚丙烯酸钠分散剂 O. 5-1. 2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分散剂粘度300-350mPa · S。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母粒法制造蓄热调温纤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纤维选自涤纶纤维、腈纶纤维或涤纶和纯棉混纺纤維。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蓄热调温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水性聚氨酯和壳聚糖混合,然后同时缓慢加入铝锆酸酯偶联剂和聚丙烯酸钠分散剂,1-2小时内投料完毕,继续混合20-3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粒法制造蓄热调温纤维方法,其特征在干,蓄热调温母粒中蓄热调温剂含量为5 20wt%。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母粒法制造蓄热调温纤维方法,其特征在干,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按质量比I : 10 20混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1)蓄热调温母粒制备将蓄热调温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蓄热调温母粒;2)蓄热调温纤维生产将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蓄热调温纤维;所述蓄热调温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氧化钼80-100份;二氧化钛25-40份;铝锆酸酯偶联剂2-5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5-1.2份。本专利技术蓄热调温剂可和织物纤维牢固结合,耐久性强,对织物纤维有优良的蓄热调温作用。文档编号D01F8/02GK102851772SQ20121033077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解吉平 申请人:昆山市周市惠宏服装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母粒法制造蓄热调温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蓄热调温母粒制备:将蓄热调温剂与载体树脂掺混、干燥,进入螺旋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得到蓄热调温母粒;2)蓄热调温纤维生产:将蓄热调温母粒和纤维切片共混后,经纺丝、卷绕、拉伸后形成蓄热调温纤维;所述蓄热调温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氧化钼??????????????80?100份;二氧化钛????????????25?40份;铝锆酸酯偶联剂??????2?5份;聚丙烯酸钠分散剂????0.5?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周市惠宏服装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