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海云专利>正文

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568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减震效果更佳,且弹簧、气阻、缓冲件三重缓冲的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包括铁肩方向器下联板、柄管、底桶、弹簧和螺杆,所述柄管上端与铁肩方向器下联板连接,柄管下端活动插设在底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所述弹簧一端连接第一尼龙螺旋柱,第一尼龙螺旋柱与柄管通过螺杆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尼龙螺旋柱,第二尼龙螺旋柱与底桶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桶底端设有缓冲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轻便电动车、特种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前叉减震器
,更具体涉及ー种用在轻便电动自行车、特种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上的气阻缓冲前减震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渗透,加之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电动车作为零排量绿色交通工具逐渐进入发展高潮。目前,轻便电动自行车特种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前减震器大都采用液压活塞杆式减震器,其内部弹簧较短,配有一活塞环、活塞杆、控制阀、阀座导向座等,结构复杂,这就使得传统的液压减震器的成本大大增加;因传统减震器弹簧较短则会导致在舒适性好的情况下,大冲击时会撞底;控制在大冲击时不撞底时舒适性又很差,而且还会有异响,也容易因密封不好非常容易引起减震器内液压油的泄漏,使减震效果 降低,甚至失去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减震效果更佳,且弹簧、气阻和缓冲件三重缓冲的气阻缓冲前减震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ー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包括铁肩方向器下联板、柄管、底桶、弹簧和螺杆,所述柄管上端与铁肩方向器下联板连接,柄管下端活动插设在底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所述弹簧一端连接第一尼龙螺旋柱,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与柄管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尼龙螺旋柱,所述第二尼龙螺旋柱与底桶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桶底端设有缓冲件。优选的,所述柄管下侧开设有内凹槽。优选的,所述弹簧中间部分为螺旋圈间距为3-10毫米;所述中间部分向两端延イ申,两端的相邻螺旋圈间距为10-20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的外侧一端分别设有螺旋槽,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卡设在螺旋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末端轴心处开设带有内螺纹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底桶底端的缓冲件为圆周环绕并呈脉冲状,缓冲件下端为圆柱形,上端呈脉冲片状,缓冲件采用丁氰橡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螺杆上套设有一铜垫片。优选的,所述底桶顶端设有防尘盖,防尘盖下侧底桶内壁上设有油封,防尘盖和油封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整根弹簧来替代了以往的短弹簧、活塞环、活塞杆、控制阀、阀座导向座等相连接,这样在同等规格尺寸下,弹簧越长减震器的减震性能会更好、更舒适,由于减少了原内部组件,減少磨擦阻力,平顺性更好,故障率会降低,使用寿命延长。正常情况下柄管向下运行时,底桶内部的气体自然向上压缩形成气阻,从而达到弹簧与气阻双重缓冲的效果,因底桶底端设有缓冲件,在柄管向下极限冲击时,因有缓冲件加以阻挡,就形成了三重缓冲,故不会与底桶底端产生碰撞。采用如上技术方案,不但减震效果更佳给驾车者更舒适享受,同时亦使得减震器内部的结构简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安装简单快捷,在人力上也相对減少。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的描述说明。如图I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ー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包括铁肩方向器下联板I、柄管2、底桶3、弹簧4、螺杆5、第一尼龙螺旋柱6、第二尼龙螺旋柱7、防尘盖8、油封11和铜垫片9。其中所述柄管2上端与铁肩方向器下联板I采用自动焊接连接,柄管2下端活动插设在圆柱形底桶3内,所述弹簧4 一端连接第一尼龙螺旋柱6,螺杆5套设有ー铜垫片9,螺杆5穿过铁肩方向器下联板I上端对应柄管2的轴心部位的连接ロ,与第一尼龙螺旋柱6的轴心部位上的轴孔相旋接;弹簧4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尼龙螺旋柱7,螺杆5套设铜垫片9,穿过底桶3底端轴心部位的连接ロ,与第二尼龙螺旋柱7的轴心部位的轴孔相旋接。所述弹簧中间部分为螺旋圈间距为3-10毫米;所述中间部分向两端延伸,两端的相邻螺旋圈间距为10-20毫米。底桶3的上方设有防尘盖8,防尘盖8下方底桶3的内侧设有油封11,防尘盖8和油封11为环形,其内径与柄管2的外径相吻合,防尘盖8和油封11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在底桶3的内侧装有黄油和机油调制好的润滑油12,在装配时柄管和底桶内部会自然存留相应气体,无需额外充气,减震器柄管2在由上至下运行时,里面存留的空气会自然的因为压カ増大从而形成气阻达到缓冲作用,而且这种气阻缓冲的カ较柔和,给驾驶者以舒适感。柄管2在向下运行时其下侧开设的内凹槽13则会接触到调制好的润滑油12,内凹槽13则自然的将润滑油12带起,这样在底桶3的内壁和柄管2的外壁之间就会有丰富的润滑油润滑而更平顺、磨损减少使用周期延长,同时也有效的供给给油封11,因此,不会使油封11因没有润滑油12而很快磨损,使其密封的效果始終保持良好的状态。底桶3底端设有缓冲件10,缓冲件10下端为圆柱形,上端呈脉冲片状,缓冲件10采用的是丁氰橡胶材质制成,耐油浸蚀性强,使用寿命长久,并且在极限冲击时也不会使柄管2与底桶3相接触,增强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因螺杆5上均套设有铜垫片9,通过紧固装配完产品后会很好的起到密封作用,而且不会因长时间的使用而降低密封效果。因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弹簧4、气阻和缓冲件10的三重缓冲,故缓冲效果更佳。由于采用了整根弹簧4舒适性更好并且使其内部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更快捷,无论从人力还是物质上都使其成本降低,更适合大量推广应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包括铁肩方向器下联板、柄管、底桶、弹簧和螺杆,所述柄管上端与铁肩方向器下联板连接,柄管下端活动插设在底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与所述柄管通过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尼龙螺旋柱,所述第二尼龙螺旋柱与所述底桶通过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桶底端设有缓冲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柄管下侧开设有内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中间部分的螺旋圈间距为3-10毫米;所述中间部分向两端延伸,两端的相邻螺旋圈间距为10-2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的外侧一端分别设有螺旋槽,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卡设在螺旋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末端轴心处开设带有内螺纹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桶底端的缓冲件为圆周环绕并呈脉冲状,缓冲件下端为圆柱形,上端呈脉冲片状,缓冲件采用丁氰橡胶材质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套设有一铜垫片。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桶顶端设有防尘盖,防尘盖下端的底桶内壁上设有油封,防尘盖和油封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减震效果更佳,且弹簧、气阻、缓冲件三重缓冲的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阻缓冲前减震器,包括铁肩方向器下联板、柄管、底桶、弹簧和螺杆,所述柄管上端与铁肩方向器下联板连接,柄管下端活动插设在底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尼龙螺旋柱和第二尼龙螺旋柱,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所述第一尼龙螺旋柱与所述柄管通过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尼龙螺旋柱,所述第二尼龙螺旋柱与所述底桶通过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桶底端设有缓冲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张海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